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考评评分细则
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考评评分细则
参与率(5分)
推行生活垃圾分类的区域,市民参与率不低于80%。每少一个百分点,扣0.5分。
参与率=考核时段内参与垃圾分类投放记录人数/总人数×100%
随机抽查。抽查一个街道,对所抽查街道的10%的小区进行考评,按平均计算所得成绩。
5
分类效果
(15分)
分类投放准确率(5分)
推行生活垃圾分类的区域,市民投放准确率不低于50%。每少一个百分点,扣0.5分。
资料审核
宣传效果(5分)
推行生活分类的区域,市民知晓率试点期间不低于70%、试点结束后不低于85%。每少1%扣0.5分。知晓率=知晓人数/抽查人数×100%。
随机抽查
3
硬件配置
(20分)
设置专用宣传栏(4分)
根据小区大小设置1个或多个宣传栏,内容突出生活垃圾分类意义目标、责任义务和分类程序。未设置不得分。
材料审核
3
市委农工部
指导做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推进工作,因地制宜探索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模式。
1.成立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机构,有分管领导和专兼职工作人员(2分)。未明确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的不得分。
2.制定并下发全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6分)。未完成的不得分。
3.指导做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推进工作,因地制宜探索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模式(6分)。未开展的不得分。
随机抽查,现场查看
5
分类效果
(15分)
覆盖率(5分)
试点期间,袁州区7条,经开区、宜阳新区、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各1条生活垃圾分类收运示范线路覆盖率100%;2018年7月-12月,50%的建成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2019年,各区覆盖率达到100%,按照任务总量,每减少一个百分点,扣0.5分。
资料审核。覆盖率=垃圾分类覆盖小区数量/区域小区总数量×100%
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考评评分细则
考评对象:袁州区、经开区、宜阳新区、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
序号
项目及分值
考评内容
评分标准
考评方式
得分
合计
1
组织领导
(25分)
机构运行(10分)
1.成立生活垃圾分类领导小组,成立相应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机构(2分);未成立领导小组的,扣1分,未成立管理机构的,扣1分。
2.各街道配备5名专职人员(3分);未配备人员的,本项不得分,人员人数不足的,每差1人扣0.2分,至扣完为止。
资料审核
上级批评(10分)
市民投诉或被媒体监督曝光或出现网络负面舆论,造成较大影响的,情况属实,1次扣1分,扣完为止;造成重大舆论后果,严重影响垃圾分类工作的,情况属实,1次扣5分,扣完为止。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受到市以上领导或市级以上单位批评的,视情扣分:0.5-5分。
资料审核
智慧分类软件应用(5分)
5.对违反垃圾不落地和“门前三包”规定的行为实施检查和执法(3分)。
6.每月25日向市垃圾分类办报送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信息或进度表(2分),未按时报送或报送材料存在与实际情况不一致的,每次扣0.2分,未报送的,每次扣0.5分,扣完为止。
材料审核
2
市委宣传部
负责全市垃圾分类宣传方案的制定,组织领导全市垃圾分类宣传工作。协调新闻媒体积极开展各类教育宣传活动,正面宣传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引导群众广泛参与、积极支持。
随机抽查,现场查看
分类垃圾桶配置(4分)
分类垃圾桶配置能够满足投放需求,分类标识符合《宜春市生活垃圾分类操作指南》要求,收集点上的垃圾桶应按照《宜春市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实施方案》配置。出现垃圾桶数量(容量)不足,导致垃圾满溢的,每发现一次扣0.1分,至总分扣完为止;分类标识存在设置不规范、印刷模糊、颜色不正确的,每发现一处扣0.1分,至总分扣完为止;收集点上的垃圾桶未按标准配置的,每发现一次扣0.1分,至总分扣完为止。
工作中应用智慧垃圾分类系统,配备垃圾分类相关智能设施设备并正常使用,确保垃圾分类相关信息、数据及时、准确接入智慧垃圾分类市级平台。对照系统使用要求,不符合要求一次扣0.5分,至扣完为止。
以资料、设备及系统平台为佐证。
附件3—2
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考评评分细则
考评对象:市直责任单位
序号
责任
单位
职责任务
1.成立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机构,有分管领导和专兼职工作人员(2分)。未明确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的不得分。
2.负责将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建设纳入相关规划。(6分)
3.督促落实新建小区建设开发单位,根据垃圾转运和分类收集处置工作的要求,配套建设生活垃圾分类设施。(6分)未督促的不得分
4.每月25日向市垃圾分类办报送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信息或进度表(2分),未按时报送或报送材料存在与实际情况不一致的,每次扣0.2分,未报送的,每次扣0.5分,扣完为止。
1.成立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机构,有分管领导和专兼职工作人员(2分)。未明确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的不得分。
2.制定并下发《宜春市园林绿化植物废弃物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3分)。未完成的不得分。
