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性能[焊]》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02044014
课程名称:材料力学性能[焊] / The mechanical property of materials
学分: 2.5
学时:40(实验: 8 上机: )
适用专业:焊接技术与工程
建议修读学期:5
开课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加工工程系
课程负责人:陈汪林
先修课程:工程力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热处理
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标准:闭卷考试,期末考试成绩70%,平时(包括实验)成绩30%。
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
主要教材:
1.工程材料力学性能. 束德林.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参考书目:
1.材料力学性能. 郑修麟.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1
2.金属力学性能. 黄明志.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1986
3. 材料力学性能. 刘春廷.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
内容概述:
《材料力学性能》是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学位课程。
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金属变形和断裂的规律,掌握各种力学性能指标的本质、意义、相互关系及变化规律,以及测试技术。
了解提高力学性能的方向和途径,并为时效分析提供一定基础。
强调课堂讲授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将最新科研成果用于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最终使学生能够独立地进行材料的分析和研究工作。
The mechanical property of materials is a core and basic course for the students of specialty of welding. By the study on this course, the studies should be master the deformation and fracture mechanisms of metals, and understand the essence and significance of each mechanical property of metal materials, as well as their correlations, the laws of variation and corresponding test methods of each mechanical property of materials. In addition, the studies should understand how to improve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and provide relevant basis for the failure analysis of materials. This course emphasizes the close combination of classroom teaching and practice teaching, and the latest research results will be applied in the course of teaching and personnel training in all aspects. Finally, this course will make the students acquired the capability on conducting research by adopting reasonable technologies by oneself.
《材料力学性能[焊]》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2044014
课程名称:材料力学性能[焊]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学分:2.5
学时:40 (实验: 8 上机: )
适用专业:焊接技术与工程
建议修读学期:5
开课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加工工程系
课程负责人:陈汪林
先修课程:工程力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热处理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本科学生必修课的专业基础课程。
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金属变形和断裂的规律,掌握各种力学性能指标的本质、意义、相互关系及变化规律,以及测试技术。
了解提高力学性能的方向和途径,并为时效分析提供一定基础。
【教学目标及对应毕业要求】
本课程使学生理解材料力学性能测试仪器的测试原理,掌握利用这些设备对材料力学性能进行检测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利用力学性能的检测进行实验研究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具体要求如下:1)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和方法,利用力学性能检测仪器及力学性能分析方法进行实验研究,对材料及其连接(焊接)部分的力学性能进行检测,获得连接工艺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解决材料连接(焊接)过程中的复杂工程问题。
(指标点1-3)。
2)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与工程技术相结合,更好的服务工程技术。
(指标点2-1)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总学时数为4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为32学时,实验教学为8学时;课程教学共有8章,具体内容及学时安排等如下表所示:
(教学基本要求:A-熟练掌握;B-掌握)
三、建议实验(上机)项目及学时分配
1.金属在单向静拉伸载荷下的力学性能,2学时,必做;
2.金属在冲击载荷下的力学性能,2学时,必做;
3.金属硬度测试,2学时,必做;
4. 金属断裂韧性测试,2学时,必做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使用多媒体教学;以理论和实验教学相结合,完成教学内容,着重培养学生在材料研究中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标准
课程考核采用百分制。
课程考核成绩采用平时成绩+期终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平时成绩占课程考核成绩的30%,平时成绩考核采用考勤、作业、课堂提问、实验和报告相结合的方式;期终成绩考核采用闭卷考试方式,期终考试成绩占课程考核成绩的70%。
六、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
主要教材:
2.工程材料力学性能. 束德林.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参考书目:
1.材料力学性能. 郑修麟.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1
2.金属力学性能. 黄明志.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1986
3. 材料力学性能. 刘春廷.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
七、大纲编写的依据与说明
本大纲依据“安徽工业大学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本科指导性培养方案(2016版)”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结合本课程的性质、教学的基本任务和基本要求,经学院教学委员会审定后编写的。
主要内容包括金属在单向静拉伸载荷下的力学性能及在其它静载荷下的力学性能、金属在冲击载荷下的力学性能、金属断裂韧度、疲劳、腐蚀、磨损及蠕变。
强调课堂讲授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合理安排实验课教学。
着力将最新科研成果用于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
起草人:陈汪林审核人:方俊飞日期:2016.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