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合社实施意见(1)

专合社实施意见(1)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实施意见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

加快培育和壮大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强农业产业发展。

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做强产业,开拓市场,增强自身实力和带动能力,提高经济效益,更好地发挥农民专合组织在带动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中的主力军作用。

结合我县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指导思想按照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培养新型农民、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要求。

坚持“民办、民有、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紧紧围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两桃一花一牧”为中心,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加强试点示范工作,加大扶持力度,积极引导和规范发展多类型、多层次、多领域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业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和集约化发展水平,促进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织规范发展、科学发展、加快发展。

二、发展农民专合组织应遵循的原则(一)尊重农民的意愿和首创精神。

要按照“服务农民、进退自由、权利平等、管理民主”的要求,充分尊重农民的选择,鼓励农民大胆实践,要坚持“先发展后规范、边发展边规范”。

因地制宜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专合组织成员要以农民为主体,以服务成员为宗旨,求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

坚持入社自愿,退社自由、让农民自主选择;(二)尊重生产力发展规律。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专业生产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才能建立专合组织。

必须从实际出发,特别是从产业发展需要出发,确定专合组织的经营模式和规模。

在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和优势的产业中,充分发挥农村能人、专业大户的带动作用,因地制宜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

(三)尊重经济规律。

专合组织是经济组织,不是政治组织、不是宗教组织、不是民间组织。

要按照客观规律要求,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扶持原则,按照“引导不强迫、支持不包办、服务不干预”的要求,从实际出发,通过积极引导和适当扶助,在发展工作中,要防止操之过急,切忌违背客观规律,拨苗助长。

(四)坚持“四民”、“四自”方针,落实民主管理原则。

坚持“民办、民有、民管、民受益”和农民“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受益”的方针,是专合组织的本质和核心。

坚持合作经济组织互助互利的本质特征,使全体成员共同受益。

坚持成员地位平等,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原则,防止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被少数人控制和垄断,成为为少数人谋利益的工具。

三、目标任务(一)对2011年已组建完成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进一步进行规范,协同相关部门对空壳专合社予以清理取缔;(二)到2012年底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在2011年143个的基础上新增57个;(三)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1万户,组织内成员年均纯收入增长30%以上,带动农户年均纯收入增长20%以上;(四)初步组建XXX县级农民专业合作社总社,乡(镇)农民专业合作联合社和村级(组)或跨区域专业合作分社;(五)初步建成XXX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产品销售网站(六)筹备XXX县农民专业合作社首届农产品推介会。

四、实施步骤及要求(一)实施步骤1、宣传动员阶段(2月底前)。

开展宣传动员,健全工作机构,落实具体工作部门、主管和具体工作人员,制定本乡镇、本部门具体实施方案,相关材料书面并电子板分别报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县供销社)电子邮箱XXX,。

2、实施阶段(3月1日至10月31日)。

各乡镇、相关部门按照县《实施意见》总体要求和本乡镇、本部门具体实施方案组织实施。

各乡镇在每月25日前向县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县供销社内)报送阶段工作情况,月报表及要求报送的资料,工作信息随时报送。

3、总结验收阶段(11月—12月上旬)。

认真总结成效、经验,由县供销社牵头汇同相关部门组成考核考评组,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及《实施意见》、《初级社验收标准》、《示范社验收标准》、《验收考评评分标准》等对全县已在工商部门合法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全面检查验收。

对达到县级验收等级标准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给予1—5万元的扶持发展资金奖励。

五、重点工作(一)开展试点示范社建设,树一批典型社。

重点支持粮经复合型、农家乐休闲旅游、种养加循环型、网络订单销售、农业信息技术服务、加工运输储藏等现代农业系列试点示范,树立典型,示范带动。

各乡镇要因地制宜,重点选择培育二至三户产业优势突出、产品质量高、效益较明显、运行管理比较规范,示范带动力较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试点示范。

通过试点示范,进一步创新规模经营机制、服务带动机制、收益分配机制、抱团共生机制。

做大、做优一批产业基础牢、经营规模大、质量安全优、品牌效益高、带动农户多、社会效果好的示范社,引领带动更多的农户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

(二)立足优势产业,发展一批特色社。

充分发挥全县各乡镇、村区域资源优势,依托优势产业带、产业基地和特色产品,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种养专业大户、产品购销大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大学生创业园、乡村农家乐等组织和个人创办一批有特色、高质量、效益好的专业合作社。

大力推进土地、林权、资金等股份合作模式,开展劳动、资本、技术和销售等多方的合作,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加农民收入。

