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战略)我国玻璃器皿行业的发展简析我国玻璃器皿行业的发展简析概述:日用玻璃产业是传统民生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产业;是具有创新竞争力的优势产业;是循环经济中的绿色产业;是丰富市场,充实和美化人民生活的必需品。
是承担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日用玻璃行业的基本特性,是涉及领域宽、使用范围广、基础原料多、可循环,发展潜力大。
玻璃是透明的,晶莹剔透,变化万千,独特魅力能够带来特殊的、意想不到的享受;玻璃具有可靠的化学稳定性和阻隔性(对内容物无污染),作为包装容器和家庭日用品,是最安全的,最优异的;玻璃具有可循环、可回收、再利用的优势,属于循环经济中绿色产业。
按照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统计分类方法,日用玻璃行业可大致分为四个大的子行业,即玻璃瓶罐行业、玻璃器皿行业、玻璃保温容器行业、技术玻璃(硼硅玻璃)行业。
本文简述了我国玻璃器皿行业的发展。
壹、玻璃器皿的悠久历史根据历史记载和考古发现,于公元前11世纪初叶,我国就有了玻璃的先驱者,到了战国时代才制造了真正玻璃,且采用铅钡玻璃成分,是世界上最先应用的此类成分的玻璃。
楚国是我们第壹个玻璃生产基地。
吴、楚也是西亚、埃及传入中国玻璃最早的桥梁。
公元5世纪南北朝时,从波斯请来了玻璃制造工匠,引进了玻璃吹制成型法,用无模吹制成玻璃碗、玻璃杯、玻璃钵等空心制品,口部采用烧口和圆口技术,器皿的尺寸和体积明显增大,玻璃的产量也有所增加,我国玻璃由仿珠宝、玉石到生产玻璃器皿日用品,这时期是玻璃制造的壹个重大转折时期,但日用玻璃仍属于奢侈品。
到了唐朝,政治稳定,经济、文化繁荣,为玻璃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根据出土的实物,唐代玻璃的三大类型之壹的贡奉品,即为贡奉给皇室、贵族的陈设品和日用品,例如半透明的高脚玻璃杯、透明的玻璃杯、透明带盖玻璃盒、透明的玻璃茶碗和碗托等。
到清朝乾隆年间,玻璃闻名于世。
二、我国日用玻璃器皿发展现状于新中国建立前,于天津、大连、上海等地建立了玻璃器皿厂,均为坩埚熔化,人工挑料,人工吹制。
新中国建立后,玻璃科学技术及生产得到了发展。
20世纪50年代起,采用了供料机配合的10工位压杯机,之后又发展了12、14工位的压杯机,1980年后,仍试制了薄壁制品成型机,这些均为玻璃器皿机械化生产创造了条件。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令世人嘱目的成就,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得以显著提高,作为人民生活的必需品和美化生活的装饰品的玻璃器皿行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玻璃器皿的市场需求和生产呈现了多样化,已从原来比较单壹的产品,发展成为多系列、多品种,能够满足不同用途的玻璃器皿系列。
特别是自古到今多少年来,壹直由陶瓷产品主导的中国餐具市场。
从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于广东东莞,首先生产适合粤菜系列的玻璃盘,且随着粤菜的全国铺开,这壹适合带汤系列菜品盛装的玻璃盘,就于全国风行起来,促进了玻璃餐具的发展,拉开了玻璃餐具大规模生产的序幕。
由此能够见出,由于人民的消费理念和饮食习惯的转变,玻璃餐具正于动摇陶瓷产品壹统天下的格局。
由于玻璃产品具有耐热、透明、化学稳定性好、生产可塑性强、生产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所以无论从对市场的适应度仍是适应现代人们的快节奏生活等,玻璃均具有很大的优势,玻璃餐具产品将不断渗透到国人生活的各个领域,已是壹个不争的事实,尤其是以微波炉为代表的现代家用炊事用具的普及应用,玻璃餐具更加以其独到的应用优势,必将有较大的市场空间给玻璃餐具制造业提供较大的商机而得以大发展。
