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冷链物流与食品安全(标准版)Safety work has only a starting point and no end. Only the leadership can really pay attention to it, measures are implemented, and assessments are in place.(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编号:AQ-SN-0708中国冷链物流与食品安全(标准版)摘要介绍冷链物流的概念,并对我国食品冷链物流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总结。
同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食品冷链物流食品安全目录1、前言1.1我国冷链物流的背景1.2研究意义1.3主要研究内容2、主要调查内容2.1冷链物流概况2.1.1冷链物流的概念2.1.2实现冷链供应的条件2.1.3冷链适用的食品范围2.1.4冷链构成2.2中国冷链现状以及存在问题2.2.1发展整体2.2.2设备装置2.2.3发展冷链物流的核心:建立“从田间到餐桌”的一整套体系3.根据外国发展经验提出解决方案3.1制定法律法规3.2进冷链物流发展的支撑:加大政府投入,创造良好的营运环境3.3促进冷链物流发展的基础:发挥协会作用,加强行业协调和自律3.4促进冷链物流发展的前提:完善相关法律及标准,推进专业认证3.5促进冷链物流发展的保障:鼓励技术创新,推广先进技术管理手段4.结论5.参考文献6.致谢1、前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我们所享用的食品种类也越来越广泛,随之伴随而来的是我们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食品从田间要餐桌,要经过一系列的运输储存过程,如何保障食品安全,冷链物流至关重要。
中国的冷链物流发展起步较晚,加上我们人口众多,地方辽阔,所以如何很好地发展冷链物流,就成为了我国需要予以重视的一个问题。
本论文主要从冷链物流的概况,我国物流现状以及存在问题方面解析,得出我国冷链物流势在必行的结论,并且借鉴外国冷链物流发展经验提出解决方案。
1.1我国冷链物流的背景食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具有易腐性、鲜活性、保质性等特点,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食品的消费观念逐渐从传统单一向现代的多元化、快捷化变化。
人们不但要求食品的种类丰富多样,配送要及时迅速,还对产品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新鲜、安全、无污染。
为了缓解食品行业的众多压力,提高食品行业的竞争力,保证食品的高度新鲜、营养和安全,满足顾客的需求,食品冷链物流应运而生。
1.2研究意义食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具有易腐性、鲜活性、保质性等特点,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所以对温度的控制有着严格的要求,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冷链物流。
1.3主要研究内容介绍冷链物流的概念,并对我国食品冷链物流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总结,同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改进措施。
2、主要调查内容2.1冷链物流概况解决我国食品物流的安全问题,发展冷链物流是一个最重要的手段,它不仅保障食品质量安全,还有助于降低农产品销售价格,更能有效减少食品从生产到消费环节的巨大浪费。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冷链管理,如何对其进行定义、冷链管理有什么样的特点、如何才能建立一套较好的管理体系以使我们的冷链运作进入良性的发展轨迹,也相应成为人们关心的问题。
2.1.1冷链物流的概念所谓冷链物流是指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防止污染的一项供应链系统。
它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冷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是需要特别装置,需要注意运送过程、时间掌控、运输型态、物流成本所占成本比例非常高的特殊物流形式。
所谓“链”者,即是一环脱落,则前功尽弃,因此冷链建设要求把所涉及的生产、运输、销售、经济和技术性等问题集中起来考虑,协调相互间的关系,以保证易腐食品在加工,运输和销售过程中的安全,需要具有高科技含量。
2.1.2实现冷链供应的条件实现冷链供应应该具备的条件通常是3P、3C、3T,所谓3P:一是指农产品的品质,二是加工工艺,三是包装;3C指的是冷的环境,食品的小心维护和清洁卫生;而3T则指合适的温度、储藏时间的长短、产品耐藏性;另外有3Q和3M,3Q,第一个是快,还有冷链的数量,第三个是技术质量标准;3M,即管理、方式、保鲜方法等等。
2.1.3冷链适用的食品范围目前冷链所适用的食品范围有:1.初级农产品,包括蔬菜、水果、肉、禽、蛋、水产品、花卉产品等;2.加工食品:包括速冻食品、禽、肉、水产等包装熟食、冰淇淋和奶制品、快餐原料;3.特殊商品:药品。
2.1.4冷链构成食品冷链由冷冻加工、冷冻贮藏、冷藏运输及配送、冷冻销售四个方面构成。
1.冷冻加工:包括肉禽类、鱼类和蛋类的冷却和冻结,以及在低温状态下的加工作业过程;也包括果蔬的预冷;各种冷冻食品和奶制品的低温加工等。
在这个环节上主要涉及的冷链装备有冷却、冻结和速冻装置。
2.冷冻贮藏:包括食品的冷却贮藏和冻结贮藏,以及水果蔬菜等食品的气调贮藏,它是保证食品在储存和加工过程中的低温保鲜环境。
在此环节主要涉及各类冷藏库加工间、冷藏柜、冻结柜和家用冰箱等。
3.冷藏运输:包括食品的中、长途运输及短途配送等物流环节的低温状态。
它主要涉及铁路冷藏车、冷藏汽车、冷藏船、冷藏集装箱等低温运输工具。
