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腐乳的制作导学案

腐乳的制作导学案

腐乳的制作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说明腐乳制作的原理过程与方法:注意实验流程的操作环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劳动人民对发酵技术的应用;养成细心严谨的科学态度K 【学习过程】【课前自主学习】(一)腐乳制作的原理1.腐乳的发酵有多种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如、、、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丝状真菌),它是一种核生物,常见于、、、上,具有发达的。

新陈代谢类型是、繁殖方式主要是。

2.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可以将豆腐中的分解成小分子的和;脂肪酶可以将水解成和。

3.自然条件下毛霉来自空气中的;现代的腐乳生产是在严格的条件下,将优良菌种直接接种在豆腐上,这样可以避免,保证。

(二)腐乳制作的实验流程:让豆腐长出毛霉→→→密封腌制。

(需天)(需天)(需月)(三)实验材料含水量的豆腐,盘子,盐,黄酒,米酒,糖,香辛料等,广口玻璃瓶,高压锅。

(四)实验设计即操作提示1.将豆腐切实若干小块2.豆腐块放在盘内,每块豆腐等距离排放,再用保鲜膜包裹。

3.将平盘放在温度为的地方并保持一定的,毛霉逐渐生长,大约后,豆腐表面丛生直立菌丝。

4.当毛霉生长旺盛,呈淡黄色时,去除保鲜膜,同时散去霉味约36h。

5.豆腐凉透后,将豆腐间的菌丝拉断,整齐排在容器内,准备腌制。

6.长满毛霉的豆腐块(以下称毛坯)分层摆放,分层加盐,并随层高而增加,在瓶口表面铺盐,以防止,约腌制8d。

7.将黄酒、米酒和糖、香辛料等混合制成卤汤。

卤汤酒精含量控制在为宜。

8.腌制过程要控制好材料的用量:一是控制好的用量:过多影响口味,过少容易。

二是控制卤汤中含量在12%左右:过高会延长腐乳的,过低可能导致。

9.广口玻璃瓶刷洗干净,用高压锅在1000C蒸汽灭菌30min,将腐乳成坯摆入瓶中,加入卤汤和辅料后,将瓶口通过,用胶条密封,常温下,六个月即可以成熟。

【课堂探究、合作、展示】思考1:豆腐上长的白毛是什么?腐乳表面的“皮”主要是由什么构成的?它对人体有害吗?用是什么?白毛是,“皮”是前期发酵时在豆腐表面上生长的,对人体。

它能形成腐乳的“体”,使腐乳。

思考2:豆腐变为腐乳的过程中,有机物总量、有机物种类。

(增多、减少)思考3:什么样的豆腐适合于做腐乳?为什么?含水量含水量过高。

思考4:加盐腌制时在长满毛霉的豆腐块上加盐的目的、和。

瓶口处多加盐的原因思考5: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将鱼和肉腌制起来长时间保存,加盐为什么能防止食品腐败?其原理是什么?用盐量对腐乳制作有哪些影响?高浓度盐溶液能使细菌,有效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原理:盐的浓度过低,;盐的浓度过高,思考6:配制卤汤时,卤汤的作用是什么?卤汤中的哪些成分具有防腐杀菌作用?调节,并可以抑制。

酒精和具有防腐杀菌作用。

思考7:概括在整个制作过程中,除了正常的清洗和消毒外,还有哪些防止杂菌感染的措施?卤汤中的酒精和香辛料,等。

思考8:发酵温度对腐乳制作有什么影响?温度过低或过高会影响毛霉生长和,从而影响发酵的进程和发酵质量:思考9:发酵时间对腐乳制作有什么影响?时间过短,;时间过长,,从而影响腐乳的口味思考10:制作腐乳的配方有等。

红色腐乳是由于制作中利用了而使腐乳呈现红色。

思考11:影响腐乳风味和质量的因素有哪些?发酵的、发酵的时间长短,菌种的选择和用量、的用量,以及香辛料等因素【课堂检测】例1、以下四种微生物都参与的豆腐的发酵,从代谢类型上考虑哪一项与其它三项有明显区别A.青霉B.酵母C.曲霉D.毛霉例2、葡萄糖在毛霉细胞质内分解至丙酮酸的过程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线粒体中进行的无氧呼吸B.需在有氧条件下进行C.不产生CO2D.反应速度不受温度影响例3、腐乳味道鲜,易于消化、吸收,是因为其内主要含有的营养成分是A.无机盐、水、维生素 B.氯化钠、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C.多肽、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D.蛋白质、脂肪、氯化钠、水例4. 下列关于腐乳制作过程中的操作,不正确的是()A.先将豆腐切成块放在消毒的笼屉中,保持温度在15~18℃,并具有一定湿度B.将长满毛霉的豆腐放在瓶中,并逐层加盐,接近瓶口铺面的盐要铺厚一些C.卤汤中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D.卤汤中香辛料越多,口味越好【学后反思】同学们,通过这节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存在哪些疑问,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以便及时总结、弥补知识缺漏,不吃夹生饭,不做欠账人。