(三)创新机制,规范运行,提升一批专业社。

对全县工商注册登记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严格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和“一业一社”的专业合作化原则,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章程和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健全民主管理机制、监督约束机制、风险防范机制、盈余分配机制,不断规范合作社的运行机制,促使自我服务和自我发展能力得到增强,有效提升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和发展水平。

(四)总结经验,推广一批优秀社。

通过树典型,开展试点示范建设,及时发现、总结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功典型及经验做法,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杂志等多种有效宣传途径,大力宣传示范合作社的好做法、好经验,宣传带头人的创新、创富精神和经验,形成社会各界重视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整体合力,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五)规范建设发展标准。

一是统一标识标牌。

二是规范运行。

合作社章程规范、制度完善,依法规范设立内部组织机构。

管理民主,财务管理规范,完善盈余分配制度,合作社建立有规范的生产技术规程和产品质量标准,开展“五统一”服务。

档案管理规范。

三是效益明显。

产业基础牢固,合作社成员人均收入均超过非社员。

四是产品质量好。

专业合作社产品符合国家农产品相关安全质量标准。

五是服务功能完善。

服务设施健全、服务功能完善、服务实力较强,社会声誉良好。

六是带动力强。

专业合作社带动非成员农户在30户以上。

六、部门职责各乡镇分管农业发展工作机构具体负责本辖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及日常工作,乡(镇)长为“第一责任人”,分管农业工作负责人为具体责任人,并落实专人管理日常工作。

专业合作社工作机构具体负责制定本辖区农民专业合作社方案,明确工作职责,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宣传、管理、培训、规范、代理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业务等组织实施和日常事务工作。

县委农办负责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统筹、协调、指导等工作。

县供销社牵头负责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建设、业务指导等工作。

县农业局负责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相关政策宣传、扶持、业务技术指导及农业项目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等工作。

县畜牧局负责全县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发展、规范、技术指导、政策、资金、项目扶持等工作。

县林业局负责全县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规范、技术指导、政策、资金、项目扶持等工作。

县水利局负责全县水产养殖业专业合作社发展、规范、技术指导、政策、资金、项目扶持等工作。

县旅游局负责全县旅游产业专业合作社发展、规范、技术指导、政策、资金、项目扶持等工作。

县景区管理局负责全县农家乐专业合作社发展、规范、技术指导、政策、资金、项目扶持等工作。

县财政局负责制定本级财政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资金政策,安排解决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指导、服务、管理和监督工作专项经费,争取上级财政专项资金扶持,用于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培训、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推广、市场营销、农产品质量要准和认证等服务。

县发改委负责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项目规划、立项、申报、审批等相关指导、服务工作。

七、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

县委、县政府成立以县委书记和政府县长为组长,县委分管副书记和政府分管副县长为执行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供销社,具体负责统筹协调、政策扶持、规范管理、检查考核等日常工作。

各乡镇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是扶持农民的意识,切实加强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的领导,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

(二)强化部门责任。

县委农工办、供销、农业、林业、畜牧、水务、旅游、景管等部门和单位要尽职尽责,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负责做好相关产业专业合作社的政策、项目、资金、技术、种苗等扶持和业务指导。

财政、发改、国土、城建、规划、科技、商务、质监、工商、税务、民政、交通、物价、电力等部门和单位要按照各自职责,尽快制定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并抓紧落实,帮助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

各乡镇专业合作社管理机构要切实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指导,搞好培训服务。

同时加强与上述相关部门协调沟通,强化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指导服务。

农行、建行、信用社、保险等机构要加大信贷、保险支持力度,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状大,增强专业合作社抵御风险能力。

五是政府及相关部门要积极鼓励支持农民合作社参加农博会、展览会、推介会,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品销售实施对接服务。

(三)加大舆论宣传。

一是各乡镇、各部门要进一步广泛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及相关政策,宣传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鼓励引导广大农民群众、科技带头人、大学生等积极兴办或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

二是农业、畜牧、水利、供销、工商、财政、税务等涉农部门落实专业技术人员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市场营销、信息利用、财务核算、经济合同、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知识培训。

加强经验交流、丰富管理和从业人员的知识,拓宽视野、提高素质。

积极建立规范的内部运行机制,做到规范运行、诚信经营、活动守法,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

三是广播电视等部门要充分利用XXX 频道、门户网站、专题片等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扶持政策、成果和典型等,积极营造全社会关注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良好氛围,推动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健康发展。

附件:XXX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协调领导小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