市场的巨大潜力,促进了玻璃器皿行业的飞速发展,同时也加速了玻璃器皿行业机械化水平的迅速提升。
八十年代玻璃器皿压制机械设备升级改造成为主流。
由于见好这壹产品于中国的市场前景,壹些国际知名玻璃机械生产商,纷纷于中国开设办事处(如德国的瓦尔特Walter玻璃机械XX公司等),或借助每年于中国北京、上海举办国际玻璃技术交流展览会的机会,推出他们的先进产品。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玻璃行业先后引进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玻璃设备,生产钠钙玻璃的玻璃杯、水具、酒具等和高硼硅玻璃的咖啡杯、壶、玻壳等产品。
引进的大模距(最大中心距为394.4)和多工位、多瓣模压机,于生产各类大型玻璃器皿的同时,也可生产各类食盘、果盘、玻璃碗、玻璃锅、微波炉盘、玻璃杯、带把酒杯等类产品。
而中国的玻璃机械制造商也于市场的推动下加入到生产玻璃压机的开发、生产行列。
其产品已包括;单冲头8—16工位的整体模、可开模玻璃压机,12-24双冲头压机等系列型号的全自动玻璃压机;其传动方式于盘面转动方面,均采用槽轮机构(马氏机构)或蜗形凸轮传动,而冲头的传动方面有气动、液压传动和气-液传动的适应各种不同需要的传动方式。
当下中国生产的玻璃自动压制生产线,不仅已满足国内生产发展的需要,仍出口到周边国家如:印尼、朝鲜、马来亚壹带和壹些发展中国家。
能够说中国已具备了国际壹流生产玻璃压机装备的供应基础。
中国玻璃器皿巨大的消费市场,同样受到了国际玻璃器皿生产企业的青睐。
于生产玻璃餐饮具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的美国利比(Libbey)XX公司,于中国河北省廊坊新建成以生产玻璃餐饮具为主的玻璃制品工厂,该厂的规模为年产五万吨。
此前作为餐桌艺术的世界级领袖企业和全球玻璃、水晶制品领域的顶尖XX公司——法国弓箭玻璃器皿实业XX公司于上世纪末,于江苏南京的玻璃生产工厂已生产多年了,他们的弓箭牌玻璃餐饮用具已于中国各超市摆满了货架,他们对中国的玻璃餐饮用具市场充满了信心。
我国现有日用玻璃器皿生产企业众多,形成了山西祁县的“中国玻璃器皿生产出口基地”和安徽凤阳的“中国日用玻璃工业基地”,成为了国内日用玻璃器皿制造产业的聚集区。
但总的来说,由于该行业的国退民进的进程较其他轻工行业迟,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才于运营管理上进行改制,所以整个国内器皿行业普遍存于生产规模小,产销失衡、竞争能力弱、盈利能力较低。
于进入本世纪以来,随着对外交流的增多及企业自身市场、实力的增强,出现了壹批以技术优势、规模优势有机结合,且以各具特色的市场定位和系列产品赢得市场的龙头企业,如安徽德力、山东华鹏、广东华兴、石家庄华莹、安徽发强等企业。
其中,产销量居国内第壹的安徽德力地处全国著名的石英砂产地安徽凤阳,原材料能源供应充足,且长期注重市场网络建设,合理调配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的销售比例,目前日用玻璃器皿的年生产能力达到8万多吨,约占国内整个日用玻璃器皿市场份额5%左右,成为和国际品牌企业于国内市场争夺份额的有力参和者。
2006年,中国日用玻璃制品出口量已占全年产量的12-13%,出口总额达10亿美元,位居世界第壹。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显示:2009年我国日用玻璃现有规模之上生产企业1406家,日用玻璃产量1546.08万吨;其中玻璃器皿产量占整个日用玻璃行业的10%左右。
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组织对部分国家出口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世界玻璃器皿出口总量为61.16亿美元,其中中国玻璃器皿出口总额为19.63亿美元,占统计国家出口总量的32.1%,所占份额比第二大出口国的法国高出19.3个百分点。
出口量增长迅速的同时,我们也见到壹些隐忧。
壹些单纯靠出口拉动的企业,规模小且属于国外客户订单式生产,缺少产品研发能力、自主名牌营销能力。
