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特殊教育学自闭症(孤独症)的儿童概述

特殊教育学自闭症(孤独症)的儿童概述

特殊教育学——孤独症(自闭症)儿童概述自闭症儿童概述一、自闭症儿童概述与分类(一)自闭症儿童的概念到目前为止,有关自闭症的概念还只是描述性的概念与分类性的界定。

1991年美国教育部门对自闭症给出了以下的定义:“自闭症意味着一种发展性障碍,对言语性和非言语性的交流以及社会性相互作用都带来了显著影响。

通常在三岁前症状已出现,广泛地影响教育成绩。

另一显著特点是他们好进行反复行为和刻板运动,抵抗环境的变化和日常生活规律的变化,并且总拘泥于一种感觉体验的反应。

如果一般教育不适合他们,孩子的教育成绩受到广泛影响的话,是因为他们有着严重的情绪障碍。

”在美国精神医学会主编的《精神疾病的诊断和统计手册》和世界卫生组织所主编的《国际疾病分类》都是把自闭症归为一种广泛的发展障碍。

下面我们来看这种广泛的发展障碍涉及哪些方面。

比较一致的意见认为,自闭症儿童有四个主要的症状或特点:一是多在三岁前发生;二是有明显的语言交流障碍;三是伴有固着性、刻板性行为;四是对周围环境表现出明显的漠不关心,缺乏社会互动。

我国台湾地区的教科学书《特殊教育通论》将自闭症儿童定义为:“因神经心理功能异常而显示的沟通、社会互动、行为及兴趣表现上有严重问题,造成在学习上及生活适应上有显著困难者。

”早期的研究多从婴儿精神病、早发性精神病的角度来归纳自闭症儿童的特征,认为自闭症或自闭症儿童的典型症状是离群、沉湎于幻想世界;缄默不语,或自言自语,姿势古怪保持无意义的刻板行为等等,往往将一些有生命的动物和无生命的事物混为一谈。

自闭症是一种发生在幼年期(3岁以前)的广泛性的发展障碍。

最近的一些研究,多少改变了最初认为自闭症等同于早期儿童精神病或儿童精神分裂的观点。

自闭症儿童主要临床表现是:(1)社交困难,患者显得特别孤独,不喜欢也不会与别人交流(2)对父母没有依恋之情,对人更为冷漠,但对陌生人也无怯生之感(3)没有眼对眼的注视,不会用眼神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和需要(4)语言发展迟钝,特别是表现出严重的语言沟通障碍,多呈现出刻板性和重复性语言(5)多表现也仪式性和强迫性行为,缺乏变化,行为固执有的研究认为,自闭症儿童没有明显的智力障碍,但大多数的研究认为一部分自闭症儿童伴有轻度的弱智,智商在60左右。

(二)自闭症儿童的分类通过对自闭症儿童的长期观察,赢和固德(Wing &Guold)认为,缺乏社会互动是自闭症儿童的主要特征,并根据缺乏社会的自闭症程度将自闭症儿童分为三大类:1、隔离型:这样的儿童好像生活在一个与环境隔离的自我封闭的世界。

特征:(1)不喜欢与人接触,缺乏人际交往能力(2)口语表达能力差,有的自闭症儿童一生都没有口语能力(3)非口语表达能力,如不能用眼神与人接触,也不能理解别人的传情(4)没有共享性注意力,不能与别人分享快乐,感觉特别冷漠和麻木(5)除了对物理刺激有明显的反应,如(热,电,光,冷),但对人的出现感到漠然(6)通常只有刻板行为,缺乏模仿能力,没有进行象征性游戏的能力(7)明显的情绪障碍,喜怒哀乐变化无常,有时会大声尖叫或失去情绪控制2、被动型:与隔离的自闭症儿童相比,被动型的自闭症程度要轻一些。

特征:(1)能与人接触,有时会表达自己的要求,但不主动,缺乏人际交往能力(2)口语表达能力可以,但表达的意思多是重复的、简单的(3)有体态语言等非口语的表达能力,但是在理解力方面不行,无法理解别人的传情(4)共享性注意力可以,也能与别人分享快乐,显得特别被动和退缩(5)刻板行为和模仿能力可以,但想象力和进行象征性游戏的能力差(6)有一定的情绪障碍,显得冷漠、被动和迟钝。

