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叙事的励志演讲稿

教育叙事的励志演讲稿

教育叙事的励志演讲稿篇一:教育叙事发言稿教育叙事(后进生的转变)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别让那些不幸地被大自然或不良环境造成艰难境遇的孩子,知道他们能力低,智力弱。

教育这些孩子,要比教育正常儿童付出百倍的耐心、细心和同情心。

后进生是学生中最需要关怀的一个特殊群体。

他们常常因暂时落后而被遗忘,被忽略。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摒弃对后进生的偏见,多给后进生一些爱心,耐心了解和掌握后进生的心理特点,针对每个后进生的不同情况,细心观察,深入了解,分析落后的原因,把握他们的心理特征,只有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记得刚接到这个班时报到当天,教室里已坐满了一个个活泼可爱的一年级新生。

家长们一个个拥挤在教室门窗外,与孩子们一样带着新鲜,带着好奇,更带着对自己的这个孩子刚踏入小学大门,开始新的学习生活的不放心而观望着。

不久,一位高高大大的妈妈带着一位瘦弱的男孩走进教室。

“老师,这是张三,对不起,我们来晚了……”。

我给她们安排了座位坐下。

他妈妈不放弃这个机会向我说了一点张三在家中的表现:自理能力强,小小年纪还能炒个鸡蛋什么的。

我好好看了这个孩子几眼,皮肤白里透红,一双眼睛透着灵气,让我开始喜欢这个男孩了。

甚至心中不免对他有了点期望,希望他能是个各方面都比较优秀的好孩子。

但是,短短几个月的学习,张三已让我非常头痛。

作业拖拉,字迹潦草。

在家中,又因为妈妈分早班、晚班,他又不服爸爸的管,所以,家庭作业也总是忘做、少做。

甚至有一次奶奶帮其做。

为此,婆媳争吵,奶奶撒手不管了。

找其父母多次交换意见,找该学生也多次谈心,告诉他在教室里可算得上是个小男子汉,应该摆出好表率来。

可是,毫无见效。

他总是无法控制自己分心,有时,我忍无可忍,对他发了脾气。

他见我真生起气来,流着泪向我保证,但事后仍是我行我素。

我真是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

有一度我冷待他,目光基本上不正视他,他好像也看出不妙,但他依旧我行我素,作业仍是拖拖拉拉,学习成绩继续下降。

我深知如此下去,后果将怎样。

该怎么办呢?我一边留心观察他一边想对策,发现他还是有很多优点的。

排队做操时,他总能提醒前面的人对齐;当你东西掉下时,他马上回帮你捡起;当你说谁把那个角落扫一扫,他准会首当其冲。

诸如此类,可见他是一个很纯洁,很善良的男孩。

只是少了一份自制力罢了。

发现这一点,我也知道该怎么办了。

记得那一天,我看见他捡起了走廊里一张废纸。

上课了,我微笑着对全班学生说:“今天,我发现了一位环境小卫士。

在没有任何人提醒的情况下,这位小卫士把地上的废纸捡起来送进了纸篓,知道是谁吗?就是张三。

我们应该感谢他。

”这时,那么多双眼睛看看我,又好奇又羡慕地转向张三。

而那一刻,张三脸上的表情又惊又喜又羞涩。

他万万没有想到被我冷落了这么久,今天居然称他为小卫士,还让全班同学感谢他。

或许,在他的内心世界还有些其他的涟漪。

以后,每见到一个诸如上面的细小处,我总是抓住机会表扬他心中有他人、爱集体,让全班同学在这些方面要向他学习。

同时,针对他作业时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我有一段时间,学生作业时,我总是在他的周围徘徊,时刻提醒他专心作业。

慢慢地,他也能按时完成作业了,但速度提高了,字迹也潦草了。

我也不时地握着他的手,指导他写,告诉他把字写得又快又好,才能算是真本事。

虽然,无法看到他一下子变成一个自觉学习的孩子,但可以看到他一天天在改变,作业也能提前完成了,上课也能积极思维,积极发言,而且每次单元测试后,他总是问我:“薛老师,我考了几分?”有时,我会马上找出他的考卷当面批卷,给他指出错误的地方。

可见,他开始关心自己的学习了,这是一个多好的开始呀!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即使是一个小小的成功,也会增强人的自信心和热情,激励人去追求更高的目标。

