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目录 (1)一、概述 (2)1.课程设的计意义和目的 (2)2.《土地信息系统》的简介 (2)3.课程设计环境 (2)二、课程设计思路 (3)三、课程设计步骤 (3)1. 编制河南省行政区图 (3)1.1 数据转换 (3)1.2 新建工程 (4)1.3 新建图例板 (4)1.4 矢量化 (6)1.5 建立空间拓朴数据文件 (6)1.6 编辑区属性 (8)2. 编制I-49-72-(6)图 (8)2.1 数据转换 (8)2.2 校正I-49-72-(6)图 (9)2.3 新建工程 (10)2.4 矢量化 (11)2.5 建立空间拓朴数据文件 (11)2.6 编辑区(线)属性结构 (12)2.7 输出属性 (12)2.8 联接属性 (13)2.9 耕地自给状况 (13)四、课程设计结果 (13)五、课程设计心得 (14)参考文献 (15)一、概述1.课程设的计意义和目的《土地信息系统》实习是在学习了《土地信息系统》课程基础上,并结合有关软件具体操作实践环节进行的。
通过实习,使我们加深所学的土地信息系统基本原理与方法有全面深刻的理解,并能更好的掌握其方法,在实践中完成土地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建立,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
2.《土地信息系统》的简介土地信息系统能系统地获取一个区域内所有与土地有关的重要特征数据,并作为法律、管理和经济的基础。
也就是说,土地信息系统就是把土地资源各要素的特性、权属及其空间分布等数据信息,存储在计算机中,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实现土地信息的采集、修改、更新、删除、统计、评价、分析研究、预测和其他应用的技术系统。
土地信息系统按数据特征和软硬件配套系统的不同,可分为统计型和空间型两种。
统计型土地信息系统的信息源是各种统计数据,不涉及图形和国家信息的存贮。
空间型土地信息系统的信息源包括图形、图像、文字、字符、数字等,它不仅可以对图像进行数据存贮、处理和分析,也可以对字符、数字进行同样工作。
土地信息系统是国家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动态检测的前提,也是保证科学管理的前提,它是高科技成果在土地管理上的成功运用。
3.课程设计环境在计算机上使用MAPGIS6.7软件进行设计。
二、课程设计思路三、课程设计步骤1. 编制河南省行政区图1.1 数据转换首先打开mapgis主菜单的图形处理里的图像分析,在弹出的misproc60窗口的文件下拉菜单中单击数据输入。
在转换数据类型里选择JPEG文件(*.jpg),然后添加文件,选择河南省行政区图.jpg,单击转换。
1.2 新建工程首先打开mapgis主菜单的图形处理里的输入编辑,单击,新建工程。
在左边的控制台中单击右键,→新建点,线文件:注记.wt,河流.wl,铁路.wl,行政界线.wl,在控制台右键,单击保存工程。
点,线文件,工程均保存在河南省行政图文件夹内。
1.3 新建图例板在控制台上右键,单击新建图例板。
各参数如下:图例类型为线类型:农村道路(线型 2,线颜色 169,线宽 0.25,图层号 1)村界(线型 26,线颜色 1,线宽 0.15,图层号 2)乡界(线型 6,线颜色 1,线宽 0.25,图层号 3)省界(线型 4,线颜色 1,线宽 0.35,图层号 4)地类界线(线型 1,线颜色 895,线宽 0.10,图层号 5)县界(线型 3,线颜色 1,线宽 0.35,图层号 6)地市界线(线型 5,线颜色 1,线宽 0.25,图层号 7)公路(线型 1,线颜色 169,线宽 0.4,图层号 8)沟渠(线型 1,线颜色 64,线宽 0.25,图层号 9)铁路(线型 14,线颜色 1,线宽 0.3,图层号 10)图例类型为点类型:指北针(子图号 268,高度 115,宽度 115,颜色 1,图层号 11)注示(注释高度 2.5,宽度 2.5,汉字字体 2,颜色 1,图层号 12)权属拐点(子图号 19,高度 18,宽度 18,颜色 1,图层号 14)市县拐点(子图号 184,高度 12,宽度 12,颜色 1,图层号 13)以上的参数定义好之后,点击“确定”按钮确认,系统会提示保存图例文件,文件名为图例板。
然后在控制台上右键点击关联图例文件,然后在弹出的窗口中,单击修改图例文件,选择我们之前保存的图例版.CLN,打开,然后确定。
在控制台上单击右键,打开图例版。
1.4 矢量化矢量化下拉菜单中点击装入光栅文件,选择河南省图.msi。
首先把行政界线文件设为当前可编辑,矢量化河南省省界。
将图放大到最适宜的大小,在打开的图例板中点击省界,然后点击输入线快捷按钮,确定。
开始矢量化(封闭线时按住ctrl键,然后点击右键)。
矢量化地市界,在图例板中点击地市界线,然后点击输入线的快捷按钮,确定。
矢量过的界线不需要重复矢量,把鼠标指着矢量过的界线,然后按F12,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靠近线,把线封闭,即可。
河流和铁路矢量化过程同上,但必须把对应的文件设为当前可编辑。
把注记设为当前可编辑,然后矢量化点。
点击图例版的权属拐点,然后点击输入点图元快捷按钮,确定。
在图上对应的地方,单击左键即可。
市县拐点,指北针矢量方法同上。