因被动型的自闭儿童并不拒绝他人的介入,所以干预性教育和训练的效果比隔离型的自闭症儿童要好。

3、主动与特异型:是自闭症程度最低的一类自闭症儿童。

特点:(1)能与人接触,有时会主动亲近他人,但多半是单向的,比如:他会向别人提出问题,但并不稀罕别人回答,还表现出明显的自我中心倾向(2)口语表达能力可以,但是在发音和声调上都可能有异常(3)没有非常明显的刻板行为,但偏向于重复性强的排列性游戏,有时执迷于一种活动(4)有体态语言等非口语表达能力,但运用得比较差,社会沟通能力差(5)没有明显的情绪障碍,但给人的感觉还是缺乏热情和冷漠因为这类儿童在语言和社会互动等方面与正常儿童没有明显的区别,所以无论任何人都不容易发现这类儿童的自闭症症状,只有到了学龄期阶段,才能发现异常的行为。

二、自闭症儿童的成因与分布(一)自闭症儿童的成因由于受到研究自闭症的开山鼻祖坎纳的影响,因此采用心因论来解释自闭症儿童症状的成因。

他们认为父母对孩子的的冷漠和缺乏关心是造成儿童形成自闭倾向的主要原因。

但是,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研究手段的改进,从生理因素方面来解释自闭症儿童的成因,认为自闭症的形成与儿童的中枢神经、神经传导、遗传基因、病毒感染、代谢异常等生理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1、中枢神经系统与脑功能的异常其实自闭症是一种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异常密切相关的广泛性的功能障碍。

具体地说,它涉及前庭中枢障碍、小脑及边缘系统的异常、网状组织结构的异常等。

(1)前庭中枢障碍:主要功能是调节和控制。

感觉和运动中枢的输出和控制,是实现知觉统合和知觉一运动统合的生理基础。

如果感觉输入的过度兴奋和抑制,对某种感觉特别敏感,而对某种感觉又特别排斥。

那就说明前庭中枢障碍可能是导致自闭症儿童感觉失调和行为怪异的原因之一。

(2)小脑及边缘系统的异常:主管全身的协调和平衡,而边缘系统中的海马又与记忆和学习等活动有密切的关系。

小脑及边缘系统有不同的程度的异常现象。

(3)网状结构组织的异常:主要功能是唤起注意和激活意识活动。

自闭症的形成可能和网状结构组织的异常有关。

(4)脑功能的障碍的研究:我国的研究注重用脑电分析等方法对自闭症犯儿童的脑功能进行研究。

王晨阳等人与胡琳在这中发现其脑电异常与阳性家族史及头颅CT或颅片正常与否有显著相关。

由此得出结论,自闭症儿童的脑器质性与脑功能障碍密切相关。

2、神经传导生化因素:在中枢神经的信息传导中担任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研究发现,五羟色胺、多巴胺、肾上腺素等主要的神经传导递质会影响自闭症儿童的因素。

(1)五羟色胺:大部分集中在大脑,其主要功能是控制睡眠、体温、情绪、食欲及激素的分解。

自闭症儿童血液中有五羟色胺偏高的现象。

因此,五羟色胺可能是影响自闭症儿童的因素。

(2)多巴胺:在中枢神经内,含有多巴胺的神经元是与躯体运动机能密切相关的神经元。

脑内多巴胺代谢失调,可以引起震颤性麻痹(也叫巴金森震颤)。

神经分裂症是由脑内多巴胺过剩引起的,通过减少多巴胺可能改善自闭症儿童认知和行为状况。

(3)肾上腺素:在交感神经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平衡调节功能。

它主要表现为唤醒注意、焦虑、对压力的反应。

有些自闭症患者,其交感神经对压力状态有过度反应的现象。

3、遗传学原因:主要是对X光染色体脆性位点与自闭症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李素水等人(1997)通过脆性位点的研究发现,自闭症组在这个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组,梅其霞等人(1998)的研究则认为,脆性X染色体为脆性X光综合征所特有,而脆性X光综合征者的特殊行为出现的频率肪严重度显著低于自闭症儿童。

