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和甘伯伯去游河》
教学
重难点
能够通过观察图,用一到两句话完整地描述图画中表达的内容。
能够发挥想象,想象自己是书中的小动物会怎样请求甘伯伯。能大胆地把故事讲出来。
懂得“守规则,更快乐!”的道理。
教学
框架
目标
重
难
点
任务/时间配比
(师生、生生、生本体)
学生可能出现的结果
(正确或错误)
策略
(九大教学策略具体化)
学生已有
的知识
联系班级生活,理解道理
如果甘伯伯是你们的老师呢
转换较快,孩子较难理解。
师:故事中,甘伯伯带着小孩和小动物们去游河,虽然船翻了,但是甘伯伯还是宽容地原谅了他们。如果把甘伯伯比作咱班的一个人,你会想到谁
预设:会说正副班主任
师: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预设:老师就是甘伯伯,我们就是那些小动物。有时候我们管不住自己会很淘气,但是老师还是会原谅我们。
师:我们一起在班级中学习,就像是去游河。如果守规则,就会感到更快乐。如果破坏规则,班级就会混乱。
能够有能够联想生活
预设:图片上有一头牛。
我看到图片上有一头牛,它在草地上吃草。
能说出图片的主要内容
能够发挥想象,想象自己是书中的小动物会怎样请求甘伯伯。
发挥想象
如果你是小动物,会怎样向甘伯伯请求。甘伯伯会答应吗
想象力受局限,请求的方式较单一。
师:如果你是小猪,特别想坐船,你想怎么请求甘伯伯。
预设:甘伯伯,可以带我们一起去吗
师本体
对话
任务指向的目标
话题的设计
生本体的对话
提问
(师生对话的预设)
评价(激发对话得以深入开展)
对课堂生成的思考
用一到两句话完整地描述图画中表达的内容。
用完整的话描述
给出故事中人物的照片,学生用一到两句话说一说。
回答的不是完整话。
学生纠正或补充师:用完源自的话,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预设:一头牛。
师:谁来纠正。
年级:一、二年级学科:阅读备课人:常树柱
《和甘伯伯去游河》课教学设计 一课时
教材
分析
《和甘伯伯去游河》,英国插画家约翰.伯宁罕绘本代表作之一。讲述的是甘伯伯接受小孩和小动物们的请求,撑船去游河。但他们没有遵守规则,导致船翻了。甘伯伯宽容地原谅了他们。形象幽默,充满童心童趣。非常适合低段学生进行师生共读。
师:之前的小动物已经这样说了,能换种方式吗
能想象着说一说
能大胆地把故事讲出来。
锻炼讲故事的能力
用自己的话,将故事讲出来
讲话较啰嗦
师:自己先想一想,故事怎样发生的,甘伯伯遇到了谁,最后船怎么样了
师:谁能给大家讲一讲。
师:同桌之间讲一讲这个故事。
大致能够复述故事。
故事和生活对照,认识及了解想参与一件事可以有不同的请求方式,领悟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参与他人行动时不守规则就无法进行下去。
学情
分析
低段学生形象思维为主,想象力丰富,喜欢阅读绘本。
学生们能够看图试着说一句话,愿意看图讲故事。
学生们喜欢在情境表演和游戏中学习,体会学习的乐趣。
教学
目标
1.能够看图,想象丰富地说一到两句完整话。
2.能够加上自己的想象,大胆地把故事讲出来。
3.故事和生活对照,认识及了解想参与一件事可以有不同的请求方式,领悟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参与他人行动时不守规则就无法进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