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正是需要被塑造的时候,让我们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更多一份激励,用爱滋润他们的心田,促进他们健康成长,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拥有一个充满希望的明天。

篇二:教育叙事发言稿今天下午放学后,利用周三大教研时间,进行了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对自己不成熟的教育故事进行了分享,献丑了。

用爱教育,做幸福的班主任前几天看了一个电视节目,说的是一个专门照顾孤儿的机构叫xx助学中心,其中当看到xx助学中心的王妈妈为了助学中心的孩子们而不能照顾自己的孩子时,我在感动之余问我自己:“我能像助学中心的老师那样爱自己的学生胜过爱自己的孩子吗?”我的答案是:“不能。

”孩子是我带到这个世界的,是我最亲近的人,我爱她胜过爱我自己。

然后我又退一步想:“我能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我的学生吗?”我想了半天,答案是:“也不能。

”我了解自己的孩子,我能进入我孩子的心灵,而面对40个孩子,我不可能想了解自己的孩子一样去了解我的每一个学生。

但是我想我最起码应该做到:在面对我的学生的时时刻刻,我应该想到:“如果是我的孩子,我希望她遇到一个怎样的老师,我希望老师怎样对待我的孩子,我就怎样对待我的学生。

教育的真谛是爱,只有有爱的教育,才有生命力。

只有爱自己的学生,你才会有幸福的感觉。

一、刘xx和我说:“老师,你学习的时候,我想你了。

”刘xx和我说这句话的时候,我正在擦教室外的玻璃,他一直在我旁边跑来跑去,很高兴的样子,因为我用了他的抹布。

刘xx是一个在班内被边缘化的学生,上课不听讲,自己玩自己的,物品摆放很乱,经常被学校查到,基于此,平时在班内对刘xx多的是指责和批评,虽然极力掩饰,但难免会流露出厌恶的情绪,但孩子说想我了,我很惭愧,确实没有给孩子多少关爱。

说起刘xx的抹布,还有一些曲折。

开学初给每个同学安排了卫生打扫的任务,刘xx的任务是擦玻璃,需要带抹布,但是一连好几天,他都没带来,所以少不了批评他。

刘xx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平时由奶奶照顾,看他一直带不来抹布,我也很无奈,于是就在家里带了一块抹布,准备给他用,谁知早上刚到教室,刘军强就拿了一块竹纤维的抹布很自豪的给我看,我表扬了他,嘱咐他好好擦玻璃。

今天是周二,下午第三节集体打扫卫生,重点是擦玻璃,作为二年级的学生都不会擦玻璃,越擦越脏,由于抹布没拧干,玻璃全是水珠干后的斑渍,我就用刘军强的窗户给学生示范,对刘xx 说:“把你的抹布拿给我用。

”刘xx的抹布在课桌里,他连忙跑去拿,这时手里有抹布的学生争先恐后的说:“老师,用我的。

”“用我的”我笑着说:“不,我用刘xx的,刘xx的抹布很好。

”这时刘xx 很自豪的把抹布递给我。

示范后,让学生擦教室内的玻璃,考虑到安全因素,我亲自擦教室外的玻璃,由于刘xx的抹布我用着,他负责的玻璃我也擦干净了,就安排刘xx说给我搬个座位到教室外。

放下座位后刘xx并没有走,而是在我身边转来转去,突然对我说:“老师,你学习的时候,我想你了。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我们的学生?学习优秀,聪明伶俐的学生人见人爱,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渴望得到教师的爱,而是我们稍稍的关爱,孩子就会给我们更多的惊喜,上一学期教的学生焦金杰是一个和刘军强差不多的学生,由于经常完不成作业,批评和训斥是少不了的,今年不教他了,焦金杰总是主动问老师好,其他的学生做的都不如他做得好。

现在想想,孩子没完成作业,好像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孩子的智力有差别,不可能一刀切,怎样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他们快乐,让他们成为教室的一员,而不是边缘化,那才是完美的教室,让孩子进入教室时是憧憬和向往,期待今天老师会表扬我吗?而不是忐忑和恐惧,我做错了什么,不会挨批评吧。

