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七色光七教案及作业题答案

2019年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七色光七教案及作业题答案

语文七色光七教学要求1.指导学生选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提高辨析词语,运用词语的能力。

2.指导学生理解一词多义现象,体会同一个词在不同句子中的不同意思,引导学生学会灵活运用词语。

加强语言积累与运用,激发孩子们主动学习的兴趣。

3.体会冒号、引号在句中的用法,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及读出人物对话的语气,进行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训练,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

4.积累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热爱之情。

5.引导学生体会近义词的用法,明白两个词的意思虽然差不多,但表达的程度是不一样的,感受词语的感情色彩。

6.举办“新闻发布会”,通过交流有关社会公德的新闻、消息等,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重点难点1.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理解一词多义现象。

2.体会冒号、引号的用法,积累名言警句。

3.举办“新闻发布会”,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练一练。

1.师导言:同学们,我们已经积累了一些词语,接下来让我们—起走进“词语王国”,一同去感受词语的无穷魅力吧。

2.课件出示第80页“练一练”中的第一部分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1)读一读词语和句子,教师随时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字音。

(2)学生选词填空。

在小组内交流选得的关联词语是否正确。

(3)在全班交流答案。

(1.虽然……但是…… 2.因为……所以……)(4)教师介绍小学常用的关联词语:A.转折关系尽管……可是……、虽然……但是……、……却……、……然而……B.假设关系如果……就……、即使……也……、要是……那么……、倘若……就……、既然……就……C.条件关系只要……就……、只有……才……、无论……都……、不管……也……、即使……也……D.因果关系因为……所以……、由于……因此……、既然……那么……、既然……就……、之所以……是因为……E.并列关系不仅……而且……、一边……一边……、一方面……一方面……、有时……有时……、既……又……、不是……而是……F.承接关系一……就……、起先……后面……J.递进关系不但……而且……、不光……也……、不仅……还……H.选择关系不是……就是……、是……还是……、或者……或者……、要么……要么……、与其……不如……、宁可……也不……I.目的关系不是……就是……、是……还是……或者……或者……、要么……要么……、与其……不如……、宁可……也不……这种行为的目的。

3.比较加点词语的不同意思。

(1)学生读词语和句子,并与同桌交流句中词语的意思。

(2)教师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说说两个词语的意思。

(板书:纠缠的意思有:a. 搅扰,找人的麻烦。

例:我还有事,你别再纠缠了。

儿子老是纠缠父亲,怕父亲不给钱就走掉。

b.绕在一起。

例:问题纠缠不清。

难过的意思有:a.指生活困难,日子不容易过。

b.指身体不舒服。

c.心情不痛快;伤心;心里难过。

)(3)全班交流,说说句中词语的意思。

为了使他不再纠缠..,我打算买一盒火柴。

(搅扰,找人的麻烦。

)葡萄藤和树枝纠缠..在一起。

(绕在一起。

)那时家里人口多,收入少,日子真难过..。

(指生活困难,日子不容易过。

)小珊迪难过..地说:“可怜的小利比,我的好弟弟!我死了你怎么办呢?”(伤心;心里难过。

)(4)学生读一读词语、句子和带点词语的意思。

说说自己的体会。

(5)教师小结:在汉语里有些词有多个义项,同样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语义是不同的,理解词的意义常常要结合语言环境来分析。

比如,“深”在不同的句子里意思是不同的。

海水有深有浅,“深”是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的意思,跟“浅”相对;夜深了,老师还在工作,“深”是距离开始的时间很久的意思;河水三尺深,“深”则是深度的意思。

4.读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冒号、引号的用法。

(1)学生读句子,说说句子表达的意思。

(2)指导学生认识冒号、引号。

(3)在全班交流冒号、引号的用法,教师适当点拨。

冒号是行文中常用标点符号之一,通常表示提示语后的停顿或表示提示下文或总括上文。

A.用在称呼语的后面,提示提起下文。

如:“同志们:现在我们开会了。

”在书信、公文中常常出现。

有人时常忽略称呼语后边的这个冒号,容易将它写为逗号。

B.用在“说”、“想”、“是”、“证明”、“宣布”、“例如”、“如下”等词语的后边,表示提取下文。

例如: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C.用在总结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

例如:“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

”D.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后边,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

