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分笔记

药分笔记

MC:甲基纤维素EC:乙基纤维素HPC:羟丙基纤维素HPMC:羟丙甲纤维素CAP:醋酸纤维素酞酸酯HPMCP:羟丙甲纤维素酞酸酯HPMCAS:醋酸羟丙甲纤维素琥珀酸酯CMC-Na:羧甲基纤维素钠MCC:微晶纤维素PVP:聚维酮PEG:聚乙二醇PVA:聚乙烯醇CMS-Na:羧甲基淀粉钠PVPP:交联聚维酮CCNa: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执业药师-药物分析笔记来源:点击:25 更新时间:2006-10-31 15:44:40第一章药物分析的任务与发展药物分析是一门研究药品及其制剂的组成、理化性质、真伪鉴别、纯度检查及其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等的一门学科。

目的是保证人们用药安全、合理、有效。

药品用于防病、治病、诊断疾病、改善体质、增强机体抵抗力的物质。

药典是一个国家关于药品标准的法典,是国家管理药品生产与质量的依据。

第2章药物分析的基础知识第一节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一般为取样、鉴别、检查、含量测定、写出报告。

取样:鉴别:判断真伪。

检查:称纯度检查,判定药物优劣。

含量测定:测定药物中有效成分的含量。

检验报告必须明确、肯定、有依据。

计量仪器认证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负责进行监督检查。

符合经济合理、就地就近。

第二节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目的是证明采用的方法适合于相应的检测要求。

验证内容:准确度、精密度(包括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和重现性)、专属性、检测限、定量限、线性、范围和耐用性。

一、准确度:是指用该方法测定的结果与真实值或参考值接近的程度,一般以百分回收率表示。

至少用9次测定结果进行评价。

二、精密度: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同一个均匀样品,经过多次取样测定所得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

用偏差、标准偏差或相对标准偏差表示。

1、重复2、性:相同3、条件下,4、一个分析人员测定所得结果的精密度称为重复5、性。

至少9次。

6、中间精密度:同7、一个实验室,8、不同9、时间不同10、分析人员用不同11、设备12、测定结果的精密度。

3、重现性:不同实验室,不同分析人员测定结果的精密度。

分析方法被法定标准采用应进行重现性试验。

三、专属性:指在其他成分可能存在的情况下,采用的方法能准确测定出被测物的特性,用于复杂样品分析时相互干扰的程度。

鉴别反应、杂质检查、含量测定方法,圴应考察专属性。

四、检测限:指试样中被测物能被检测出的最低量,无须定量。

用百分数、ppm或ppb表示。

五、定量限:指样品中被测物能被定量测定的最低量,测定结果应具一定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六、线性:系指在设计的范围内,测试结果与试样中被测物浓度直接呈正比关系的程度。

七、范围:能达到一定的精密度、准确度和线性的条件下,测试方法适用的高低限浓度或量的区间。

八、耐用性:指在一定的测定条件稍有变动时,测定结果不受影响的承受程度。

第三节药物分析的统计学知识测量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差。

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真实值:是有经验的人用最可靠的方法对试样进行多次测定所得的平均值。

系统误差:(1)方法误差 (2)试剂误差 (3)仪器误差 (4)操作误差偶然误差:不可定误差或随机误差,由偶然原因引起。

可增加平得测定次数。

测量值的准确度表示测量的正确性,测量值的精密度表示测量的重现性。

精密度是表示准确度的先决条件,只有在消除了系统误差后,才可用精密度同时表达准确度。

提高分析准确度方法:1、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 2、减少测量误差 3、增加平行测定次数4、消除测量过程中的系统误差(校准仪器、做对照试验、做回收试验、做空白试验)有效数字的处理:0.05060g是四位有效数字。

首位是8或9,有效数字可多记一位。

PH=8.02是两位有效数字。

四舍六入五成双原则。

修约标准偏差或其他表示不确定度时,修约结果可使准确度估计值变得差一点。

S=2.13----2.2 G检验法、4d法,>舍去。

第四节药品质量标准制定的原则和基本内容原则:安全有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检验方法:准确、灵敏、简便、快速。

(一)、名称:(二)、性状:1、外观、臭、味和稳定性 2、溶解度:一定程度上反映药品的纯度。

3、物理常数(1)馏程:2000规定:在标准压力(101.3kPa)下,按药典装置,自开始馏出的第五滴算起,至供试品仅剩3-4ml或一定比例的容积馏出时的温度范围。

(2)熔点:系指一种物质固体熔化成液体的温度,熔融同时分解的温度,或在熔化时自初熔至全熔的一段温度。

(3)凝点:系指一种物质由液体凝结为固体时,在短时间内停留不变的最高温度。

(4)比旋度:具光学异构体分子的药物,旋光性能不同。

按干燥品或无水物计算。

准确至0.01 。

(5)折光率:光线自一种透明介质进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两种介质密度不同,光的进行速度发生变化,即发生折射现象,遵从折射定律。

对于液体药品,尤其是植物油,检查药品的纯杂程度,测定溶液的浓度。

(6)粘度:流体对流动的阻抗能力。

共三法,毛细管内径。

(7)吸收系数: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波长。

(三) 鉴别:用理化方法或生物学方法来证明药品真实性的方法。

对已知物。

(四) 杂质检查:有效性,纯度要求和安全性。

1、有效性试验2、酸碱度3、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4、无机阴离子:氯化物和硫酸盐。

