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_突发事件报道的策划
其一,这次的吉林石化爆炸,就事故本身而言,总 是有原因的,有关方面最终会给出说法。对此,在事故 原因查清之前,我们先不对事故本身说三道四。
但是,在抢救事故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污染物,可不 能让其流入松花江,这是常识。但偏偏就是吉林石化的 一百来吨苯类污染物倾入松花江,从而造成空前的环保 挑战,这是令人无法容忍的。办企业,谁也不能绝对杜 绝事故,正因如此,也正因石化产品发生事故将导致十 分严重的环境影响,那我们要问:吉林石化、其母公司 中石油,以及企业所在地吉林为何事先不做充分的危机 处理预案呢?为什么不造好大型蓄液池和导流系统以备 不测?我们也要问:各地的石化企业是否能从这次事故 中汲取教训?尚未置备大型蓄液池和导流系统的单位, 是否尽快置地开挖?国家或行业是否需要制定法规以强 制执行?在我国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切实强调 安全生产,加强法制管理。这样的发展,对于人民和世 界才是和平的,对于环境才是友善的。
第二阶段主要特征是引进信息的概念:
1,媒介结构发生变化,媒介形态上,报纸、 广播、电视三足鼎立;从所有制形态看,中央、 省市级、地市级三级媒介网成长起来; 2,媒介内容发生变化,纯信息的内容逐步占 据媒体重要地位,开拓了新闻的报道层面; 3,新闻报道样式更丰富多彩。
20世纪80年代突发事件报道表现较好的案例:
报道:南京“9-14”汤山特大投毒案死亡人数增至42 人
人民网南京9月30日电 记者顾兆农从南 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今天公开审理南京9.14汤山特 大投毒案过程中获悉,至目前,该案已致42人死
亡,300多人中毒。
日前,记者从南京市有关方面获悉,由于指
挥抢救及时、有效,大大减少了死亡人数。
4.案例3:SARS事件中,媒介从集体失语到连篇累牍
于改进新闻报道若干问题的意见》。
明确提出:‚突发事件凡外电可能报 道或可能在群众中广为流传的,应及
时作公开连续报道。‛
《时评:“三浮”之风不可长》 新华社记者 辉
包永
‚……,就连抗洪救灾这样的紧要 关头,有些地方也忘不了搞个形式主 义的仪式。报载,陕西省渭南市抗洪 一线曾发生这样一件怪事,已于9月 10日晚成功封堵合龙的罗纹河入渭 河口,11日上午又进行了一场封堵 ‚表演‛仪式,目的仅是配合专程赶 来的当地有关领导参加的合龙仪式。‛
1.新闻改革的重点不再是媒介的 功能和传播内容上,而是转移到 媒介的外围经营和管理上。媒介 之间展开以利润为核心的商业竞 争。 媒体开始注意提高内容的新闻 竞争力。
2.案例1: 贺延光从“违反纪律”到新闻获奖
1998年贺延光现场报道九江大堤决口。 1998年8月7日,九江长江大堤决口时,他一面抢拍决 口现场,一面用手机向远在北京的编辑部报告现场实 况。
当时媒体只报道‚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 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 对于人员伤亡、房屋损毁等情况则是只字不提。 1979年11月22日报道披露此次地震具体死亡人数24万 多人。 受前苏联新闻体制影响较深。前苏联1986年4月26日 发生切尔诺贝利核泄露事故报道类似。
新华社于1978年7月18日提出《关
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是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但 是,伴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运行,我们已经看到了许多 问题:资源紧张, 能源稀缺,交通堵塞,环保落后,疾 病频生,水土流失,物种渐灭,生态失衡,全国70%的 水系都已不同程度受到污染,首都等大城市在多数时候 被烟雾笼罩,等等。 如果说,以上这些还是由于发展所不可避免,我们 也许仍然愿意在未来一个阶段予以忍受,那么,还有三 个方面的问题,是需要我们从这次事故中迅速吸取教训 的。
1989年1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中宣部下发《关 于改进突发事件报道工作的通知》,通知规定:为了争 取新闻报道的时效,可分阶段发稿,先对最基本的事实 作出客观、简明、准确的报道,然后再视情况发展作出 后续报道。对恶性事故,中央新闻单位要抢在境外传媒 之前发出报道,但要严守准确性。
(三)90年代中后期至21世纪初
‚灾害不是新闻,救灾才是新闻‛。强调用 正面手法处理灾难新闻,肯定人的战斗精神,注 重终极性的抗灾成绩而不重灾情。 ‚轻描加淡写,报喜不报忧‛是那个时期的 真实写照。
1950年4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给各地新闻机关
有过‚关于生产救灾报道的指示‛:
‚关于对救灾工作的报道,现应立即转入救灾成绩与经验方面,一般不再着重报道灾情。 过去的灾情报道一般是有益的,但亦发生了偏向· · · · · · 。这种报道把个别的特殊的例子扩大 为一般现象,片面地孤立地宣传灾情的严重性。这种报道可能造成悲观失望情绪;同时给 予帝国主义反动派夸大我国灾情,进行挑拨造谣的借口。‛
(补充:1950年7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安部公关与发 布公安新闻办法的规定指出:发布新闻要有明确的 目的性。不是所有的案件均可发布,也不是凡发布 的案件都须发布全部内容,要选择已经全部结案并 无其他牵涉的可资教育群众的案件,慎重地考虑发 布的内容与时间。) 此后,刑事案件‚不破不报‛成为公安机关报道刑 事案件的基本准则,也成为新闻报道的一个基本要 求。
