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辣椒种植技术培训
壤湿度大或土壤通气不良造成根的吸收能
力差或定植后连续阴雨都会发生僵苗症状。
• ③营养土配制不当。施用未腐熟的农家肥 或未充分掺匀化肥的有机肥引起烧根或土 壤溶液浓度过高伤根。
• ④定植时苗龄过长或定植过程中根系损伤
过多或根部架空,根与土壤没有紧密接触,
产生吊气伤苗。
• ⑤地下病虫害危害根部。
• 3、防治措施: • ①选择疏松、通气性良好的田园土或稻田土 作营养土,同时注重有机肥、大中微量营养 元素的施入为根系提供良好的环境。
• 3、防治措施: • ①重施有机肥,前期少施氮肥,注意磷、钾、 微肥的配合施入,是防治徒长的最根本措施。 • ②合理调控湿度、温度,实施变温管理。 光照不足时应延长揭膜见光时间。 • ③及时间苗,定苗时合理密植。
• ④及时整枝、打顶、人工授粉等措施抑制
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
• ⑤ 切断部分须根,抑制营养生长。
辣椒高产栽培技术
2012年3月
第一节
生长发育特性
• 辣椒生育周期分为:发芽期、幼苗期、开 花着果期、结果期。辣椒为雌雄同花的两 性花,自花授粉,短花柱花易授粉受精不 良,要培育长花柱花。
• 辣椒大致在幼苗株高3-4cm、约有3片真叶 时花芽开始分化,这一时期的养分、水分、 光照、温度管理非常重要。
现植株生长发育停止,叶柄和叶脉硬化,
易折断,叶片发生扭曲,花蕾Fra bibliotek落等现象。• 2、发病原因: • ①温度偏低叶片受冻发生扭曲; • ②植株缺硼: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土壤中 硼极易流失;或单一施用钾肥过量,抑制 植株对硼的吸收; • ③土壤干旱或湿度过大或有机质含量低或 连续高温等条件造成硼的吸收障碍引起叶 片扭曲。
昼夜温差过大形成畸形果。
• ⑤果实膨大期,遇连续低温,部分叶绿素被花 青素所替代,致使果实颜色变成紫色。 • ⑥在高温条件下形成的辣椒,突然遇到干旱,
会使果实表面蜡质不能形成,果实会暗绿无光
泽。
• 2、防治措施: • ①合理适宜的进行温湿度调控,尤其在开
花坐果期。
• ②加强肥水管理,重施有机肥,及氮磷钾
• ②辣椒植株培土过浅,结果期东倒西歪,
使果实暴露在强光下引起灼伤。
• ③辣椒果实上有水珠或露珠,汇聚阳光。 • ④土壤干旱缺水、温度过高、雨后暴晴、土 壤粘重、低洼积水、病毒病、蚜虫、螨虫等
危害,或种植过稀等因素都会引起日烧病的
发生。
• 3、防治措施:
• ①加强肥水管理,小水多次,肥水同施,开
花结果期喷施含钙的肥料。 • ②增施钾肥、黄腐酸类肥料及喷洒含铜、锌 的微量元素肥料,可提高抗热性,以增加抗 日灼能力。
• ③促进枝繁叶茂,使果实有枝叶遮挡。
• ④调控温室温度和湿度防止结露。
• ⑤适度密植培土,防止倒伏。 • ⑥防治病虫害:及时防治病毒病、炭疽病、
蚜虫、螨虫等病虫害,防止植株受害而早
兼配磷、钾、微肥; • ②出苗后做好通风排湿工作,可撒干细土 或草木灰降低苗床湿度;
• ③采用增施有机肥、铺埋地热线等措施来
提高地温,增加通透性,培育壮苗。