5、有机杂质6、干燥失重和水分7、炽灼残渣:指硫酸化灰分,用于考察有机药物中混入的无机杂质。

一般限度为0.1% 。

8、金属离子和重金属检查每日剂量0.5g---以上且长期服用的品种。

9、硒和砷:硒检查有:醋酸地塞米松、醋酸曲安奈德及醋酸氟轻松。

第一法:古蔡氏法10、安全性检查(五)含量测定或效价测定:理化方法称含量测定生物学方法或生化方法测定称效价测定。

1、容量分析法:化学原料药含量测定的首选法。

中和法、非水滴定法、银量法、络合法、碘量法、重氮化法。

2、重量法:精密度好准确度高,3、繁琐,4、不5、能应用容量法时用。

挥发法、萃取法、沉淀法6、紫外分光光度法:简便、快速。

原料药避免。

7、气相色谱法:分离效果优越,8、对含杂质和挥发性的原料药效好。

维生素E9、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多组分抗生素,10、生化药品或因杂质干扰测定。

常规方法又难分离药品。

第三章药典知识中国药典:凡例(30条)、正文、附录和索引。

溶解度:极易溶解: < 1ml中溶解温度:水浴温度: 98---100易溶: 1 --- 10ml 中溶解热水: 70----80溶解: 10 --- 30ml 中溶解微温或温水:40----50略溶: 30 --- 100ml 中溶解室温: 10----30微溶: 100 ---1000ml 中溶解冷水: 2-----10极微溶:1000---10000ml 中溶解冰浴: 0几乎不溶:10000ml 中不能完全溶放冷:放冷至室温液体的滴系指在20 C时,1.0ml水相当于20滴。

粉末粗细:最粗粉:指能全部通过一号筛,但混有能通过三号筛不超过20%的粉末。

粗粉:指能全部通过二号筛,但混有能通过四号筛不超过240%的粉末。

中粉:指能全部通过四号筛,但混有能通过五号筛不超过60%的粉末。

细粉:指能全部通过五号筛,并含能通过六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

极细粉:指能全部通过六号筛,并含能通过七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

最细粉:指能全部通过八号筛,并含能通过九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阴凉处:不超过20 C 凉暗处:避光不超过20 C 冷处:2----10 C称1.0,指0.06---0.14 。

称2.0g,指1.5---2.5 g 2.00g 指1.995---2.005g 。

精密称定:准确至千分之一。

称定:准确至百分之一。

取用量为“约”: 10%垣重:连续两次差异在0.3mg以下,干燥离第一次1小时后,炽灼离第一次30分后。

第四章物理常数测定法一、熔点:第一法:测定易粉碎固体药品:先干燥,熔点135 C以上,105 C干燥,135 C以下,五氧化二磷干燥器。

装入供试品高度3mm,距2.5mm。

升温速度每分钟1---1.5 C。

第二法:测定不易粉碎固体药品:先熔融,两端开口吸入,高度10mm ,放置24h。

0.5 C 第三法:测定凡士林及其他类似物质。

3次或5次鉴别,反映药品的纯杂程度二、旋光度测定法:比旋度:偏振光透过1dm且每1ml中含有旋光性物质1g的溶液,在一定波长与温度下测得的旋光度称为比旋度。

用于鉴别药物或检查药物的纯杂程度、含量测定。

以溶剂作空白校正,调节温度至20 C 0.5C 。

供试液不显混浊或有小粒。

公式:三、折光率测定法:指光线在空气中进行的速度与在供试品中进行速度的比值。

鉴别、纯度、含量折光率因温度或光线波长的不同而改变。

20 C 0.5 。

读到0.0001公式:n----溶液的折光率n----同温度时水的折光率F---被测液浓度增加1%时折光率增加数。

用作葡萄糖的快速测定用。

四、粘度测定法:用于区别或检查药品的纯杂程度。

粘度分三种:动力粘度:帕秒(Pa.s) 运动粘度:平方毫米每秒(mm /s)第五章化学分析法第1节重量分析法重量分析法:以质量为测量值的分析方法。

将被测组分与其他分离,称重计算含量。

精确到0.1-0.2 %对低含量组分测定误差较大,尽量避免用。

水分测定,药品中水中不溶物、炽灼残渣、灰分仍用。

一、挥发法:利用被测组分具有挥发性或将其转化为挥发性物质,称取挥发前后挥发性物质算含量。

1、直接挥发法:测吸收剂增加的量2、间接挥发法:测样品所减少的量二、萃取法:(提取重量法)用互不相容的溶剂萃取后称重,适用于有机药物的测定。

三、沉淀法:沉淀形式-称量形式步骤:取样-溶解-加沉淀剂使其沉淀-过滤-洗涤-干燥(或炽灼)-至垣重-称量-计算重量分析法对沉淀形式要求:沉淀溶解度小,要纯净,易于过滤和洗涤,易于转化为称量形式。

重量分析法对称量形式要求:称量形式的组成应固定,化学稳定性高,分子量要大。

1、沉淀形成的过程包括晶核的生长和沉淀微粒的生长两个过程。

2、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沉淀溶解损失不3、超过0.2mg 不4、影响。

(1)同离子效应:当沉淀反应达到平衡后,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沉淀剂,则构晶离子(与沉淀组分相同的离子)浓度增大,使沉淀的溶解度降低的效应,称为同离子效应。

加入沉淀剂一般过量,易挥发过量50-100%,不挥发过量20-30% 。

(2)盐效应:由于强电解质的存在而引起沉淀溶解度增大的现象,称盐效应。

(3)酸效应:溶液的酸度对沉淀溶解度的影响称酸效应。

对弱酸盐影响较大。

(4)络合反应:进行沉淀反应时,若溶液中存在有能与构晶离子生成可溶性络合物的络合剂时,则会使沉淀溶解度增大,甚至不产生沉淀,这种现象称络合效应。

5、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1)共沉淀:产生原因有表面吸附(主要)、形成混晶、包埋或吸留(不能清洗除去,重结晶陈化)(2)后沉淀:放置过程中沉淀吸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