那我们的教室就离完美教室又近了一点。

让越来越多的学生说:“老师,你不在我好想你。

”想想真美!二、用孩子的眼睛看待孩子的世界县里来学校视导,很忙,除去大课间带操外几乎没上班里去,中午的时候碰上张书浩,张书浩神秘的告诉我,“老师,王xx犯事了。

”“犯事了?”我心里有点好笑,问:“犯什么事?”“我也不知道,我听写字老师说的。

”由于太忙,想下午有时间的时候找王震宇了解一下情况。

正好下午习字时间碰上张老师,问了一下,张老师说,在上午第三节的写字课上,王振宇说上厕所,过了有十分钟还不回来,张老师就到厕所去找,正碰上王振宇把纸篓里的手纸倒到马桶里。

本想下午的时候找王振宇,可是由于下午到县里开会就没来得及找。

周一到校后,找到王xx,没提周五的事,让王振宇反思一下上周表现,有哪些违反纪律的事,他想了半天说:“带钱到学校,买玩具,喝孙靓颖的水,到草坪上玩??”说了很多,我一一做了评价,可是就是不说周五的事,于是我提示说:“在厕所里干啥了?”“在厕所里冲纸玩来。

”王振宇说。

我注意到他用了一个字“玩”,而不是说把手纸倒进马桶,于是我问:“你知道手纸为什么放纸篓里吗?”“不知道。

”是的,农村的孩子没见过马桶,不知道马桶会堵,他可能只是觉得水流冲下时觉得好玩。

就像《窗边的小豆豆》中的小豆豆,上课时不停的开关课桌盖,以致影响正常上课,不是因为她故意捣蛋,而只是觉得:“学校真棒!家里桌子的抽斗是这样拉出来的,可学校的桌子上面有盖。

和垃圾箱的盖子差不多,只不过更滑稽,什么东西都能收进去,可好玩哩!”我们习惯用成人的是非标准来评价孩子,给孩子带上道德败坏的帽子,让学生感觉自己是个坏人,并慢慢认同自己是个坏人,最终学生可能真的就变成了坏人。

三、捉蜗牛,逮蚂蚱有一天午休时到班里转了一圈,高媛告状说:老师谁谁谁到那个水泥柱子那儿去捉蚂蚱,我拿眼看了一下被点到名字的几个同学,一脸的犯罪感,经过核实,又有几个同学被揪出来,我狠狠的教育了他们一番,学校规定、自身安全,道貌岸然的讲了一番道理,学生也表示做错了,再也不去了,我感到很满意。

又过了几天,又有学生告状说:有的学生到土地里去找蜗牛,又被我训了一顿,从此班内太平。

过后我反思自己的行为,他们在惊奇的主动地探索自然,认识这个世界,被我以安全为理由扼杀了学生的探索行为,其实还有一个私心,那就是学生捉蚂蚱、逮蜗牛的行为会把大量的泥土带到教室,破坏教室卫生。

这个理由多么的苍白,和学生的探索行为比起来,教室的卫生脏一点、学生的个人卫生脏一点是多么的不重要。

教室卫生脏了打造一下就好了,个人卫生脏一点洗一洗就可以了,俗话说一岁年纪一岁心,孩子的好奇心过了这个年龄就再也不会回来了。

学生主动去探索时被我制止了,等到学生的好奇心被抹杀了,不想研究了,我们又在科学课上让学生去研究蜗牛,学习蚂蚱。

我都干了什么?更重要的是我没问孩子们:蚂蚱蜗牛去哪儿了!我们常常看到天真无邪的孩童欣赏昆虫之间厮杀,欣赏蚯蚓被裁成两截之后的挣扎,欣赏受伤后的蝙蝠无助的颤抖??我错失了一个多么好的生命教育的机会,学生捉蚂蚱,逮蜗牛,逮完后做了什么?逮的蚂蚱蜗牛是怎么处理的?我都没有过问,只是简单粗暴地制止,蚂蚱是美丽的,仔细观察,蚂蚱的腿简直是无与伦比的艺术品,蜗牛是美丽的,蜗牛的壳是大自然的杰作,这些我都没有引导学生去发现,更重要的是没有问学生这些蚂蚱蜗牛的去向,应该让学生认识到蚂蚱也好、蜗牛也好,都是一种生命,所有的生命都应该得到尊重,你揪掉蚂蚱的一条腿,就像有人砍掉你的一条腿一样都会疼,我们观察完后应该把他们放回他们生活的栖息地,让他们自由地生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