• ④ 对沤根较轻的幼苗,可通过苗床松土,
撒施干细土与草木灰等方法增温、降湿,
促其恢复生长。
• (四)叶片扭曲 • 1、症状:主要表现在植株上部,发病时出
• 花芽分化期适宜日温25℃左右,夜温13~ 16℃,地温20~25℃,有机质、氮磷钾微 肥要充足。
• 肥水管理:
• (1) 浇水温度在15-20℃ ,一般采用膜下暗 灌。有条件时采用滴灌、微灌效果更好。
• (2)追肥:辣椒喜肥耐肥,主要集中在开花
结果期。这一时期吸收的氮占总量的57%,磷、 钾分别占61%和69%,是追肥的关键时期。
• 2、发病原因:
• ①温度低,土壤有机质含量低,过湿缺氧;
• ②床温长时间低于12℃,或光照不足阻碍根 系正常发育,根系逐渐变褐死亡; • ③有机肥施入量少,土壤溶液浓度过高造成 沤根 ;
• ④施入农家肥未充分腐熟或苗床土与化肥混 合不匀造成沤根 。
• 3、防治措施:
• ①选用无菌肥沃的苗床土同时增施有机肥
• 3、防治措施:
• ①增施有机肥,增强土壤保水保肥性,提 高硼的利用率。 • ②喷施硼肥,生长期出现缺硼症状时,应 及时喷施0.1%~0.2%硼肥,每隔7~10天 一次,连喷2~3次。
• ③增施有机肥,防止土壤酸化或碱化。
• ④调控温度和湿度,坚持少量多次肥水同 施的肥水管理原则。
日灼果
• (五)日灼病 • 1、发生原因: • ①土壤中缺钙或施用氮肥过多,引起钙的 吸收障碍。
• ③温度湿度管理,在花芽分化期和授粉受 精期保护地白天温度严格控制在25~30℃,
夜间为15~20℃,地温为20~25℃,土壤
含水量控制在65%左右。
• (九)落叶落花落果
• 1、发病原因:
• ①温室长时间处于低温状态。
• ②氮肥施用过多,营养生长生殖生长失去平 衡。 • ③缺锌引起生长素合成受阻,叶柄与茎秆、 果柄与果实连接处因缺乏生长素形成离层后 脱落。
• ②花芽分化期植株受干旱、病害、温度(超
过30℃和低于15℃)等因素的影响,形成短
花柱花,发育成僵果。
• ③有机肥施入量少,土壤溶液浓度过高或 土壤干旱,或忽干忽湿,使辣椒根系吸水 吸肥受阻形成僵果。
• 3、防治措施:
• ①科学施肥,重施有机肥,开花期喷施锌、 硼、钾肥。 • ②合理浇水,坚持少量多次,肥水同施的 原则。
• ③开花坐果期如出现大面积叶片老化现象, 喷施含锌、磷、钾的肥料,加速生长素的 合成,恢复植株正常生长。 • ④及时进行温湿度调控管理。 • ⑤及时及早防治病虫害,防止落花、落果 的大面积发生。
期落叶,减少青果暴晒,以减少日灼果的
发生。
• (六)脐腐病 • 1、症状: 果实顶部(脐部)呈水浸状, 病部暗绿色或深灰色,随病情发展很快变 为暗褐色,果肉失水、顶部凹陷,一般不 腐烂,空气潮湿时病果常被某些真菌所腐 生。
• 2、发病原因:
• ①缺钙或土壤酸化或土壤墒情忽高忽低或土壤 干旱或连续高温影响钙的吸收; • ②氮肥施用过多导致植株对钙的吸收受阻。
• ④开花期温度低于15℃或高于30℃或光照不 足,空气相对湿度高,影响授粉受精导致落
花。
• ⑤花芽分化期、开花期肥料不足尤其是硼肥 不足,或昼夜温差小,或土壤干旱或水分过 多,或日照不足短花柱花多而落花。
• ⑥辣椒感染病害,如病毒病、炭疽病、疫病
等引起落花落果。
