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风湿偏方大全

风湿偏方大全

中药熏蒸治疗疗法又叫蒸汽治疗疗法、汽浴治疗疗法、中药雾化透皮治疗疗法,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利用药物煎煮后所产生的蒸汽,通过熏蒸机体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中医外治治疗疗法。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摩之浴之”之说,《理渝骄文》曾指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

实践证明,中药熏蒸治疗疗法作用直接,疗效确切,适应症广,无毒副作用。

风湿类风湿,中药熏蒸疗法具有如下优点:1、疗效显着发汗解表、和卫散邪、疏通腠理、调气和血、解毒避秽、防疫保健、杀虫止痒等诸多功用,可广泛用于全身各种皮肤病的治疗,并有着较好的疗效;将中药物理作用于病灶,可改变皮肤病患者体质,有效调节机体免疫力恢复,恢复自然生理机能,避免长时间口服西药激素及外用膏剂所导致的毒副作用。

2、快速高效针对患者不同病情,采用个性化治疗方案,结合皮肤整舱熏蒸治疗系统,将中药物理作用于病灶,快速产生病源抗体,有效治疗各类皮肤病。

3、防止复发采用中药熏蒸治疗疗法治疗皮肤病再辅以中药内调外治,加强病灶营养,提高自身免疫力,保持机体自然生理机能动态平衡,恢复皮肤自我养护功能,彻底解决复发难题。

4、养容生肌中药熏蒸治疗疗法能使皮肤光滑细润、补肾壮骨、养容生肌、延年益寿。

风湿偏方大全,愿此方集可帮助广大风湿病痛患者解除病痛之苦。

一、【组成】松叶 1500 克、酒1250 毫升。

【用法】浸7 日,每次服30 毫升,1 日3 次。

【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方7【组成】齿草15 克、松节15 克、白酒500 毫升。

【用法】泡7 天后适量饮之。

【主治】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

不过,如果疾病比较严重,还是建议患者亲自来医院进行诊治。

二、治疗类风湿的偏方治疗类风湿的偏方-有效治疗类风湿的民间食疗方能有效治疗类风湿的偏方有:核桃葱姜茶:核桃仁、葱白、生姜各25g,茶叶15g。

将前三药共捣烂,同茶叶共放砂锅中,加水一碗半煎沸,去渣一次服下,卧被避风取汗,每日一剂。

附子粥:制附子5g,干姜3g,大米100g,葱白2根,红糖少许,将附子、干姜研为极细粉末,先取大米煮粥,待沸后,调入药末及葱白、红糖,同煮为稀粥,用附子、干姜水煎取汁,同大米、葱、糖煮粥服食。

