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根的结构与功能
【探究目标】
1.结合对实物的观察,请你说出植物的根的形态特征.
2.结合实验,探究根尖的结构特点及根的生长过程. (重难点)
3.请同学们体会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课前预习】
一、知识铺垫: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举例说出植物的组织和器官的名称.
二、根的形态特征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26页相关内容,在生活中观察几种植物的根,并结合上图区分下列定义:
1.根:「A 」——由胚根发育成的根
「」侧根——
「C 」——从茎叶等部位生出的根
2.根系:「D」,如等植物的根.
「E」,如等植物的根.
三、探究根长长的主要部位(实验)
要求:阅读课本第27、28页实验内容,尝试按照课本提示课前进行实验探究,记录实验现象,并填写课本27页表格.
四、我的疑惑
在你预习的过程中有什么疑惑请你写下来.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探索一:根的形态(预习反馈)
尝试说出下列两组定义:
主根直根系
根侧根根系
不定根须根系
探索二:根的结构
(一)实验:探究根长长的部位
1.根尖是指: .
2.根画线部分间隔变化有何特点?
3.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根的长长与根的有关.
(二)自主学习
1.结合实物及课本第28页图4.1—26填写下图根尖的结构特点.
(体会根尖的各结构特点与其功能的统一性原理)
停止伸长,开始分化,
形成导管、根毛
伸长区伸长(部分吸收功能)
分生区
2.分析:根的伸长依靠根尖的哪些结构?
(三)小组内交流讨论
1.如果你想观察细胞的分裂过程,应重点观察根尖的哪个区域?
2.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区域在哪里?为什么?
3.带土移栽植物比较容易成活,原因是什么?
【归纳小结】
1.知识点归纳
2.生物学方法和原理归纳
【达标检测】
1.人们利用根系分布的特点在山坡和沙地造林、种草,其目的是( ).
A. 保持水土
B. 绿化环境
C. 放牧牲畜
D. 增加经济效益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根冠是保护组织,生长点是分生组织
B. 根毛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根中的导管输送到植物的茎、叶和果实中去
C. 生长点的细胞体积大,形状不规则,细胞壁薄,细胞核大
D. 根毛区以上的部分,根毛脱落,失去了吸水功能,但加强了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功能
3. 根尖分生区的细胞特点是( ).
A. 细胞体积小,细胞核大
B. 细胞体积大,细胞核大
C. 细胞体积大,细胞核小
D. 细胞体积小,细胞核小
4.移苗时根部带土是为了( ).
A. 保留水分和无机盐
B. 避免伤害生长点
C. 避免伤害根冠
D. 避免伤害根毛和幼根
5.右图是根尖的结构图,识图填写有关根尖结构和功能的内容.
(1) 图中的A属____区的细胞,此区的主要生理功能是_ _. 在
此区的一些细胞开始分化形成______________.
(2)图中的C属_____区的细胞,属于_________组织,此区的主要生理功能是________.
(3)植物根的长度能够不断增加,就是因为__________的缘故.
【课外拓展】
根的分类
按照根的功能来划分 1.贮藏根贮藏根生长在地下,形态多样,能贮藏养料,常见于二年或多年生的草本植物. 它所贮藏的养料,可以供越冬植物来年生长发育的需要. 2.气生根气生根是比较特殊的一类根,它生长在地表以上的空气中,能起到吸收气体或支撑植物体向上生长的作用,能起到吸收气体或支撑植物体向上生长的作用,常见于多年生的草本或木本植物中. 3.寄生根寄生根是寄生植物所特有的一种根,它能直接生长在寄主的组织中,从寄主体内吸取现成的养料,具有这种性能的根称为寄生根.
独木能成林
榕树,常绿乔木,树干分枝多,树冠大. 叶子椭圆形或卵形,花黄色或淡红色. 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多年生的榕树,树枝可长出许多黑色的根,直垂地下. 当它扎入土壤时,又成为树干. 一株榕树便可成为一片树林.
在距广州市100公里外的新会县天门河的河心沙洲上,有一株500多年历史的奇特的大榕树. 这棵树的树枝垂到地上,扎入土中,成为新的树干. 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棵大榕树浓阴覆盖着天马河河心岛上约20多亩土地,竟独木成林. 林中栖息着成千上万只白鹤、麻鹤、灰鹤和其它鸟雀. 白鹤、麻鹤朝出晚归,灰鹤则夜作昼息,它们相互更替,井然有序,构成了一个蔚为壮观的“鸟的世界”.