收获内容疑点内容【课后巩固练习】1.毛霉等微生物能产生的胞外酶类主要有A .蛋白酶和脂肪酶B .蛋白酶和淀粉酶C .脂肪酶和淀粉酶D .肽酶和麦芽糖酶2.豆腐发酵过程中,毛霉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哪种物质的分解 A .脂肪B .磷脂C .葡萄糖D .蛋白质3.霉菌细胞内各种细胞器所含的酶 A .种类有差异,数量相同 B .种类有差异,数量不同C .种类无差异,数量相同D .种类无差异,数量不同4.以下各种生物属于真核生物的是 A .酵母菌、毛霉 B .乳酸菌、醋酸菌 C .酵母菌、醋酸菌D .流感病原体、蘑菇5.测定三类微生物对氧气的需要,让它们在三个不同的试管中生长,下图显示了细菌的生长层,据此判断:只能在有氧培养基中繁殖、只能在无氧培养基中繁殖、在有氧和无氧培养基中都能繁殖的微生物依次是A .Ⅲ、I 、ⅡB .Ⅲ、Ⅱ、IC . I 、Ⅱ、ⅢD . I 、Ⅲ、Ⅱ6.下列有关腐乳制作的过程中,消毒灭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用来腌制腐乳的容器,洗刷干净后要用沸水消毒B .装瓶前,要将腐乳进行高温消毒避免杂菌污染C .装瓶时,要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防止瓶口被污染D .灭菌不仅是杀灭细菌,还要杀灭其他的微生物7.若用呼吸抑制剂处理毛霉,则会明显影响其细胞吸收的物质是A .氧气、甘油B .脂肪酸、水C .葡萄糖、水D .钾离子、氨基酸8.某同学在制作腐乳的过程中,发现豆腐腐败变质,下列不属于其原因的是A .用盐腌制时,加盐量太少B .用来腌制腐乳的玻璃瓶,没有用沸水消毒C .制作卤汤时,料酒加的量较多D .装瓶后,没有将瓶口密封9.为了让豆腐上更多更快地长出毛霉,所需的条件是()A .温度为15~18℃,干燥环境 B .温度为15~18℃,用水浸泡豆腐C .温度为15~18℃,并保持一定湿度D .温度为25℃,并保持一定湿度10.(01上海)霉菌的细胞渗透压与X 浓度的食盐水相当,去掉细胞壁后浸在Y 浓度食i b n grgd盐水中破裂,浸在Z 浓度食盐水中收缩。

则这三种食盐水的浓度大小依次是A .X>Y>ZB .Y>X>ZC .Z>Y>XD .Z>X>Y11.腐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出的一种经过微生物发酵的大豆食品。

下面是腐乳制作的流程示意图: →→(1)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许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是一种 状真菌,它与乳酸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2)腐乳制作的原理是。

(3)传统的制作过程中,豆腐块上生长的毛霉来自。

而现代的腐乳生产是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将优良的毛霉菌种接种在豆腐上,这样可以。

(4)加盐的作用是、、。

(5)卤汤是由酒及各种香辛料配制而成的,卤汤中的酒可以选用料酒、黄酒、米酒、高粱酒等,含量一般控制在 左右。

加酒的作用是 和 。

卤汤中酒的含量为何要控制在12%左右腐乳的制作导学案答案【学习过程】【课前自主学习】(一)、 1.青霉、酵母、曲霉、毛霉 毛霉 原 土壤、水果、蔬菜、谷物上 白色菌丝 异养需养型。

无性(孢子)生殖2.毛酶 蛋白质 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 脂肪 甘油和脂肪酸3.毛霉孢子;无菌 毛霉 避免其它菌种的污染,保证产品的质量(二)、1.加盐腌制 加卤汤装瓶 5天 8天 6月(三)、70% (四)、3. 15~18 ℃ 湿度6. 增加盐量 铺盐厚些 杂菌从瓶口进入。

7. 12%8.盐都用量 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可能导致豆腐腐败变质酒精 腐乳成熟的时间;,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可能导致豆腐腐败变质9.酒精灯的火焰【课堂探究、合作、展示】1.毛霉的白色菌丝 菌丝(匍匐菌丝) 无害 成型 2.减少 增多 3.适中(70%左右) 腐乳不易成型4..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变硬 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避免豆腐变质有调味作用瓶口更容易被杂菌污染。

5.脱水死亡渗透作用盐的浓度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可能导致豆腐腐败变质;盐的浓度过高,会影响腐乳的口味。

6.腐乳的色、香、味微生物的生长香辛料7.加盐腌制8.毛霉的生长和酶的作用9. 发酵不充分豆腐会软化不易成型,10.红方、槽方和青方红曲酒糟11.温度盐酒【课堂检测】例1、解析:四种生物皆为真菌,同化作用类型都为异养型,不同的是酵母菌的异化作用类型是兼性厌氧型,而其它三项全为需氧型。

答案:B例2、解析:本题以毛霉为载体考查细胞呼吸相关知识,要求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

答案:C 例3、解析:豆腐中的蛋白质,脂肪等在酶的作用下分解成多肽、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等,识记水平。

答案:C例4. 解析:香辛料可以调制腐乳的风味,也具有防腐杀菌的作用。

含量多少可根据自己的口味来配制卤汤,但并不是越多,口味就越好。

答案:D【课后巩固练习】1-5ACBAA 6-10BDCCD11.(1)毛霉丝毛霉有成形的细胞核(2)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3)空气中的毛霉孢子避免其他菌种的污染,保证产品的质量(4)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变硬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变质有调味作用(5)12% 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能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香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