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机器人学-并联机构的基础理论
机器人学-并联机构的基础理论
并联机构的逆解软件
机床尺寸 标准C程序
控制系统界面操作步骤
• 进入控制系统界面后,先进行文件管理操作,完成数控 文件录入;
• 然后进行回零操作,建立机床坐标系; • 接着进行文件操作,将第一步完成的数控程序装入; • 通过单步或连续运行,完成原定机床的运动。 • 完成运动后,进行回零操作,使机床回到初始位置。
2.2 运动学方程建立-正解方程
2.3 速度方程
2.3 速度方程
3. 并联机构终端的自由度数确定
3. 并联机构终端的自由度数确定
3. 并联机构终端的自由度数确定
M 3(8 9 1) 9 3
空间可重构并联机构搭建
实际装置RPKM(II)
实际装置RPKM(II)
实际装置RPKM(II)
并联机构的分析和搭建 ——基础理论
1. 并联机构的定义
定义:只要是多自由度,驱动器分配在不同环路上的闭 式多环机构均可称为并联机构(Parallel manipulator; Parallel mechanism; Stewart platform)。 特点: (1)多自由度, (2)闭式,多环机构
并联机构的基本分析方法
1. 一种六自由度并联机构
1.1 机构模型
B3 B4
Y
B2 B
B1 X
B5
B6
T3 T4
T5
y
T2
T1
T
x
T6
1.2 运动学方程建立
动静平台坐标表示
1.2 运动学方程建立-逆解方程
旋转矩阵(欧拉角表示方法)
根据旋转变换,动平台坐标系中动平台各铰链位置矢量在基础坐标系中表示为 运动平台上各铰接点在基础坐标系中坐标为: 支链矢量表示为: 运动学逆解:
3. 基于并联机构的并联机床特点
与传统结构机床相比,并联机床具有如下特点:
1. 运动部件质量小,动态响应高,易于实现高的速度和加速 度特性;
2. 制造成本低,整机部件数目少,标准化程度高,具有硬件 简单,软件复杂的特点;
3. 功能多元化,可以实现切削、测量、装配等多种功能; 4. 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容易实现模块化设计; 5. 实现多自由度运动能力强,适合加工复杂曲面零件; 6. 构型多样性,可以针对不同的零件族采用不同的构型; 7. 由于面世的时间较短,尚存许多未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2. 并联机构的特点
表1 并联操作机与串联操作机性能的比较
比较项目
并联操作机
串联操作机
作业空间 运动学正解 运动学逆解 静力学正解 静力学逆解
位置误差 力误差 最大力
刚度 动力学分析
惯性
小 困难 容易 容易 困难 平均中和 积累 所有动力总和 大 非常复杂 小
大 容易 困难 困难 容易 积累 平均中和 受最小动力限制 小 复杂 大
控制系统(RVACS)操作规程
控制系统操作步骤
• 启动计算机,选择RTLinux2.4.18进行引导; • 打开控制柜空气开关,按下面板上的伺服上电,控制柜正常
上电,上电指示灯亮起; • 登陆root用户,密码qwer1234; • 输入cd /home/rvacs进入数控程序文件夹; • 输入./start启动PMAC运动控制卡,计算机显示Find pmac!,
找到PMAC控制卡,显示PMAC on line!,PMAC已正常工 作,如显示No Pmac found!则不能继续下述操作; • 进入Plan目录下,录入完成的逆解程序,并完成程序编译; • 输入./rvacs进入数控程序界面; • 按下控制面板伺服使能,使能电机; • 数控程序退出后,输入./stop关闭PMAC控制卡,退出实时 程序。
1.3 速度方程
对运动学逆解关于时间求导数,可得: 其中:
1.4 奇异性及灵活度分析
判定条件:
分类:边界奇异、位形奇异和模型奇异
1.5 作业空间分析-数值法
2. 一种平面三自由度并联机构
2.1 机构模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2 运动学方程建立
2.2 运动学方程建立-逆解方程
2.2 运动学方程建立-正解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