例如:“话题:诚信。

”“座右铭:不求最好,但求最亲”。

E.用在总括性话语的前边,以总结上文。

例:“想不通,九条牛也拉不回;想通了,不要人说就直往前冲:他就是这样一个直性子。

”引号表示文中引用的部分。

引号的用法是:A.表示直接引用的话。

例:为了经常提醒自己,鲁迅还在书签上写了一行字:“心到、口到、眼到,读书三到。

”B.表示着重论述的对象。

例如,散文的重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所谓“形散”,主要指散文的取材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所谓“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它所要表达的中心意思,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方法怎样灵活多变,无不是为表达中心意思服务的。

C.表示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例: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

(4)自由读对话,体会语气。

(5)指名读对话,体会语气,师生评议,再读。

二、记一记。

1.课件出示语句,学生自由读。

板书: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忠信谨慎,此德义之基也;虚无谲诡,此乱道之根也。

———〔东汉〕王符2.引导学生理解意思。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出于先秦孔子的《论语·为政》。

意思是人要是失去了信用或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还可以做什么。

告诉我们人不可以不讲信用。

为人必须做到言而有信,才能取信于人,才能生存在这个世界。

“忠信谨慎,此德义之基也;虚无谲诡,此乱道之根也。

”出于(东汉)王符《潜夫论·务本第二》。

意思是忠诚守信,谦虚谨慎,这是德义的基础;荒诞无稽,怪诞狡诈,这是致乱的根源。

3.学生熟读名言警句,用自己的话说说意思。

4.读一读,记一记。

板书:民无信不立。

——孔子君子忧道不忧贫。

——孔子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诚信者,天下之结也。

——墨子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孟子小信诚则大信立。

——韩非子三、学一学1.课件出示第81页“学一学”中的一段话,指导学生读一读。

2.说一说自己的体会。

3.辨析下列句子中带点的词语有什么不同。

这个人太骄傲..,太倔强了。

送牛奶的同志进门就夸“好香”,这使我们全家都感到骄傲..。

四、一起来1.师导言:最近,你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了解到了哪些与社会公德有关的新闻?谁能与大家分享一下呢?2.学生自由汇报、交流新闻、消息等。

3.在学习小组内自由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4.与学习伙伴交流自己的看法。

五、教师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知识,明白了什么道理?老师相信你们个个都能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学好本领,为祖国和人类作出我们的贡献。

六、板书设计:语文七色光七纠缠的意思有:a. 搅扰,找人的麻烦。

例:我还有事,你别再纠缠了。

儿子老是纠缠父亲,怕父亲不给钱就走掉。

b.绕在一起。

例:问题纠缠不清。

难过的意思有:a.指生活困难,日子不容易过。

b.指身体不舒服。

c.心情不痛快;伤心;心里难过。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忠信谨慎,此德义之基也;虚无谲诡,此乱道之根也。

——〔东汉〕王符民无信不立。

——孔子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君子忧道不忧贫。

——孔子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诚信者,天下之结也。

——墨子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孟子小信诚则大信立。

——韩非子七、教学反思:《语文七色光》是一节综合性学习课,也是一种全新的课型。

课标中指出“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重视学生生动积极的参与精神,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

课堂上不仅要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实践性、探究性,还要注重听、说、读、写等能力的综合发展,为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的整合,以及书本知识与实践运用的结合奠定基础。

因此,本课我遵循了主体性原则,激发学生以极大的兴趣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采用了“自主、互动、体验、发展”这一教学流程模式,为学生建构了“创境引思,目标定向;自主实践,互动感知;合作交流,共同体验;拓展延伸,感悟升华”四个认知发展阶段,引导学生在感兴趣的语文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但是,本节课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学生进行自我展示朗读名言警句时,由于时间关系,没有让学生充分展示背诵,学生没有充分体验到展示自我的快乐,今后还得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课时作业新设计1.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

只有……才……虽然……但是……可是a.屋顶尤其难刷,( )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

b.( )多读多练,( )能提高写作水平。

c.( )刷子李的刷子像没有蘸浆,( )刷子李的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

附答案:a.可是b. 只有……才……c. 虽然……但是……2.给句子中的加点词语选择合适的意思。

新鲜:A. 没有变质,没有经过加工处理的,没有枯萎的。

B.经常流通,不含杂类气体。

C.出现不久,还不普遍;少见的;稀罕。

秋令风露大,天天早晨,那花瓣上挂满露水珠,顺着花须往下滴,新鲜..透了。

()别以为你是老把式,技术高,就你那一套管用,对新鲜..事物看不上眼。

()老屋里的空气不太新鲜..呀!()附答案:A C B3.给句中的□里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张阿姨盯着这幅画,情不自禁地说□□没想到这幅画这么美□□附答案::“!”4.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人而无信,。

忠信谨慎,;虚无谲诡,。

附答案:不知其可也此德义之基也此乱道之根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