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测试卷全册,推荐文档

(完整)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测试卷全册,推荐文档

人教三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卷测试内容:第1〜2单元(时间:90分满分:100)一、填空乐园。

(每空1分,共23分)1.58比26多(32 ),26比58少(32 )。

2.小军每天6:20起床,小华每天6:25起床,(小军)起床更早。

3.3分=(180)秒120分=(2 )时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小惠每天睡9(时)一节课要40(分)小红跑60米要10(秒)一架飞机每小时飞行800(千米)5.常用的时间单位有(时)、(分)、(秒)。

6.笔算加减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

7.700比( 420 )多280,比450少180的数是( 270 )。

8.250减去一个数还剩160,这个数是( 90 )。

9.时针在7和8之间,分针指向7,这时是( 7 )时( 35 )分。

10.妈妈到商场看中一件497元的上衣和一条286元的裙子,妈妈大约要带( 800 )元钱。

11.一本故事书360页,丁丁已经看了170页,剩下( 190 )页还没看。

12.在○里填上“>”“<”或“=”。

1分○100秒<71-29○40 >34+56○56+34 =二、我是小法官。

(对的打"√",错的打"×")(共6分)1. 6分等于600秒。

(×)2.时、分、秒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60. (√)3.看一场电影需要15分。

(×)4.两位数减两位数,差还是两位数。

(×)5.估算的结果一定比实际结果小。

(×)6.一条环形跑道1圈的长度是200米,想跑完1千米,需要跑5圈。

(√)三、对号入座。

(请将正确答案填入括号里)(8分)1.秒针走一圈,经过的时间是( B )A.1秒B. 1分C.1时2.第一节课在8:10开始上,8:50分下课,这节课上了(B )A.半小时B.40分C.60分3.一台电话100元,一块手表35元,一台电风扇65元,花200元够吗?(B )A.不够B.刚刚好C.够,有剩余4.最接近800的数是( C )。

A.782B.812C.798D.8985.小明7:35出发,经过30分到达外婆家,到达外婆家是( C )。

A.7:65B.8:00C.8:056.68-50-4=68-( C )。

A.46B.50C.547.与328+104的结果最接近的是( C )。

A.500B.400C.4308.把36千米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C )米。

A.6B.600C.6000四、填表。

(共9分)五、计算小能手。

(共18分)1.直接写出得数。

(6分)16+20=36 27+35=62 76-22=5456-28=28 63-23=40 26+64=9038+24=62 33+27=60 25-19=6800+160=760 0+78=78 290-140=1502.笔算(12分)426+368=794 765-359=406 590+230=820 469+798=1267 650-270=380 611-334=277六、比大小。

(9分)1.把下面的长度按照从短到长的顺序排列起来。

30厘米70分米15毫米4米3千米15毫米<30厘米<4米<70分米<3千米2.把下面的质量按照从重到轻的顺序排列。

5100千克10吨9000克8千克10吨>5100千克>9000克>8千克3.把下面的时间按照从短到长的顺序排列。

1分50秒2时140分80秒80秒<1分50秒<21时<140分七、方框里写出时钟所指的时刻,括号里写出经过的时间。

(7分)()()()∶∶∶∶6:50(30) 7:20(25分) 7:45(20分) 8:05八、解决问题。

(共20分)1.光明小学四年级有632个学生,三年级有421个学生,三年级比四年级大约少多少个学生?(4分)630-421≈210(个)答:三年级比四年级大约少210个学生。

2.妈妈准备给哥哥买这套衣服,她带300元够吗?(4分)189+124=313(元) 313元>300元答:她带300元不够。

189元124元3.玩具厂的王师傅1小时可以做8个玩具,照这样的速度,他从8时做到 11时可以做多少个玩具?(4分)11时-8时=3时 3×8=24(个)答:他从8时做到 11时可以做24个玩具。

4.小明做完作业用了50分钟,正好是晚上8:20,小明是几时几分开始做作业的?(4分)8时20分-50分=7时30分答:小明是7时30分开始做作业的。

5.一头大象比这只河马重2000千克,这只河马和这头大象共重多少千克?合多少吨?(4分)3000+2000+3000=8000(千克) 8000千克=8吨答:这只河马和这头大象共重8000千克,合8吨。

重3000千克附加题:张老师准备寄一封信,需要6角的邮票,他只有1角和2角的邮票,要想在信封上贴够6角邮票,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贴法?(10分)1+1+1+1+1+1=6(角) 1+1+1+1+2=6(角)1+1+2+2=(角) 2+2+2=6(角)答:一共有4种不同的贴法。

第三单元测试卷(时间:90分满分:100)一、填空乐园。

(每空1分,共23分)1.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2.我们学过的质量单位有(吨)、(千克)、(克)。

