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活动周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联合相关部委利用社会资源开展中小学社会实践的通知》文件精神(教基一[2011]2号),同时党的教育方针明确要求,要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国情、民情,了解经济社会的发展,使从书本中、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体验中得到印证、得到升华,增进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切身感受,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真挚情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按照相关文件要求,我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二、活动宣传发动
1、在12月29日(周四)的班主任会议上布置社会实践活动周任务,班主任在班会时间组织全班同学认真学习活动方案,并指导贯彻。
2、各班班主任在按照实践主题逐项落实,并组织班委会会议,商讨活动细节。
社会实践活动周实施时间为1月3日——6日,共四天。
三、活动组织实施
1、组织形式:学生一般以个人分散活动或按居住地域由3—5人组成社会实践活动小组。
(可以不按班级组织,也可以独立完成)
2、必须完成的实践活动:
(1)“爱家乡小报”展示活动(手抄报的形式) 20分
每个学生要以振兴沈阳为主题自编自创“我爱沈阳小报”。
目的是引导学生为建设家乡献计献策,同时树立学生正确的就业观。
(2)“公益之星”评选活动(必须要有数码照片) 20分
社区保洁活动、社区综合宣传职业教育活动、社区"陋习"纠察活动、社区敬老爱老活动、社区读书辅导活动、为孤寡患病老人和残疾人做好事献爱心、交通服务活动、环保志愿者活动,目的是引导同学们“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区做个好公民”。
(3)“小记者、小编辑”评选活动(必须要有稿件) 20分
由学生自行策划、采访、撰稿、编辑和制作。
学生善于发掘自己身边的好人好事,宣传社会正能量,开学返校后报送到校团委,经审查合格后由校园广播在校内播放,请同学们用自己的眼来观察社会,用自己的笔记下小故事,积极参加这项选送活动。
3、采访父母,了解无处不在的亲情,回报父母,体现自立自强。
20分
回顾自己成长中的小故事,体验父母对自已成长的辛苦,从而产生回报亲情的愿望。
(1)采访爸爸、妈妈。
(2)同看儿时照片。
(3)回忆感人故事。
(4)制作成长相册。
(5)强化体验,感受亲情的深沉凝重亲身感受父母工作的艰辛,生活的重压,在深入了解父母工作,生活的过程中理解父母,体验亲情的可贵,培养学生感恩之心。
(6).回报父母,开展真情感恩行动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做一
些力所能及的事,以实际行动回报父母对自己的关受(做家务、给父母洗头、洗脚、帮父母洗衣服等)学生在行动之后,还要上交书面材料及上传图片。
4、按专业制作或加工一件小作品或看科普知识类书籍要由读后感 20分
看一次科普影视、读一本科普书籍、撰写一个发明提案或制作一件小发明作品。
将自己平时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介绍给邻居和身边的朋友,宣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安全生产、健康生活的科学知识,倡导崇尚科学、破除迷信。
5、注意事项
(1)就近就便:社会实践活动原则上要就近就便,在学生家庭所在的城镇社区周边或者本村范围内开展活动,不开展跨区的活动。
学生外出活动必须有家长陪同。
(2)在生活中提炼:从社会生活中选定主题,让学生关注社会,体验社会角色;热爱生活,关注生活问题;学会健康愉悦地、自由而
负责地、智慧而有创意地生活。
(3)在兴趣中选择:捕捉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开展研究。
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间相互感染、相互促进,更好地发展兴趣,培养特长,提高综合素质。
(4)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网络已经成为最大的资源库,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充分利用网络上的技术和资源,搜集信息、处理信息。
(5)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手段:从参与研究的对象来看,可以采用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
从研究采取的手段来看,可以采用活动设计、网络技术、调查研究、参观访问社会宣传、服务、总结、答辩、反思等学习活动。
(6)保障安全,严防意外:各班级要提前认真做好活动期间的安全教育,认真制定落实好安全纪律。
确保学生安全,严防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
学生在外出活动中家长要参与陪同。
(7)参与社会实践的班级和个人,必须注意自身形象,认真参与活动,为学校和个人树立好良好的社会形象。
四、总结评比
(1)各位同学要认真准备好“爱家乡小报”、“公益之星”和“小记者、小编辑”的推选材料,并附带证明材料(一定要有数码照片,照完后可在自己的QQ上留存),班主任先把评选证明材料交给各专业部初评,再交给团委和学生处进行总评。
(2)下学期开学初由团委、学生处推选出优秀的“节日小报”在学校表彰。
(3)各专业部在1月10日前把所有参选“小记者、小编辑”名单、事迹材料和稿件交到团委进行参评并由校园广播播放。
(4)各班级在1月11日下班前上交3个“公益之星”的名单交到团委,要有事迹材料、图片与证明。
再由团委、学生处进行学校的评选。
(5)1月12日前各位班主任要根据方案内容及个人假期活动情况和实际表现汇总,进行总结评比。
(6)1月13日各班将社会实践活动成绩上报,成绩分为优、良、
及格和不及格四个层次,填入期末成绩单并记入档案,供学生就业时用人单位参考。
备注:学生家长如果没有时间监管孩子开展活动,可让孩子在家读书或者在周一返回学校参加校内班主任带领组织的实践活动周活动。
职业教育中心2016年1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