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2.1《排列的应用》导学案

1.2.1《排列的应用》导学案

1.2.1《排列的应用》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能够解决排列中常见的“相邻”与“不相邻”、“在”与“不在”等问题:
2.掌握排列问题常用方法:特殊元素(位置)分析法、捆绑法、插空法、间接法等.
学习重点:能运用所学的排列知识,正确地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在解决实际排列问题中,排列方法的选择.
学习过程:
一、复习回顾(课前诵读)
1.排列的概念
(1)一般地,从n 个____元素中取出m (_____)个元素,按照_______排成一列,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排列。

所有不同的排列个数,叫做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排列数。

2.排列数公式
(1)(2)(-1)
! ()()!
m n A n n n n m n n m =--+=-…阶乘形式
二、概念辨析 判断一个具体问题是不是排列问题主要看:
(1)n 个元素是否______
(2)从n 个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后,在安排m 个元素时,是_____还是____,_____就是排列,____不是排列.也就是说排列问题与元素的________,与顺序无关的不是排列.
三、例题讲解
例1.由0、1、2、3、4、5这6个数字,可以组成多少个
(1) 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数?
(2) 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偶数?
(3) 没有重复数字且大于4321的四位数?
例2.3名男生,4名女生,按照不同的要求排队,求不同的排队方案的方法种数.
(1)全体站成一排,其中甲不在中间和两端;
(2)全体站成一排,其中甲、乙必须在两端;
(3)全体站成一排,其中甲不在最左端,乙不在最右端;
(6)全体站成一排,男、女各站在一起;
(7)全体站成一排,甲、乙站在一起且不在两端;
(8)全体站成一排,男、女各不相邻;
(9)全体站成一排,甲、乙中间恰有2人
(10)全体站成两排,前排3人,后排4人,前排至少有一个女生。

四、学习反思
五、课堂小结
1.有限制条件的排列问题的基本的解题思想方法为:
(1)对于有特殊元素或特殊位置,一般采用__________法,即先排________或________.
(2)相邻排列问题,通常采用_______法,即可以把相邻元素看作一个____参与其他元素排列.
(3)不相邻的排列,通常采用_______,即先考虑不受限制的元素的排列,再将不相邻的元素插在前面元素排列的空档中.
2.“排数问题”和“站队问题”是排列中两类具有典型意义的问题,熟悉这两类问题,有利于深刻理解排列的意义.
六、课后检测
1.6名学生排成两排,每排3人,则不同的排法种数为()
A.36 B.120 C.720 D.240
2.由数字0,1,2,3,4,5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五位数,其中个位数字小于十位数字的只有()
A.210个B.300个C.464个D.600个
3.8名学生和2位老师站成一排合影,2位老师不相邻的排法种数为() A.A88A29B.A88C.A88A27D.7A88
4.记者要为5名志愿者和他们帮助的2位老人拍照,要求排成一排,2位老人相邻但不排在两端,不同的排法共有__________种.
5.在数字1、2、3与符号+、-五个元素的所有全排列中,任意两个数字都不相邻的全排列个数是__________.
6. 某校为庆祝2012年国庆节,安排了一场文艺演出,其中有3个舞蹈节目和4个小品节目,按下面要求安排节目单,有多少种方法:
(1)3个舞蹈节目互不相邻;
(2)3个舞蹈节目和4个小品节目彼此相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