在冷藏运输过程中,温度波动是引起食品品质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运输工具要具有良好性能,在保持规定温度的同时,也要保持稳定的温度,尤其是长途运输。
4.冷冻销售:包括各种冷链食品进入批发零售环节的冷冻储藏和销售,它由生产厂家、批发商和零售商共同完成。
最近随着全国大中小城市各类连锁超市的快速发展,各类连锁超市正在成为冷链食品的主要销售渠道,在这些零售终端中,大量使用了冷藏陈列柜和储藏库,因为逐渐成为完整的食品冷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2.2中国冷链现状以及存在问题2.2.1发展整体从冷链物流整体来看,我国冷链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完整独立的食品冷链体系尚未成形。
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从生产、加工、分拨、仓储、配送、售后等一整套完整的食品冷链体系。
易腐食品物流过程的冷藏率已经达100%。
而目前我国大约90%肉类、80%水产品、大量的牛奶和豆制品基本上还是在没有冷链保证的情况下运销。
冷冻食品产销冷链情况稍好,但由于部分产品流入集贸市场拆零散买,冷链存在中断现象。
在这个过程中,虽然经营者也尝试改善交易环境,将原有的批发市场向物流中心转型,但是由于缺乏专业的物流知识,他们的决策受到限制,往往做出错误决策,转型后的场地不符合物流中心的基本要求,无法运作。
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冷链发展的滞后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食品产业的发展和安全问题。
2.2.2设备装置另外,我国的冷链设施装备状况也是属于滞后阶段。
据相关统计,我国的冷库的总容量约为900万吨。
国有企业占了2/3,库龄多在30岁左右。
我国的各类冷库。
通常都按土建工程的模式建造,这种建筑结构不合理,不适合现代冷链运作模式。
在冷链建设方面,具有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运输是我过冷冻食品在整个冷链过程中的薄弱环节。
1.是冷藏车辆少。
中国保温车辆约有3万辆,美国有20多万辆,日本约有12万辆;而且装车大多在露天所操作,80%-90%的水果、蔬菜、禽肉、水产品都是用普通卡车运输,只在上面盖一块帆布和塑料布。
2.是我国保温汽车占货运汽车的比例中国约占0.3%,美国为0.8%~1%,英国为2.5%~8%,德国为2%~3%。
在铁路运输中,全国总运行车辆33.8万辆中,冷藏车约有7000辆,占2%,而且大多是陈旧的机械式速冻车皮,缺乏规范的保温式保鲜冷藏车箱,冷藏运力不到铁路货运总量的1%。
食品冷藏运输率:食品冷藏运输率是指易腐食品采用冷藏运输所占的比例,欧、美、日等国均达到80%~90%,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约为50%。
我国约为10%。
3.是我国保温汽车行业厂点过多、投资分散、重复建设、重复引进,存在着“散、乱、差”现象;4.是我国保温车辆的品种和技术水平还不能满足市场要求。
我国一些引进了先进技术和设备的企业,产品水平虽然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但设计能力、装备制造能力、技术服务能力等仍有差距。
从规模或总运输量来说,我国陆地公路运输是占主要地位的。
在公路冷藏运输中,以私营小企业唱主角。
从冷藏运输量结构分析,我国目前公路运输约占25%,铁路冷藏运输约占55%,船运和航空约占20%。
在欧美等发单国家,公路冷藏运输占冷藏运输总量的60%-80%。
公路冷藏运输具有装卸方便,起运快,手续简便,可直达目的地等优点。
而随着全国各地高架桥和快速路网络的形成,公路运输正在逐渐成为各种运输方式之首。
第二:冷冻食品生产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和规范可循,质量参差不齐。
就目前的线装,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商业系统、轻工系统、外贸系统、水产系统都在各自为政生产冷冻食品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和规范可遵循,管理处于无序状态,以致冷冻食品的质量参差不齐。
另外全国多数冷冻食品生产企业采用原有冷库、冰柜等生产冷冻食品,没有连续化的快速冻结设备,也没有统一的产品质量标准和卫生规范,于是造成冻结充斥市场,降低了冷冻食品的质量,损害了冷冻食品的声誉。
2.2.3发展冷链物流的核心:建立“从田间到餐桌”的一整套体系冷链物流由多个环节组成,从食品原料的种植和采购、加工、流通和配送,直至零售和消费的全过程,是一项复杂的低温系统工程,确保各环节的质量安全问题是冷链物流的核心。
各国政府高度重视冷链物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都制定了一系列涉及到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包装、运输、储存、标签、品质等级、容器和包装、食品添加剂和污染物、最大兽药残留物允许含量和最大杀虫剂残留物允许含量等有关标准和规定,对农产品进出口也有严格的检验和认证制度,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可检验性。
如加拿大食品检验局(CFIA)作为联邦政府食品安全管理机构,根据国际通行的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原理制定了食品安全督促计划(FSEP)。
该规划不但在肉类和家禽加工厂普遍实行,而且在乳品、蜂蜜、鸡蛋、蔬菜水果加工业内也广泛应用。
该规划实施以来,已经有664个加拿大联邦政府注册的食品企业(共2003个)提出了认证申请,其中已有327个得到了HACCP认证。
此外,CFIA还向一个由加拿大农业联合会管理的规划“加拿大农场生产食品安全规划”(COFFSP)提供科学和技术方面的支持。
该规划覆盖了从田间(畜舍)到屠宰加工企业门户的食品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