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阴阳五行学说讲解培训课件

阴阳五行学说讲解培训课件

• 对人体具有温煦、推动作用的属阳, • 对人体具有滋润、濡养作用的属阴 。
2/6/2021
阴阳五行学说讲解
24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 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就是邪正斗 争的过程。
– 正气,指人体的生理功能,包括人 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和修复能力;
• 转化必须具有一定的条件。
• 如“热极必反”;冬春季节变换;高热发生的虚 脱表现
2/6/2021
阴阳五行学说讲解
19
阴阳转化的形式
• 1、渐变:如一年四季之中的 寒暑交替,一天之中的昼夜转 化等,即属于“渐变”的形式。
• 2、突变:夏季酷热天气的骤 冷和下冰雹;急性热病中由高 热突然出现体温下降、四肢厥 冷、面色苍白、冷汗淋漓、脉 微欲绝等,即属于“突变”的 形式。
2/6/2021
阴阳五行学说讲解
17
• 阴阳双方在一定限度内的消长变化,反映了事 物之间对立制约和互根互用关系的协调平衡。
• 若阴阳的消长变化超越了正常的限度,在自然 界表征为异常的气候变化,在人体则表明疾病 的发生。
2/6/2021
平衡, 健康
阴阳五行学说讲解
失衡, 疾病
18
(四)相互转化
• 阴阳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向着相反的方面 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
2/6/2021
阴阳五行学说讲解
13
• 例1:春夏秋冬四季的温、 热、凉、寒的气候变化,
• 春夏之所以温热,是因为 春夏阳气上升抑制了秋冬 的寒凉之气;秋冬之所以 寒冷,是因为秋冬阴气上 升抑制了春夏的温热之气 的缘故。
一方面互相对立 互为参照
一方面 互相抑制
2/6/2021
阴阳五行学说讲解
14
• 例2: 人体阴阳双方相互制约而达到协调平 衡,则人体生命活动健康有序。若动态平衡 失调,则标志着疾病的产生。
六腑
心肺
脏内部
心 肾
阳 阳

下 腹 内
五脏
肝脾肾
心阴 肾阴
2/6/2021
阴阳五行学说讲解
22
心——阳中之阳
肺——阳中之阴
五脏 肝——阴中之阳
脏 (阴) 肾——阴中之阴

脾——阴中之至阴
六腑 (阳)
2/6/2021
阴阳五行学说讲解
23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 人体的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过程,是由阴 阳双方来推动和调控的。
2/6/2021
阴阳五行学说讲解
20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
•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 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 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 用于疾病的诊断 • 用于疾病的治疗 • 归纳药物的性味和作用
2/6/2021
阴阳五行学说讲解
21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
部位
脏 脏与腑

脏与脏

上 背 外
–如:明与暗、上与下。
• 互用,指阴阳双方不断地相互资 生、促进和助长。
–如:兴奋与抑制、气与血。
• 互根与互用不可分离,互用必须 以互根为前提。
2/6/2021
阴阳五行学说讲解
16
(三)消长平衡
• 消,减少;长,增加。
• 消长,反映了阴阳双方量 的不断变化。
• 平衡,反映了阴阳双方的 变化状态。即通过阴阳的 消长变化维持着一种动态 平衡状态。
一、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及特征 (二)阴阳的基本内容 (三)阴阳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2/6/2021
阴阳五行学说讲解
1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 原始意义:日光的向背,向着太阳者为阳,背着太阳
者为阴。
• 引申意:凡是光明、温暖的事物或现象便归属于阳,
凡是黑暗、寒冷的事物或现象便归属于阴。 《内经》说:“阴阳者,一分为二也”。
• 阴阳双方中的一方过于亢盛,则过度制约另一方 而致其不足,称为“制约太过”。如“阳胜则热”
• 阴阳双方中的一方过于虚弱,无力抑制另一方而 致其相对偏盛,称为“制约不及”。如“阴虚则热”
2/6/2021
阴阳五行学说讲解
15
(二)互根互用
• 互根,指阴阳互为对方存在的前 提,离开了一方,另一方不能单 独存在。
——阴阳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
对 互消 相 立 根长 互 制 互平 转 约 用衡 化
2/6/2021
阴阳五行学说讲解
12
(一)对立制约
• 对立,指阴阳的属性特征而言。
• 制约,说明了二者之间的关系。
• 对立斗争使事物发生发展;相互制 约,使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又不至于 太过。阴阳双方对立制约,共处于 一个统一体中,维持着一种平衡状 态。
2/6/2021
阴阳五行学说讲解
3
例如:
属 空 时 季 温 湿 重 亮 运动状态 性间间节度度量度
阳 天 昼 春 温 干 轻 明 上动兴
夏热燥
亮升 奋
阴 地 夜 秋 寒 湿 重 晦 下静抑
冬凉润
暗降 制
2/6/2021
阴阳五行学说讲解
4
对阴阳概念需要着重理解的二点
• 1.对事物阴阳属性的划分 有其特定标准,不可随意 划定阴阳双方的属性。
• 概念:自然界中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2/6/2021
阴明温 上 亮暖 升
运 动
兴 奋

月 亮
晦 暗
寒 冷
下静 降止
抑 制

阴阳属性概括:
➢ 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 无形的、功能亢奋的,都属于“阳”;
➢ 凡是相对静止的、内向的、下降的、寒冷的、晦 暗的、有形的、功能抑制的,都属于“阴”。
• 阴阳不可见,水火即其证而 可见也。 “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6/2021
阴阳五行学说讲解
5
• 2.相互关联的双方才可以 用阴阳来表示。
• 否则不可以用阴阳标示。也就 是说,阴阳的适用有其特定范 围。
×阴阳
2/6/2021
阴阳五行学说讲解
6
阴阳属性的特性
•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例如: 动

(参照物或标准不同)
2/6/2021
阴阳五行学说讲解
10
阴阳属性的特性
(3)可分性:
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可以划分 阴阳,而其中的任何一方又可以再分阴阳。
例如: 阳



上午 下午 上半夜 下半夜
阳中之阳 阳中之阴 阴中之阳 阴中之阴
2/6/2021
阴阳五行学说讲解
11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普遍性:
自然界中所有相关关联的事物与现象的属性均 可以阴阳划分。 如:季节、时间、动物、人的活动等等。
2/6/2021
阴阳五行学说讲解
7
2/6/2021
阴阳五行学说讲解
8
2/6/2021
阴阳五行学说讲解
9
阴阳属性的特性
• (2)相对性:
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 件下,可以发生相互转化, 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 转化为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