• 2、防治措施: • ①加强肥水管理, 重施有机肥。 • ②在辣椒花芽分化期、开花坐果期尤其在花蕾 含苞待放到刚开放,喷施磷、钾、锌、硼、钙 等全营养元素肥料嘉美金点,提高坐果率以及 促进果实膨大。
• ⑥有徒长现象用缩节胺或矮壮素进行处理, 苗期喷施2次,可控制徒长,增加茎粗,促 进根系发育。处理后1-2天内禁止向苗床浇 水。
• (三)沤根 • 1、症状:沤根初期,幼苗叶片变薄,阳光 照射后白天萎蔫,叶缘焦枯,逐渐整株枯 死,病苗极易从土中拔起。幼苗长时间不 发新根,不定根少或完全没有,原有根皮 发黄呈锈褐色,逐渐腐烂。
少落果、畸形果的发生,防治缺素病害。
• ④勤施采果肥:当第一批辣椒采摘后,第二三 层果实(对椒和四门斗)开始膨大,冲施嘉 美冲施肥20~25公斤/亩,以后每隔10-15天
冲施一次,喷施黄腐酸和硼、钙等中微量营
养元素2-3次,防止畸形果和缺素病害的发
生。
• 采摘、保鲜、贮运
及时采收,否则会加剧养分消耗,增加畸
• ②改善育苗环境,采用地热线覆膜提高地温。
• ③适时定植,定植时采用高畦深沟,移栽前 注意炼苗。 • ④及时及早防治病害虫。
• (二)徒长苗
• 1、症状: • 徒长是苗期常见的生长发育失常现象。
• 幼苗秆细而高,节长,茎黄绿,叶松软,
变薄黄化,根系细弱。
• 2、发病原因: • ①氮肥施用过多,磷、钾肥不足; • ②播种密度或定苗密度过大或间苗不及时; • ③苗床或温室温度高,土壤或空气湿度大; • ④阴雨天过长或光照不足形成徒长苗。
• ③水分供应失调,同时高温蒸腾量大,果实中 原有的水分被叶片夺走,使果实大量失水导致 脐腐病。
• 3、防治措施:
• ①科学施肥,重施有机肥,提高土壤缓冲 性,不要单一施入氮肥。 • ②叶面补钙,进入结果期后,每7天喷施一 次含钙的肥料,连续喷2~3次,可避免脐 腐病的发生。
• ③均衡供水,土壤湿度不能剧烈变化,否 则容易引起脐腐病和裂果。 • ④适量施入硼肥,进而提高对钙的吸收率。
形果,降低辣椒产量和品质。
• 贮藏适宜温度9~12℃,冷窖温度为8~9℃, 相对湿度为90~95%,用塑料包好防止失水。
第二节
• (一)僵苗
辣椒常见生理病害
• 1、症状:幼苗生长发育迟缓,苗株瘦弱, 叶片黄小,茎杆细硬显紫色,苗龄虽不大,
但看似如同老苗一样,故称“小老苗”。
• 2、发生原因: • ①苗床温度低,特别是土壤温度低。 • ②育苗床土质黏重,有机肥施入量少或肥 力低下(尤其缺乏氮磷钾肥)或土壤干旱或土
• (七)变形果
• 在辣椒生长过程中,由于生长环境的恶化, 常使辣椒果实变形、变色,影响产品质量。 • 1、发病原因: • ①受精不完全或未受精。 • ②花芽分化期或开花期温度过高或过低。 • ③生长期缺钾、钙、硼元素。
• ④果实膨大期土壤水分发生剧烈变化或地温持
续在15℃以下或土壤干旱或水分供应不足或
• 追肥原则是:轻施苗肥,稳施花蕾肥,重
施膨果肥,勤施采果肥。
• 氮多磷、钾、微肥少则辛辣味淡;氮少磷、
钾、微肥多则辛辣味浓。
• ①轻施苗肥:缓苗后10天左右,冲施嘉美
冲施肥5~10公斤/亩1-2次,同时可用黄腐 酸类有机肥和中微量营养元素金利灌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