3.对全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人员进行培训(3分)。未组织的不得分。
4.对违反垃圾分类规定的行为实施检查和执法(3分)。
1.有分管领导和专兼职工作人员(2分)。未明确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的不得分。
2.制定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方案,并组织实施(4分)。未完成的不得分。
3.指导协调市属媒体及全市各行业公共媒介、载体广泛开展垃圾分类公益宣传(8分)。未组织的不得分。
4.每月25日向市垃圾分类办报送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信息或进度表(2分),未按时报送或报送材料存在与实际情况不一致的,每次扣0.2分,未报送的,每次扣0.5分,扣完为止。
1.成立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机构,有分管领导和专兼职工作人员(2分)。未明确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的不得分。
2.指导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建设和教育培训(2分)。未开展的不得分。
3.组织志愿者在城市公共场所对市民、游客进行垃圾分类和垃圾不落地的劝导、监督(2分)。未组织的不得分。
4.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和文明单位测评体系和文明创建督查内容(6分)。未纳入考核督查内容的不得分。
4.宣传经费落实有保障(1分)。未落实不得分。
资料审核
宣传活动(12分)
1.在公共区域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公益广告和分类常识宣传,营造发动全民参与垃圾分类的浓厚氛围(3分)。未开展的不得分。
2.开设生活垃圾分类曝光台,发挥群众、媒体监督作用(3分)。未开展的不得分。
3.组织诸如文艺演出、趣味活动、有奖活动、知识竞赛、分类金点子、学生夏令营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活动,吸引群众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3分)。未开展的不得分。
分类投放准确率=被抽检到的垃圾桶内应投垃圾的量/被抽检到的垃圾桶收集垃圾的总量×100%
随机抽查。抽查一个街道,对所抽查街道的10%的小区进行考评,按平均计算所得成绩。
6
加(减分)
工作创新
(10-15分)
在生活垃圾分类的组织实施模式、相关设施设备改进及配备、垃圾处理技术研究等方面,形成创新成果;本单位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受到市以上领导或市级以上单位肯定。视情加分。
3.社区居委会配备3名专职管理人员;未配备人员的,本项不得分,人员人数不足的,每差1人扣0.2分,至扣完为止。
4.有安排、落实垃圾分类专项经费(2分)。未落实专项经费的,该项不得分。
资料审核
工作落实(15分)
1.出台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方案等文件(3分);完成得3分,未完成本项不得分。
2.建立例会制度,全年不少于4次会议,要有制度和相关文件、会议纪要、签到表、会议照片等,按要求完成的得4分,未按要求完成的,每少一次扣分。
材料审核
6
市国资委
负责开展国有企业生活垃圾分类的推进工作。
1.成立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机构,有分管领导和专兼职工作人员(2分)。未明确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的不得分。
2.制定我市国有企业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方案(3分)。未制定的不得分。
3.建立国有企业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督促检查制度(3分)。未制定的不得分。
3.制定考评办法,建立考评奖惩制度,每个月不少于一次对各街道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情况进行考评,依据考评情况奖优罚劣,并及时通报考评奖罚结果(4分);未建立考评奖励制度的,本项不得分,制定了考评办法,建立了制度未开展考评的,扣1分,考评中发现问题未及时通报的,每发现一次扣0.2分,至扣完为止。
4.落实工作情况报告制度,每月25日前向市生活垃圾分类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当月工作情况及下月工作安排,及时按要求上报市级需要的数据、信息材料等(4分)。未按时报送或报送材料存在与实际情况不一致的,每次扣0.2分,未报送的,每次扣0.5分,扣完为止。
评分标准
考评
方式
得分
合计
一、工作完成情况(16分)
1
市城管局
负责对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运处置工作的研究与管理,并牵头做好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工作;制定生活垃圾分类方法中的名词术语、图形标识、收集袋和收集容器技术要求,并向社会公开;研究制定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运、处置方案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设施设备的管理与技术要求。负责对违反垃圾分类规定的行为的行政执法,建立违法监督曝光平台,通过问题曝光促进市民、单位自觉执行相关法律法规。负责对违反垃圾不落地和“门前三包”规定的行为实施检查和执法。
4.开展入户宣传,发放告居民一封信、生活垃圾分类手册到每家每户,并入户宣传讲解辅导,做到家喻户晓(3分)。未开展的不得分。
资料审核
人员培训(4分)
1.制定辖区垃圾分类管理人员培训计划,培训对象、人数、内容、效果与本辖区垃圾分类工作开展需求相匹配(1分)。未按要求制定培训计划的,不得分。
2.每年区级培训数量不少于3次,各街道培训不少于2次(3分)。未开展培训的,本项不得分,每缺一次扣0.4分。
5.垃圾分类宣传纳入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2分)。未完成不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