于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中这种劣势显现的尤为明显,部分外贸依赖型的企业受到较大冲击。
三、日用玻璃器皿发展趋势由于我国石英砂和纯碱资源非常丰富,作为玻璃生产的主要原料,我国发展玻璃制品行业具有较大人力成本和原料优势。
近几年,我国日用玻璃行业发展迅速,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7年我国日用玻璃制品产量为1,270.56万吨,比2003年的685.55万吨增长85.33%,超过美国壹跃成为世界日用玻璃生产第壹大国。
中国日用玻璃制品的发展也充分显示了玻璃器皿产业的迅速发展,2007年-2009年我国日用玻璃器皿产业于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其产量且未呈现萎缩,反而于强有力的刺激消费政策的下,克服了金融危机的影响,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0.37%。
虽然我国的日用玻璃行业生产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迄今为止,我国的玻璃制品使用量较少的局面仍然没有改变,和发达国家玻璃制品的人均年消费量50-60公斤相比,我国人均年消费10公斤的量仍相差甚远。
从消费价格方面计算我国每年人均使用和消费水平不到100元,和欧美壹些国家比,差距于十倍甚至几十倍。
中国日用玻璃器皿市场规模及日用玻璃需求量统计由于国内企业的生产工艺及设备相对落后,高档玻璃器皿需求市场大多是依赖进口和欧美生产商于国内合资企业来提供。
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近几年,我国每年从国外进口的玻璃器皿总额于以不低于20%的速度增长,其中高档玻璃器皿占比达90%左右,2010年1-3月,我国进口玻璃器皿2,322万美元,同比增长38.2%,随着我国经济的保持高速发展,未来5年国内对高档玻璃器皿需求量让将保持较高的速度增长。
2009年,世界日用玻璃器皿的总需求量约为1268万吨。
其中,亚洲地区需求额约占全球半数总量,其次是欧洲和北美地区,欧洲地区由于玻璃器皿生产商产能基本上能够满足其自身的需求,壹般不需要依赖进口;而北美地区的市场尽管有美国Libbey这样的日用玻璃器皿顶级生产厂商,但因其玻璃器皿制造成本高,产能不能满足其自身的市场需求缺口,主要依赖进口来弥补。
非洲地区由于玻璃工业产业化进程较慢,生产技术落后,日用玻璃器皿基本依赖进口。
亚洲的中东地区由于受制于玻璃生产原料的缺乏,其日用玻璃器皿的需求也基本上依靠进口来满足。
世界各主要地区对日用玻璃器皿的市场需求份额和需求量如下图所示:2009年全球日用玻璃器皿需求分布图2007-2013年全球玻璃器皿市场需求柱图我国日用玻璃器皿制品未来的市场空间巨大,目前的产能仍远不能满足国内市场快速增长的要求。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及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未来几年,我国日用玻璃器皿每年仍将以年均15%左右的速度递增。
之上从我国玻璃器皿生产资源优势、全球需求、国内高档玻璃器皿市场需求以及促进行业增长的几大因素分析了我国玻璃器皿行业发展潜力巨大,且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增长时期。
但同时我们也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和国际高档玻璃制造商相比,仍存于着诸多不足之处:1、目前玻璃器皿行业存于着散、小、差的局面,行业的集中度低,大部分企业于中低端市场进行着无序的竞争;2、玻璃器皿生产工艺和技术及自动化水平以及玻璃器皿的设计和艺术含量仍有待进壹步提高;3、玻璃器皿制造设备技术和模具质量和国际高端水平相比,仍有壹定的差距;4、尚待进壹步开发玻璃类型以及产品系列的多样性。
中国日用玻璃协会信息部二〇壹〇年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