家庭中适合水培的植物
水培(Hydroponics)是一种新型的植物无土栽培方式,又名
营养液培,其核心是将植物根茎固定于定植篮内并使根系自然垂入
植物营养液中,这种营养液能代替自然土壤向植物体提供水分、养
分、氧气、温度等生长因子,使植物能够正常生长并完成其整个生命周期. 水培植物(Hydroponics flower)以其清洁卫生、格调高雅、观赏性强、环保无污染等优点而得到了国内外花卉消费者的青睐.
在水培花卉生长过程中解决好营养液中氧气和养分的均衡供给是最为关键的环节. 首先要注意的是植物的根不能完全泡在水里面,根系需要有5~10厘米裸露在空气中. 如果根系全部泡在水里,根系吸收不了氧气,会因缺氧死亡;裸露在空气里面的根系可以补充一下氧气.
其次,要勤换水,保持水分中的溶解养分.
再次,就是水培的营养液成分,配比要适当,浓度不能过高!
适合水培的植物有:龟背竹、绿巨人、广东万年青系列、丛生春羽、绿宝石、绿罗、芦荟、十二卷、吊兰类、龙舌兰、金边富贵竹、常春藤、肾蕨等.
你能不能自己培育一盆漂亮的室内植物呢?同学们快快行动起来,为自己的生活增添一抹靓丽的绿色吧!
第1节动物运动的方式
一、学习目标
1、说出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
2、说明动物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的适应.
3、举例说出动物运动的意义.
二、预习导学
1、导入:绝大多数动物(如:珊瑚虫和海葵)能够迅速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动物的栖息环境可分、、三大类. 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表现出与相适应的现象.
2、知识点一:动物在水中的运动方式主要是:
①水母、乌贼可靠伞部做漂浮运动或运动.
②草履虫(细胞动物【填单或多】):靠纤毛在水中做运动.
③蛙、鹅、鸭等趾间有发达的 . 有利于适应水中的生活环境.
④鱼的身体呈纺锤形有利于减少在水中的,身上还长有各种鳍,人们模仿了鱼的制造了浆和橹.
3、知识点二: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
请说出以下动物在陆地的主要运动方式:
蜗牛鸵鸟袋鼠蛇
大象蝗虫捕食的猎豹
4、知识点三:动物在空中的主要运动方式是:
①在空中飞行的有鸟类、和哺乳动物 .
②是飞行动物一种省力的运动方式. 鸟类飞行的基本方式是
5、思考:一种动物是否只有一种运动方式,举例说明.
6、意义: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运动方式也有所不同,表现出对其生活
环境的 . 通过运动可以出击获取,可以逃避
和迁移到适宜的场所,可以完成和等,这些
都有利于动物的,有利于和种族.
7、小结:(1)水环境的主要运动方式是;
(2)陆地环境的主要运动方式是、、、;
(3)空中环境的主要运动方式是 .
8、拓展:仿生学是指模仿生物建造技术装置的科学. 在生活中有许多仿生例子,小组结合课文举例. 如:浆模仿鱼鳍,天线模仿昆虫的触角,锯子模仿锯齿草,电子蛙眼模仿青
蛙, .
三、课堂检测
1.下列除哪项外都是青蛙的运动方式()
A.跳跃
B.行走
C.爬行
D.游泳
2.动物运动的意义是()
A.有利于进化和争得配偶
B.有利于寻找食物和依赖环境
C.有利于冬眠和渡过寒冬
D.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
3.蚯蚓的运动方式是()
A.飞行
B.蠕动
C.奔跑
D. 行走
4.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里有这样一段描写:“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这里描写了动物的哪些运动
方式:()
A.飞行爬行
B.跳跃爬行
C.跳跃游泳
D.飞行游泳
5.小明很喜欢看《动物世界》这一电视节目,动物的一些奇妙
现象激发着他的灵感,他常把动物的行为和军事、交通工具
进行类比. 下列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鸟在空中展翅滑翔时不会坠落下来——飞机
B.鱼通过改变鱼鳔内的空气量在水中自由沉浮——潜水艇
C.骆驼用宽大的足在松软的沙漠上行走自如——履带式坦克
D.蝙蝠通过发出和接受超声波确定猎物的方位——雷达
6.鱼的体形大多呈纺缍形,这有利于()
A.增大浮力
B.减少阻力
C.减少浮力
D.增大阻力
7、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体表有大量纤毛,该特征有利于它在水中
A、爬行
B、飞行
C、游泳
D、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