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抗痉挛体位摆放

抗痉挛体位摆放

抗痉挛体位摆放技术
【定义与目的】
1、定义通常是指患者根据治疗、护理以及康复的需要所采取并能保持的身体姿势和位置。

多用于脑损伤患者的康复护理中,是为了防止或对抗痉挛姿势的出现,保护肩关节及早期诱发分离运动而设计的一种治疗体位。

能抑制上肢屈肌、下肢伸肌的典型痉挛模式,有利于患者恢复正常的运动模式。

2、目的预防或减轻痉挛和畸形的出现;保持躯干和肢体功能状态;预防并发症及继发性损害的发生。

【应用范围】
因发育障碍、疾病或创伤而导致躯体残疾患者、长期卧床患者。

【禁忌症】严重痴呆患者;疾病处于危重期患者。

【操作准备】
1、用物准备针头2个、小枕2个。

2、人员准备操作人员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3、评估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及配合能力;评估患者损伤部位、管路情况;评估患者需要保持的体位。

【操作流程】
【操作要点】
告知患者体位摆放的目的和方法,并妥善固定各种管道
1、脊髓损伤(高位)患者抗痉挛体位摆放
(1)仰卧位:头部垫枕,将头两侧固定,肩胛下垫枕,使肩上抬前挺、肘关节伸直、前臂旋后、腕背伸、手指微屈,髋、膝、踝下垫枕,足保持中立位。

(2)侧卧位:头部垫枕,上侧上肢保持伸展位,下肢屈曲位,将下侧的肩关节拉出以避免受压以避免受压和后缩,臂前伸,前臂旋后,肢体下均垫长枕,背后用长枕靠住,以保持侧卧位。

2、偏瘫患者抗痉挛体位摆放
(1)仰卧位:头部垫薄枕,患者肩胛骨和骨盆下垫薄枕,患侧肩关节稍外展,上臂旋后,肘与腕均伸直,掌心向上,手指伸展位,整个上肢平放于枕上。

患侧髋下、臀部、大腿外侧放垫枕,防止下肢外展、外旋。

膝下稍垫起,保持伸展微屈,足保持中立位。

(2)健侧卧位:健侧在下,患侧在上,头部垫枕。

患侧上肢肩关节前屈不超过90°,置于枕上,使患侧肩胛骨向前向外伸,前臂旋前,手指伸展,掌心向下。

患侧下肢取轻度屈曲位,放于长枕上,呈迈步状,患侧踝关节不能内翻悬在针头边缘,防止足内翻下垂。

(3)患者侧卧:患侧在下,健侧在上,头部垫枕。

患侧肩关节稍向前拉出,以避免受压和后缩,患侧上肢肩关节前屈不超过90°,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掌心向上。

患侧下肢膝关节微屈,髋关节伸直,足背伸90 °。

健侧肢体放于舒适的位置。

以上每次操作完成后整理床单元,固定好引流管。

洗手,记录翻身时间及皮肤情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