3.小丽家离公园有5000米,合(5)千米。

4.把一根4米长的绳子,剪成同样长的8段,每段长(5)分米。

5.1袋面粉重50千克,(20)袋这样的面粉重一吨。

6.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高约468(米)(2)一个数学书本厚约7(毫米)(3)一个小学生的体重约25(千克)(4)一头大象的体重约6(吨)(5)一艘轮船每小时行驶约30(千米)7.3千克鸡蛋9元,1千克鸡蛋(3)元。

8.明明绕学校操场跑两圈是800米,还差(200)米正好时1千米。

9.7000克=(7)千克43毫米=(4)厘米(3毫米)毫米3吨-800千克=(2200 )千克8千米-2000米=(6 )千米二、我是小法官。

(对的打"√",错的打"×")(共12分)1.一支铅笔长18米。

(×)2.二年级小学生伸开两臂的长度大约时10分米。

(√)3.1千克棉花比1千克铁轻。

(×)4.一辆小汽车每小时行驶80米。

(×)5.1吨880千克比2000千克轻220千克。

(×)6.小学生的书包重5吨。

(×)三、对号入座。

(请将正确答案填入括号里)(12分)1.普通的时钟上分针的长度大约是1(A)A 厘米B 分米C 毫米2.把36千米平均分成6分,每份是(C)米A.6 B 600 C.60003.( C )米=8千米90米A.890B.8900C.80904.飞机每小时大约飞行800(C)A 米B 分米C千米5.比较下面的重量,最重的是(C)A.3吨300千克 B 2900千克 C.3330千克6.小包装的食盐每袋重500(A)A 克B 千克 C.吨四、在○里填上“<”“>”或“=”。

(6分)6千克○6000吨70毫米○70厘米<600米○1千米<5吨○5000千克=3千克○1000克>8000米-2千米○7千米<五、我会排。

(10分)1. 80厘米90毫米6分米7分米5厘米1米1米>80厘米>7分米5厘米>6分米>90毫米2. 900克80千克1吨1吨50千克900克<80千克<1吨<1吨50千克3.5100千克5吨5000克6千克5100千克>5吨>6千克>5000克六、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使等式成立。

(共9分)1.1(米)-9(分米)=1(分米)2. 1(米)-99(厘米)=1(厘米)3.1(千米)-999(厘米)=1(米)七、解决问题。

(共28分)1.一头大象和一头牛一共重多少千克?(5分)6吨=6000千克6000+400=6400(千克)答:一头大象和一头牛6吨400千克一共重6400千克。

2.在校运动会的2千米长跑项目比赛中,当第一名运动员到达终点时。

最后一名运动员距离终点还有100米,他已经跑完了多少米?(5分)2千米=2000米2000-100=1900(千米)答:他已经跑完了1900千米。

3.水果市场购进80吨苹果,已经运走了56吨,剩下的用载质量是4吨的货车来运,若一次运完需要几辆这样的汽车?(6分)(80-56)÷4=6(辆)答:若一次运完需要6辆这样的骑车。

4.小玲和爸爸开车去距离250千米的老家看望爷爷和奶奶,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70千米,她们早上7:00出发,如果途中一切顺利的话,那么他们能在中午11点到达吗?(6分)11时-7时=4时4×70=280(千米)280千米>250千米答:他们能在中午11点到达。

5.要一次运走分别重1800千克和1400千克的两堆货物,在不超载的情况下,这辆车(准载3吨)可以运走这两堆货物吗?(6分)1800+1400=3200(千克)3吨=3000千克3000千克<3200千克答:这辆车不可以运走这两堆货物。

附加题:妈妈买来一只鸡、一只鸭和一只鹅,它们一共重12千克,已知鸡和鸭一共重7千克,鹅和鸭共重9千克,求一只鸭重多少千克?(10分)7+9=16(千克)16-12=4(千克)答:一只鸭重4千克。

第四单元测试卷(时间:90分满分:100)一、填空乐园。

(每空1分,共29分)1.列竖式计算234+667时,应先把数位(对齐),再从(个位)算起,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

2.201比198大(3 ),比198大68的数是(266 )。

3.验算加法时,可以用( 和)减去(一个加数),看是不是等于(另一个加数),验算减法时,可以把(减数)和(差)相加,看是不是等于(被减数)。

4.一个加数是388,另一个加数时155,这两个加数的和是(543 )。

5.被减数是900,差是203,减数是(697 )。

6.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大的两位数的和是(1098 ),差是(900 )。

7.小明身高110厘米,小红身高139厘米,小明比小红矮(29厘米)厘米8.(182 )+63=245 362-( 308 )=54260-( 137 )=123 375=( 210 )+1659.被减数不变,减数增加84,则差(减少)84。

10.在○里填“﹥”“﹤”或“=”。

56+35○76 ﹥ 85+59○ 59+85 = 710-170○710+170 ﹤76+47○47+76 = 550-180○350-180 ﹤ 1000-482○500 ﹤二、对号入座。

(请将正确答案填入括号里)(10分)1.不能给619-260=359验算的算式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