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复习指导一、作文写作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两人想体验登上泰山之巅的感觉,于是相约一起去爬泰山。
第二天清晨,二人便来到泰山脚下,开始一天的旅程。
走到半山腰时,其中一人由于体力不支便停了下来了,他对他的伙伴说:“你往上爬吧,我就在这等你。
”夕阳落山时,伙伴下来了说道:“真遗憾,你没爬到山顶,你不知道站在泰山山顶是多么美妙。
”半路停下来的人说:“真遗憾!你没在山腰逗留,你不知道泰山的景色多么迷人。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③不得抄袭、套作。
④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答案】范文:路上的风景趁着春日里大好的时光,我们踏上了赏花的旅程。
我们的目的地是昌平的某个知名花卉公园,据说有上百种琳琅满目的花朵,其中不乏从荷兰进口的郁金香,从法国进口的蓝玫瑰等等。
于是,我怀着异常兴奋的心情出了家门。
但是,在这三个小时的车程中,所有好心情似乎都被消磨得差不多了。
交通继续堵塞着,就在我几乎忍无可忍的时候,我看到妈妈边听音乐边向窗外看着。
我不禁问她:“妈妈,有什么可看的呢?”妈妈笑着给我指着路边一棵棵的海棠树和梨树:“你看,那些海棠花,满满的挂了一树,摇曳生姿,有白色的,也有紫色的。
还有那边的梨树也开花了呢。
”我看过去,确实啊,盛开的海棠花朵,在春风中愈发地摇曳了。
还有微笑着的可爱的梨花,都好似一个个精灵一般呢。
于是,我发现旅途不再无聊,堵塞的交通也不再使我觉得无法忍受了。
看着这些只属于春天的生灵,我的心也愈发地平静,渐渐地似乎还多了些兴奋与不舍,希望这路再长些,这样就能欣赏到更多优美的风景了。
其实,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成功的道路是漫长的,当我们最初的兴奋被时间消磨殆尽后,路途开始变得乏味了。
而这时,你又无法回头了,只能坚持着走下去,既然如此,何不欣赏沿途那些动人的风景呢?这旅途是无法重复的,这风景错过了便再也没有了。
当我们到达公园后,我看到那些各式的人工精心栽培的名贵花朵,却觉得似乎还没有路边的海棠花、梨花美丽动人。
这也许就如同成功一样,当你获得成功时,你会发现其实最美的竟是成功道路上那些沿途的风景。
【解析】试题分析:分析该材料,可以运用抓关键句法。
纵观整则材料,会发现材料结尾处两个人的抒情议论性语言是关键性语句。
伙伴下来了说道:“真遗憾,你没爬到山顶,你不知道站在泰山山顶是多么美妙。
”半路停下来的人说:“真遗憾!你没在山腰逗留,你不知道泰山的景色多么迷人”。
由此可见,可以立意为,风景无处不在或人生处处是风景等。
点睛:寓言类材料作文的审题,首先要把握整体寓意,需要精读材料,提取揭示寓意的关键语句。
一般来说,记叙类的找出议论抒情性的句子,议论类的找出观点句,明确材料寓意。
其次要围绕寓意,拓展思路,由假托的故事作相似联想,联想人生、社会等。
最后要多角度思考,充分挖掘材料内涵,找出每个陈述对象的在事件中所产生的结果。
2.有人曾这样总结现代人不健康的工作方式:把思考交给了电脑,把联系交给了手机,把行走交给了汽车,把健康交给了药丸……诚然,人们在过分追求便捷、享受便利时,无形中丢失了原来应该拥有甚至必须终生坚守的东西。
作为中学生,也应该很好地自我反省: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是否曾丢失过什么?例如生活中的爱心、孝心、同情心、责任心,再如成长过程中必须具备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等等。
请以“不该丢失的”为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可以叙写个人经历,也可以就此发表你的看法、感情等。
提示与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答案】不该丢失的道德谁的迷茫覆我肩膀?谁的呼喊浸满山间呼啸的沧江?又是谁手持银针将伤口缝成蝴蝶的翅膀?也许你会沦丧,但道德会像银针一样,让你重拾生活的希望,道德一词,人人皆知。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我们的生活沧海变桑田、闯出新天地的同时,道德似乎被淡忘了。
前几年的“彭宇案"让很多人曲解道德。
”于是,“碰瓷"这个新兴词在人们口中迅速传开。
这难道不是一种道德的沦陷吗?一些人想不劳而获,想发横财,于是利用别人的善良来干违背道德的事,扶持者本是怀着热心肠来帮助别人,没想到却被泼了一身脏水,百口莫辩,彻底凉了心。
于是接连引发了一系列热点话题如:扶还是不扶?人们内心感到了恐惧与矛盾,于是,便脱离了道德的正确轨道。
其实,正义始终会打败邪恶,那些污陷别人的人最终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所以,即使在错综复杂的社会中,我们还是要信守道德,心怀正义,这样才能立足于社会,构建美好未来。
T如果说有些人给这个社会抹上了灰色的阴影,那么必定会有人揭开黑暗,拂去尘埃,迎来光明,那些心怀道德的人,就是拯救社会的人。
像姚贝娜大家都听说过,一个优秀的歌手,为许多电视剧献唱过,可是她得了疾病,最后没能战胜病魔而离世。
可就在人们为之叹惜的时候,有消息透露,姚贝娜在离世前早已签定了眼角膜捐献书!当时我的心被深深撼动了,激动万分!她在垂危之时,居然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多么难能可贵啊!这正是良好道德品质的最佳写照。
像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很多,他们在这个时代并没有摒弃道德良知,而是像光辉一般去感染、温暖着他人。
我们要坚信,阴云遮不住太阳,光明总会战胜黑暗,只要我们信守道德,心怀正义,用我们的爱去温暖、照亮别人,那么我们的人生会靓丽多姿,我们的社会大家庭会和谐友善,其乐融融!【解析】【详解】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看到这道题,可以选择题目材料导语中已经提供了的诸如“爱心”“孝心”“同情心”“责任心”“自尊”“自强”之类的词语,这些内容虽然也是可选择的对象,也能突出主题,但会让人感觉千篇一律,使人产生视觉疲劳。