注示类点,在对应的地方单击左键,然后输入文字,数字,即可。
1.5 建立空间拓朴数据文件把行政界线设为当前可编辑,然后清除光栅文件。
在“T其他”下拉菜单里进行以下操作:[自动剪断线] →[清除微短线] 选择无用的微短线删除→[清除线重叠坐标] →[自动线结点平差]→[线拓扑查错] 将出错的,不封闭的线进行封闭→[线转弧段] 在弹出的窗口里,选择正确的存放位置,保存名为图斑→在控制台右键添加项目,装入转换后的弧段文件,设为当前可编辑→[拓扑重建]。
1.6 编辑区属性在区编辑下拉菜单里的修改属性中单击修改区属性结构,属性结构编辑:班级、学号、姓名、权属名称,单击OK,保存。
在对应的区域输入相应的数据。
2.编制I-49-72-(6)图2.1 数据转换首先打开mapgis主菜单的图形处理里的图像分析,在弹出的misproc60窗口的文件下拉菜单中单击数据输入。
在转换数据类型里选择JPEG文件(*.jpg),然后添加文件,选择I-49-72-(6).jpg,单击转换。
2.2 校正I-49-72-(6)图在主菜单的实用服务中,单击投影变换。
在弹出的窗口里,下拉菜单系列标准图框中选择生成1:1万图框。
在起点纬度和起点经度中输入I-49-72-(6)图中左下角的数据,起点纬度:341730,起点经度:1134845,网间间距:1 KM,图框模式:高斯坐标实线公里网。
点击图框文件名,选择I-49-72-(6)文件夹保存,文件名为图框。
点击椭圆参数,选择标准椭球:“1:北京54、克拉索夫斯基[1940]椭球”,确定。
弹出窗口中,勾选图幅名称,输入I49 G 041094,取消选择:将左下角平移为原点,旋转图框底边水平。
在下拉文件菜单中,保存文件,选择图框.WL,图框.WT,确定。
→→打开主菜单图像处理中的影像分析,在弹出窗口的文件下拉菜单中点击打开影像,打开之前转换后的I-49-72-(6).msi。
在下拉菜单镶嵌融合→打开参照文件,将之前做的图框.wl,图框.wt打开→删除所有控制点→添加控制点,在I-49-72-(6)针,出现十字光标,选择图的十字点点击,然后按空格键,图上便出现黄色的十字线,之后在图框对应的点以同样的方式选择,选择后按空格键,出现窗口,提示是否将当前控制点添加至文件,选择“是(Y)”。
其余三个点以同样的方式选择,四个点选择完毕后,下拉菜单镶嵌融合→校正预览→影像校正,弹出的另存为窗口,保存文件名为I-49-72-(6)jz.msi,文件选择保存在I-49-72-(6)文件夹中,点击确认,弹出的变换参数设置窗口,直接点击确定。
校正完毕。
(可以选择更多的控制点,使图像校正的更加准确。
)2.3 新建工程首先打开mapgis主菜单的图形处理里的输入编辑,新建工程。
在左边的控制台中单击右键,新建点,线,区文件:标记.wt,河流.wl,铁路.wl,行政界线.wl,地类界线.wl,农村道路.wl,公路.wl,在控制台右键,单击保存工程。
点,线,区文件,工程均保存在I-49-72-(6)文件夹内。
在控制台上右键添加项目,把图框wl,图框wt添加进工程。
2.4 矢量化装入之前校正后的I-49-72-(6)zj.msi光栅文件。
首先把行政界线文件设为当前可编辑,矢量化县界(乡界,村界)。
将图放大到最适宜的大小,在打开的图例板中点击县界(乡界,村界),然后点击输入线快捷按钮,确定。
开始矢量化(封闭线时按住ctrl键,然后点击右键)。
矢量过的界线不需要重复矢量,把鼠标指着矢量过的界线,然后按F12,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靠近线,把线封闭,即可。
河流,农村道路,公路和地类界线矢量化过程同上,但必须把对应的文件设为当前可编辑。
把注记设为当前可编辑,然后矢量化点。
点击图例版的权属拐点,然后点击输入点图元快捷按钮,确定。
在图上对应的地方,单击左键即可。
市县拐点,指北针矢量方法同上。
注示类点,在对应的地方单击左键,然后输入文字,数字,即可。
2.5 建立空间拓朴数据文件在控制台上,选中行政界线,地类界线,右键单击“合并所选项”→保存为→文件名→在I-49-72-(6)文件夹中保存,文件名为弧段→确定→合并→确定→退出。
然后右键关闭选中的文件,把弧段设为当前可编辑,然后清除光栅文件。
在“T其他”下拉菜单里进行以下操作:[自动剪断线] →[清除微短线] 选择无用的微短线删除→[清除线重叠坐标] →[自动线结点平差]→[线拓扑查错] 将出错的,不封闭的线进行封闭→[线转弧段] 在弹出的窗口里,选择正确的存放位置,保存名为图斑→在控制台右键添加项目,装入转换后的弧段文件,设为当前可编辑→[拓扑重建]。
2.6 编辑区(线)属性结构在区(线)编辑下拉菜单里的修改属性中单击修改区(线)属性结构,属性结构编辑:权属名称,地类码,单击OK,保存。
在对应的区域(线段)输入相应的数据。
2.7 输出属性在属性库管理模块中打开要转出属性的“图斑”区文件,(检查是否缺漏)在下拉菜单属性中点击“输出属性”→输出类型:数据库表格→数据源:dBase→输出文件,在指定文件夹存放,文件名为输出→确定。
将输出的属性表在excel中打开,在excel中增加字段:班级、学号、姓名、人口、人均耕地、耕地自给情况。
填入数据,保存。
2.8 联接属性启动“属性库管理”模块,在属性下拉菜单中单击连接属性。
连接文件为I-49-72-(6)文件中的图斑,被连接文件为输出.dbf,连接的关键字段为权属名称,连接字段中,将面积,周长,ID取消选中,然后点击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