以来罕见的特大中毒事件。造成数百名无辜市民 中毒,42人死亡,酿成震惊中外的大事件。 9月15日:新华社电讯‚据初步调查,中 毒者达两百多人,经抢救无效已陆续有多人死
亡‛。
9月14日这天,中国所有媒体都不允许擅自报 道汤山事件,必须采用新华社通稿,随后有关 报道千报一律。 当地媒体报道采用的是案件发生、事件终结、 犯罪嫌疑人陈正平被抓获、审判及执行死刑各 报道一次的方式。 后续报道集中在报道:各种救治、慰问活动; 如何抓捕投毒者;有关毒鼠强的清理活动。
新闻语言:‚战争‛、‚应急保卫战‛、‚舍生忘 死‛、‚筑起铜墙铁壁‛、‚勇闯非典病区‛、‚围追
堵截‛、‚火线入党‛等等。
在对医务人员的报道上,一些媒介把救治‚非典‛诠
释成一场‚生死离别‛;媒介上出现的具有专业知识的
医务人员, 上一线救治‚非典‛ 都如舍生取义一般。
‘探密式’的传染病区报道频频出现
案例:千岛湖事件
成为突发事件报道的转折点。 1994年3月31日,千岛湖事件发生。
4月1日、2日,媒体没有报道。
4月10《人民日报》报道《千岛湖遇难台胞得到妥善料 理》:‚浙江省淳安县‘海瑞’号游船发生期货燃烧事 故。‛ 4月14日《人民日报》报道《海协就千岛湖事件致函台海 基会》:‚对‘海瑞’号游船的意外不幸事故,有关方面 正大力查清事故原因。‛
8日,有关领导电话批评其违反了‘新闻纪律’!
9日,朱总理荣视察九江要求政府不能向群众隐瞒灾情。 9日央视晚间新闻(22点)播发九江决口的头条新闻。 贺延光的报道获第九届中国新闻奖特别奖,在当年抗 洪抢险好新闻评比中获一等奖。
3.案例2:南京汤山投毒案 及时报道,但语焉不详
2002年9月14日,南京市发生了建国
突发事件报道的策划
一、突发事件
(一)突发事件的概念 突发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 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 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 法》】
自然事件:即天灾,地震、火山爆发、飓风、海啸、 洪水、雪崩等。
社会事件:可分为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 全事件;也分为政治性突发事南京投毒案告破 嫌犯因生意竞争而投“毒鼠强”
新华网南京9月17日专电 记者从权威部门获悉, 南京汤山中毒事件是人为投毒案,经警方78小时连续奋战, 此案已告破。犯罪嫌疑人陈正平被抓获归案并交代了投毒作 案的过程。 陈正平系南京浦口区桥林镇人,在汤山镇开了一家 小吃店,警方已掌握了他投毒犯罪的确凿证据。9月17日下 午,陈正平向警方交代:他因生意竞争,心怀恨意,用国家 明令禁止的剧毒灭鼠药“毒鼠强”进行投毒犯罪。 目前案件审理工作仍在紧张进行。
日本地震后谣‚盐‛事件、渤海湾漏油事故
(二)突发事件的特点
1.突发性。 2.不确定性大。 3.危害性和灾难性。 4.负面性和‚关注度‛。 5.规模信息量。 6.形象杀伤力。(主要对政府,有时也对媒体)
二、我国突发事件报道的历史概述
(一)1978年之前,改革开放前
舆论一律,负面情况不作具体报道(‚宣传新 闻‛ )
政治性突发事件指武装冲突、武装入侵及军事政变、 暴力恐怖事件、非法集会、游行、学潮、罢工、聚众冲击 重要机关、民族纠纷、宗教冲突等政治性事件;灾难性事
故则包括翻车、沉船、坠机等交通事故,楼宇倒塌、桥梁
断裂、水库溃坝等事故、失火、煤矿爆炸等责任事故。
SARS、汶川地震、海南感城群体事件、吉林通钢事件、
案例:唐山大地震的相关报道
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大地震。 7月29日,《人民日报》采用新华社的统稿,标题 为《河北省唐山、丰县一带发生强烈地震,灾区人民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发扬人定胜天的革命精神抗 震救灾》。 报道主题是灾区人民‚决心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 引下,在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斗争取得伟大胜 利的大好形势下,发扬人定胜天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团结起来,奋发图强,夺取这场抗灾斗争的胜利‛。 灾情用‚震中地区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失‛一笔带过。
(二)改革开放后至90年代初期
,以1982年为界,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主要是新闻事业的‚正本清源‛时期,成
就有:
1,摈弃‚报纸是阶级斗争工具‛的性质的说法; 2,摈弃‚假大空‛,提倡‚短快新‛,尤其重新确立 新闻真实性的权威;
3,肯定了‚读者需要论‛‚社会需要论‛是合理的命 题,重新确认新闻价值是新闻选择的必要标准。
1987年7月18日,中宣部、中央外宣小组发布《关于 改进新闻报道若干问题的意见》,其中第五条规定:重 大自然灾害(如地震、水灾等)和灾难性事故,应及时 做报道。关于地震、气象、洪水等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 预报或预测,一般不做公开报道,需要报道时,经国务 院有关领导部门批准,由新华社统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