苡米酒:苡米60g,白酒500g。

将苡米淘净,装入纱布中,扎紧袋口,置人白酒中,密封浸泡7日后即成,每晚临睡前温饮1小盅。

白术羊肚汤:白术30g,羊肚1个。

将羊肚洗净,与白术同煮至羊肚熟后,分3次食肚饮汤,每日1剂。

三、八仙糕:土炒白术,炒枳实、山药、山楂、茯苓、炒陈皮、莲米、党参各5g,大米粉600g,糯米粉400g,白糖1000g。

将八味中药加水煮沸20^80分钟后,去渣取汁,加清水适量,同米粉,白糖拌匀,揉成面团,做成糕,上笼蒸20~30分钟即成,每日1次,作早餐食用。

四、翼豆苡仁木瓜历:黑豆30g,苡仁20g,木瓜15g。

将木瓜布包,三者加水煮至黑豆,苡仁熟后,去木瓜,食盐调味服食。

甘草药肉串:羊肉250g,甘草肉桂、杜仲、人参各15g,食盐少许。

将诸药研末,调食盐混匀备用。

羊肉洗净,切片,放在炭火上烤熟后,沾上药末服食。

五、类风湿性关节炎偏方干辣椒末30克,生姜120克,大葱150克,烧酒250毫升。

将葱、姜捣烂如泥,再入辣椒末与酒,和匀后敷于疼痛部位,直至皮肤发红有烧灼感为止。

在同一部位一般用1-2次。

六、铁板一块,烧热,用厚毛巾包好,洒上米醋。

待毛巾冒出蒸汽时,趁热敷患处。

每日2-3次。

注意防止烫伤。

七、蒲公英根适量。

捣烂,装瓶至一半,加满烧酒,放置10天后可用。

每早服1次,每次15-20毫升。

八、茄根24克,枸杞子15克,当归、松节、人参、鳖甲、龙骨、牛膝、羌活、蚕砂、独活、防风各6克。

共为粗末,用高粱酒500毫升浸泡2周,去渣。

每次服30毫升,每日3次。

九、桂皮、牛膝、乌药各15克,松针一把,加180毫升烧酒,泡1周以上。

每次服半酒盅,久服有效。

十、生半夏、生南星、生川乌、生草乌各30克。

加入50%酒精500毫升浸泡,2周后用之搽患处,每日数次。

十一、穿山甲、全蝎、当归、僵蚕、麻黄、桂枝、牛膝、木瓜、杜仲各6克,川断、红花各10克,甘草3克。

取乌鸡一只去内脏,将上药放鸡腹中,入锅内煮熟(不放盐),食肉喝汤。

十二、桑枝500克,海风藤、络石藤各200克,豨莶草10克,海桐皮、忍冬藤各60克。

共研细末,用纱布包好,加水煎煮,过滤去渣,乘热洗患处,每日1次,每次1小时,7-10天为一疗程。

十三、马钱子30克,地鳖虫、地龙、全蝎各3克,朱砂0.3克。

先将马钱子用土炒至膨胀,再入香油炸至有响爆之声,外观呈棕黄色,切开呈紫药色时取出,与地龙、地鳖虫、全蝎共研细末,后入朱砂,制成蜜丸40粒。

睡前用糖水送服1粒。

(若服不周后不见效,可于每晨加服1粒)十四、木瓜、防己、防风、红花各30克,生地、威灵仙、当归、土茯苓各60克。

泡入酒中,3周后取滤液。

另用白花蛇1条、蕲蛇3条、乌梢蛇3条,泡酒3周后取滤液。

两种滤液混合每次服10-15毫升,每日3次。

十五、生石膏50克,薏苡仁30克,防己、滑石、连翘各20克,桂枝、姜黄、黄柏、桑枝、苍术、海桐皮各15克。

水煎,每日1剂,2次分服。

十六附子30克,桂枝12克,麻黄、生姜、防风、白术、白芍、知母、甘草各10克。

先煎附子2小时,后入诸药,每日1剂,30剂为一疗程。

症状缓解后,方中加黄芪30克,以巩固疗效。

十七、制川乌、制草乌、薏苡仁各100克,生地200克,制乳香、制没药各150克,制马前子50克。

共为细末,过筛混匀。

每次用温开水冲服3克,每日3-4次。

十八、黄芪18克,桑寄生24克,川芎6克,桂枝、附子、当归、赤芍、羌活各12克。

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

主治寒型类风湿关节炎。

十九、类风湿性关节炎偏方:(1)乌头通痹汤药物组成:制乌头(先煎)9g,黄芪15g,桂枝6g芍药12g,穿山龙15g,地龙15g,青风藤15g,钻地风15g,僵蚕15g,乌梢蛇15g,蜂房9g,甘草6g。

功效:温经散寒,驱风除湿,通络扶正。

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各期。

用法用量:水煎服。

每日1剂。

(2)蚂蚁丸药物组成:蚂蚁30g,何首乌30g,熟地黄30g,人参30g五味子30g。

功效:补肾健脾,壮筋骨,益气血。

主治: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

用法用量:上药碾碎过筛,以水调和为丸,每丸2.5g,每3日服1丸,10丸为1疗程,共2个疗程。

(3)历节肿痛,风热攻手指,赤肿麻木,甚则攻肩背两膝,遇暑热则大便秘。

牛蒡子90g,新豆豉(炒)、羌独活各30g,为末,每服6g,白汤下。

(4)白虎风痛走注,两膝热肿,用血竭、硫黄末各30g,每次温酒服3g。

(5)历节诸风,骨节疼痛,昼夜不止。

没药15g,虎胫骨(酥炙为末)90g。

每服6g,温酒调下。

二十、治疗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的单方、验方有:(1)柳枝30~60g,水煎服。