如果我们能从创意角度考虑,在补写题目时,将“滋味”“回忆”“眼泪”“色彩”“蜗牛壳”等作为写作内容,定会让人眼前为之一亮。
生活中,“不该丢失的”东西确实很多:可选具体事物,如“皮筋”“眼神”“阳光”“绿色”等;也可选抽象的物象,如“单纯”“信任”“苦难”等;既可选某一时段的事,如“童年”,也可选不同时空的事,如回忆童年、少年时等不同的时间及不同的地点发生的事来写。
在选材时,我们尽量选择自己熟悉的、拿手的内容,而且是他人未曾写过或想到的话题,如有位同学就以一只流浪猫的视角,来表现爱心丢失的可悲这一社会主题。
多选择带有启发色彩的材料,多角度思考,多层次挖掘,就能写出感人至深的文章.如在体现“爱心”话题时,可选择有人挪用善款之事、老人摔倒之事、小悦悦之事等,通过对这些事件的深入思考,揭示主题;在选择“环保”话题时,你可以从村庄的变化、食物的变化等方面进行思考,从而揭示“爱护环境”这一主题。
3.作文。
“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这是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的诗句。
诗人告诉我们: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当越过坎坷,蓦然回首时,你往往会发现,那些过去了的都已成为人生宝贵的财富,成为你“亲切的怀恋”。
同学们,你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和感受吧?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与大家分享。
要求:(1)题目自拟:(2)紧扣材料主题,内容具体充实:(3)有真情实感:(4)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5)不少于600字;(6)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亲切的怀恋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题记学习之余,我坐在窗边遐想,想我那遥远的未来、我那充实的现实和那往日的点点滴滴。
回忆涌现出的都是那亲切的怀恋。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姥姥教我骑自行车。
笨拙的我却驾驭不了这高傲的自行车。
我一次次地从自行车上摔落,姥姥一次次将我扶起。
她不厌其烦地教我骑自行车的方法,又一次次的给我示范。
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
我学会了。
当我能够自己独自驾驭这自行车时,姥姥看着我那满身的尘土慈祥地笑了。
那笑容至今留在我的脑海中,多么慈祥,多么亲切。
那是一个烈日当空的晌午,姥姥给我洗衣服。
我坐在姥姥身旁,看着她用那满是皱纹的手费力地给我洗衣服时,我的心里很酸、很痛。
我不会用华丽的语言感谢姥姥,也不会用一个甜甜的吻感谢姥姥,我只会扑进姥姥的怀抱,在她那迷惘的眼神中大哭一场,表达我对她的爱。
那个情形令我多么怀恋。
那是一个沉闷昏暗的黄昏,姥姥躺在病床上默默地注视着我。
全家人都在这儿,可姥姥始终拉着我的手。
可能是姥姥与我的感情不是别人所能比的吧!她那昏黄的脸色显得是那样的刺眼,使我闭上眼睛默默地抽泣。
姥姥用那仅于的一点力气抚摸我的脸颊,好像在倾诉我们曾经的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在她大限将至的时刻,我们就这样在一段段亲切地怀恋中度过。
姥姥最终如一株耗尽生机的植物,匍匐到大地上。
在那一刻,我懂了,她留给我的只是那数不清的回忆。
有心酸的、有快乐的、有痛苦的、有幸福的,可是不论是什么样的回忆,都是我那深爱的姥姥留给我的,都是那亲切的怀恋。
【解析】试题分析:此文属于材料作文。
要抓住材料中关键性的语句,如“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当越过坎坷,蓦然回首时,你往往会发现,那些过去了的都已成为人生宝贵的财富”。
也就是要求你写生活中的挫折和磨难。
一个人,总有一定的目标,也许这一辈子都在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奔跑着。
可是,奔跑的路并不平坦,即使是期望很平静地生活,有时,还会让你摔跤,摔得很疼。
或许,还会受伤——这就是挫折。
逆境虽然让人痛苦,但经受挫折失败,可以增加人生的“财富”,磨难的同时也是磨练。
没有挫折的人生,是看似幸运实则贫乏的人生。
当挫折降临时,关键是我们如何应对它。
是正视,还是逃避?是勇敢的克服,还是无谓地沉沦?不同的态度,不同的人生。
文章该从此处切题,组织材料。
主题极易把握,看来要在文采和结构上角逐了。
点睛:材料作文怎样才能吃透材料,紧扣材料,选好角度,确立一个具有相当新意、深意的观点呢?以下方法谨供参考。
一、主旨领悟法。
这是材料作文最为常用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
如果能准确地领悟材料的中心,并以之为文章的主旨,那么,所写文章定能既切题又有深度。
二、关键把握法。
关键词句往往是“文眼”,蕴含着材料的主旨。
因此,可将其作把握材料、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
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词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三、由果溯因法。
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
比如,有很多事物就是以因果关系的联系形式存在的。
写材料作文,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四、寓意揭示法。
对于一些寄寓性材料,如寓言、童话、漫画等,须透过材料的表象,进行“由物及人”、“由物及事”的联想,即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挖掘其真正的内涵,从而确立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