4、病毒感染:先天性德国麻疹,即在母亲怀孕早期感染上德国麻疹病毒,不仅可能导致智力障碍,也可能导致自闭症,还有滤过性病毒感染也可能导致自闭症5、围产期的高危因素:这个与围产期、母孕期等时期有关,研究人员对围产期危险因素的比较研究发现,自闭症儿童围产期的危险因素出现率明显较高,因此推断自闭症的发病可能与病毒感染、先兆流产、出生时窒息等因素有关。

6、代谢异常:作为一种代谢异常,大脑脂肪性的沉淀可能会导致自闭症。

自闭症儿童的家长较多地显示甲状性功能亢进,因此推断,另一种代谢异常——甲状性功能亢进可能是影响自闭症的因素之一7、其他:除了上述因素之外,临床观察认为,在出生几个月内发生的一种特殊形态癫痫和其他类型的因素也可能引发自闭症。

(二)自闭症儿童的分布:由于目前对自闭症儿童的认同和鉴定的标准不同,自闭症儿童的分布尚存在不同的数据。

调查结果表明,自闭症儿童的出现率为万分之四到万分之五之间。

但另有调查数字则表明,自闭症儿童出现率已高达千分之二。

各人调查出来的比率不太一致,但是有一点是比较一致的,以性别比较来看,男孩自闭症出现比女孩的比率是4~5倍。

而且大多数自闭症儿童出生在中等经济的家庭之中。

目前,我国大陆还没有得到自闭症儿童分布的数据,但台湾省1990年第二次特殊教儿童普查的数字表明,在6~15岁的学龄儿童中,自闭症儿童出现的比率是万分之一点七。

这个比率略低于美国的自闭症儿童出现率。

三、自闭症儿童的诊断、评估与鉴定因为自闭症儿童有广泛性发展障碍,所以自闭症儿童的诊断与鉴定,多从医学、心理学、行为学的角度采取综合评估的方法。

下面我们来看诊断标准、评估工具来讨论自闭症儿童的诊断与鉴定。

(一)诊断标准美国《精神病的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的诊断标准见下表根据以上的诊断标准:在A的(1)(2)(3)中,至少符合6个项目,从中至少有2题,(2)和(3)各一题符合者,在B中,至少有一项是在3岁之前发现有发展迟缓者或功能异常者,可判断为自闭症。

(二)评估工具自闭症儿童的鉴定和评估多半分成诊断性评估工具和发展性评估工具。

1.诊断性评估工具早在1966年鲁顿伯格等人就编制了一种用来鉴定自闭症或自闭症儿童的评估量表。

这个早期的自闭症儿童的诊断性评估自闭症儿童的诊断性评估工具包括下列八个分量表,从不同的角度来评估自闭症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和发展障碍的程度。

(1)人际关系(2)与他人的沟通(3)内驱力(4)表达性语言(5)接受性语言(6)社会反应(7)身体运动(8)精神生物学的发展评定方法是通过观察儿童的行为和向知情者询问情况来给儿童的行为进行得过等级评分,如达到某一症状的最严重水平记1分,达到正常水平记10分。

每一量表的分数表示症状的程度,按各分量表的得分,可以制定全量表的剖析图。

鲁顿伯格等人就编制的评估量表中所指的自闭症儿童或自闭症和前面提到的美国心理学家坎纳的“婴儿自闭症”的经典性标准相似但不同。

如下几个主要症状:(1)不能发展和拒绝发展人际关系(2)背离环境防卫性警觉过强,有明显的逃避和违拗行为(3)语言发展,尤其是语言沟通方面存在严重的障碍(4)迷恋少数几种无生命的东西(5)智力水平并不明显低下。

目前,我国大陆地区尚没有编制和修订自闭症儿童的诊断性评估工具。

但台湾大学附属院心理卫生中心曾修订过美国的自闭症儿童的评估工具。

这个量表有15道测验题,从正常(1分)——轻微不正常(2分)——很不正常(3分)——极不正常(4分)采用了等级记分的方法。

依照得出总分,接受测者分为三类:部分30分以下的儿童属于正常儿童;30~36分之间的属于轻、中度自闭症;36分以上的属于重试自闭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