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语文教学内容确定研究文献综述

高中语文教学内容确定研究文献综述

高中语文教学内容确定 研究文献综述
一、语文教学内容是什么?
1.建国以来:内涵逐渐丰富,构建趋向 科学
上世纪50年代
文章分析
上世纪60、70年代 语文知识
上世纪80、90年代 语言训练和思维训

本世纪以来
语文素养和言语能
一、语文教学内容是什么?
2.国外取向:从注重实用到兼顾文化素养
美国上世纪80年代后期 文化素养、语文核心知 识
3 .注重学生语文经验的驻留和生成 ◆陈尚达建议
教学立足学生生活世界, 注重学生语文经验 的驻留和生成,将学生语文学习的内驱力激发 出来,“参与对方而扩展自己”,及时合理回 应学生并协调学生信息差异。教师必须承受来 自学生复杂多样的智力挑战与能力检测。
四、教学内容该怎样确定?
4 .关注衍生什么、汲取什么、运用什么 ◆徐江、李玉山、安杨华、王从华建议
法国上世纪90年代
参照性文化遗产
德国上世纪90年代中期 大学预科性语文能力
日本上世纪70年代 育
情感态度培养、语言教
一、语文教学内容是什么?
3 .课堂动态:形成与实现比较复杂 王荣生 课堂实际上教了什么、学了 ◆什教么材内容的沿用、教材内容的重
构 ◆备课预设的内容、教学创生的内
容 ◆涉及课程目标、教材、教师和学
四、教学内容该怎样确定?
1 .借鉴历史经验教训
◆胡斌、董小玉建议
借鉴历史经验教训, 珍视语文教学内容丰富性 和系统性,以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 以学生 的言语能力形成为核心,全面把握科学语言活动、 日常语言活动、文学语言活动涉及的言语、思维 ( 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 认知思维与审美思维) 、 思想、情感、策略与方法等多种因素所构成一个复 杂的有机系统,将丰富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优化, 基于学生知识与经验建构学生的知识与能力,不断 提升语文教学内容的教学价值。
四、教学内容该怎样确定?
2 .打通“课程内容”与“教材内容”联 系
◆徐江、李玉山、安杨华、王从华建议
以特定文本使用者所在学年段教育目标为依 据, 以文本所能有的为选择范围,以相对“教 育值”高的为选择标准,选择文本所蕴含相对 于教育目标之达成有较大促进作用的内容为教 学点。
四、教学内容该怎样确定?
不能只满足于让学生“喜欢”、“读懂”、 “读好”课文,还要关注学生从课文中能衍生 出什么有用的东西,从课文里能汲取什么有用 的东西,从课文中学到的有用的东西能运用起 来。
四、教学内容该怎样确定?
5 .依据小说类型,确定小说教学内容
◆王莹
四类小说:人物小说、情节小说、心理小说、诗化小 说 人物小说:阿Q 正传、陈奂生上城、装在套子里的人、守财奴、林黛玉进贾府、
四、教学内容该怎样确定?
2 .打通“课程内容”与“教材内容”联系
◆许红琴建议
以“课程内容”为标的,以“教材内容”为资源, 斟酌课堂适合“教什么”,明确语文应该“教什么”, 体现“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和“用教材教”等 教学理念,能让语文教学内容更突显语文学科的本体 目标,更贴近学生的语文学习需求,让学生得言(字 词句篇、语法修辞等的相关知识,谋篇布局、遣词造 句的技巧,听说读写思的能力等)、得意(文本的内 容、思想、情感等人文意蕴)、得法(识字解字、解 读方法、搜集整理信息、归纳概括等),使学生的语
二、教学内容“确定性”是指什么?如何 看待?
2 .曹忠华 三种情形,第三种最为理想 ◆传统的语文教学内容是确定的 (简单、有效、死板、僵化) ◆新课改的语文教学内容不确定过多 (灵性、有活力、无度、低效 ) ◆“完整意义”的语文教学内容应该是
“确定”与“不确定”的和谐统一
三、教学内容确定的依据是什么?
◆学情特性 了解预习:明确学生无法弄懂又必须弄懂的内容 教学对话:以师生差异为契机,学生无法弄懂又必须弄懂的内容
使学生懂,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理解和鉴赏水平 ◆文体特性
一般文章:教学内容要符合课文的文体特性 文学作品:教学内容要符合文本的审美特性
三、教学内容确定的依据是什么?
3 .毛惠康 课程目标、语文教材和学生需要
◆高中课程目标是语文教学内容确定的指针 教学根本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类文本目标:文学类、论述类、实用类文本教学各有具体的学习目标,它
们规定了具体文本教学内容确定的方向,教学内容不能偏离教学目标。 ◆高中语文教材语文教学内容确定的重要依据
忠实传递教材内容 适当调整教材内容 开发创生新的内容 ◆高中生的学习需要是语文教学内容确定的现实基础 了解语文学情:语文学习经历、当下的语文学习现状和未来的语文前景 起点能力分析:准确并面向全体学生 课堂教学内容:发挥文本教学价值,学生能应用、能解决问题
符合文本体式阅读方法:比如说,诗歌阅读要符合诗歌的阅读方 式
◆学生学情
学生不喜欢的,使他喜欢;学生读不懂的,使他读懂;学生读不
三、教学内容确定的依据是什么?
2 .李山林、李超 语文特性、学情特性、文体特性
◆语文特性 语文课程的性质:听说读写言语运用、带着语言内容的语言形式
教育 语文教学的目标:对语言形式和语言内容的综合把握能力
1 .王荣生 选文功能、文本体式和学生学情 ◆选文功能
定篇:“彻底、清晰、明确领会”经典的丰厚蕴涵 例文:学习读写 “共通的法则”和“共同的样式” 样本:学习读写方法、将来读写要用的典型经验 用件:用选文中有的东西去从事一些相关的学习活动
◆文本体式
符合文本体式阅读取向:像正常人、像能读此体式文本的人那样 去阅读
一、语文教学内容是什么?
3 .课堂动态:形成与实现比较复杂 李山林、李超
教学所针对的对象,与教学目标相 适应的一些内容因素
◆课文语言材料的积累 ◆Biblioteka 含在课文里语文知识和人文知识
二、教学内容“确定性”是指什么?如何 看待?
1 .王荣生 “确定性”很重要,也很 需要
不同教师和学生教学同一本教材、同 一篇课文、同一项知识,所能达到的相 同点越多,教学内容确定性就越高,反 之就越低。它是教材好不好一个重要标 志。现有的教材其教学内容的确定性较 弱,亟需改进。
香菱学诗等
情节小说: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祝福、林教头风雪山林庙、药、失街亭、杜十
娘怒沉八宝箱、抄检大观园、黛玉之死、宝玉挨打等
心理小说:变形记、墙上的斑点、百年孤独等 诗化小说:荷花淀、边城、诉肺腑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