《长方形周长》重难点突破
一、让学生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能熟练地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重点、难点)
1.长方形、正方形周长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各部分名称和特征,理解了周长概念,掌握了简单的测量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在周长的认识教学中,学生已经对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有了初步的认识,不排除有部分学生对周长的概念理解不透彻,为本节课的教学带来一些阻力,可以通过旧知复习来排除。
让学生经历探索过程,进行猜想验证,通过归纳总结,概括出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体会数学的简洁性和抽象性。
2.在学生探究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中,不可忽视周长的测量环节,测量图形的周长,不仅是推导公式的重要教学手段,同时又是教学目标。
开始可以从任意图形(包括不规则图形)入手,使学生体会到周长是一个一般概念,避免学生产生只有规则图形才能求周长的思维定势。
应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正确学习的方式和方法,结合尝试计算、探索验证、比较优化、合作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经历自主构建新知的完整过程。
在经历不同图形周长求法的知识形成过程中,充分感知周长是长度单位,认识周长是可以测量的,同时感受“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方法。
也可通过对比、辨析加深学生对周长含义的理解,体会图形的转化思想。
二、充分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精心设计,通过课件直观演示,做到数形结合因为数形结合能有效地为学生提供恰当的形象材料,可以将抽象的数量关系具体化,把无形的解题思路形象化,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从而有利于突破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既优化了解题途径,又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提炼核心问题,注重小组合作交流、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突破各课重难点核心问题是达成教学目标的关键,它能改变冗长、烦琐、低效的情况。
而一堂课其他所有问题都是由这个核心问题派生出来的,或与这个核心问题息息相关。
找准核心问题,教学就会有的放矢,围绕核心问题展开,学生的思维就有了聚焦点,学习主线就非常明晰、同时简单明了。
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动手操作,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会用多种方法进行研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及猜想、验证等数学思维能力。
感受学习空间与图形的价值,增强空间观念,体验探索数学的乐趣。
具体见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