(2)老桑枝30~60g,黄柏10g,水煎服。

(3)苍术、黄柏各9g,忍冬藤30g,水煎服。

(4)嫩桑枝30g、怀牛膝10g、汉防己10g、丝瓜络30g,水煎服。

(5)青风藤15g、防己10g,水煎服。

(6)郗莶草30g、桑枝30g、嫩柳枝15g、嫩槐枝15g,水煎分3次服。

(7)虎杖30g、白酒1匙,酒水同煎,1日1剂。

(8)鲜忍冬藤、根、叶90g,水煎分3次服。

(9)薜荔枝60g,用清水、甜酒各半同煎,去渣加红糖30g,调服。

治疗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的单方、验方有:(1)鸡血藤、海风藤、桂枝各9g,水煎服。

(2)虎杖根、桑树根各30g,大枣10枚,水煎服。

(3)郗莶草、臭梧桐各15g,水煎服。

(4)络石藤、秦艽、伸筋草、路路通各12g,水煎服。

(5)青风藤、秦艽、寻骨风、何首乌各12g,水煎服。

(6)郗莶草90g,生白术、薏苡仁各60g,水煎服。

】二十一类风湿性关节炎偏方盐饭膏敷法大米饭适量,加入食盐(大米饭与盐的比例为4:1,即4份大米饭拌1份食盐),一起捣匀为膏状,将其放在碗内,置于热水中加温,趁热把盐饭膏敷在肿痛的关节部位,四周均匀摊平,外用一层塑料纸覆盖,再用纱布或干净的布包缠,一般在睡前敷,第2天早晨起床时取掉,每日1次。

严重者可在午间加用1次,连续敷7~14日,即可见关节肿胀逐渐消失。

点评: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还含有少量硫酸钠和硫酸镁等杂质,但都属于盐类化学物质,用高盐量的饭膏敷关节肿痛处,可使该处形成高渗状态,促使关节组织滑膜内的液状物质渗出皮肤外,逐步消除关节肿胀,肿胀改善了,关节腔内压力也随之减小,疼痛自然好转;大米饭黏软,是外敷治疗的良好赋形物,能保护皮肤,使皮肤免于因食盐的刺激而受损伤。

标题:类风湿关节炎偏方相关阅读:类风湿性关节炎主要有以下症状1)其突出的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对称性的、多发性小关节炎,以手部指掌、腕、足趾等关节最常见。

2)早期呈现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晚期关节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强硬和畸形,并有骨和骨骼肌萎缩,是一种致残率较高的疾病。

3)从病理改变的角度来看,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主要累及关节滑膜(以后可波及到关节软骨、骨组织、关节韧带和肌腱) ,其次为浆膜、心、肺及眼等结缔组织的广泛性炎症性疾病。

因此病人除了有以上关节炎的表现外,还可有其他全身性表现,如发热、疲乏无力、体重减轻、皮下结节、心包炎、胸膜炎、周围神经病变、眼病变、动脉炎等。

4) 病情和病程有个体差异,从短暂、轻微的少关节炎到急剧进行性多关节炎。

受累关节以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肘、肩、膝和足趾关节最为多见;颈椎、颞颌关节、胸锁和肩锁关节也可受累,并伴活动受限;髋关节受累少见。

关节炎常表现为对称性、持续性肿胀和压痛,晨僵常长达1小时以上。

最为常见的关节畸形是腕和肘关节强直、掌指关节的半脱位、手指向尺侧偏斜和呈“天鹅颈”样及钮孔花样表现。

重症患者关节呈纤维性或骨性强直,并因关节周围肌肉萎缩、痉挛失去关节功能,致使生活不能自理。

除关节症状外,还可出现关节外或内脏损害,如类风湿结节,心、肺、肾、周围神经及眼等病变。

由此可知,所谓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并非只是关节发生了炎症病变,而是全身性的广泛性病变,对人体的危害性极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