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谈谈孩子良好性格的培养

谈谈孩子良好性格的培养

——谈谈孩子良好性格的培养
大千世界,茫茫人海,人的性格千差万异,有的人开朗,有的人内向;有的人热情,有的人腼腆;有的人刚强,有的人懦弱……,为什么人的性格会如此不同?性格对人生有什么影响?我们应该怎样给孩子播种好性格?本文想就此作一些探索。

一.什么是性格?
心理学认为:性格是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表现出的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首先性格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因为个性差异,人的性格千差万异;其次性格是人对现实的一种态度,态度决定行为,所以性格是人的一种行为方式,并且是一种稳定的行为方式。

二、影响性格的因素有哪些?
1.生理因素。

性格有一定的遗传因素,孩子往往会继承父母的性格。

血型决定着人的性格。

有学者做过血型与性格关系的测试研究,研究结果发现,血型与性格因素存在显著性相关,即血型A 型与O 型,B 型和AB 型相比,更敏感、更有同情心,A 型比B 型和O 型更自我放任 ,而且A型比O 型焦虑度要高;A、O 型的人比B 型的人情绪稳定; B型比A 型忧虑感强;A 型比B 型自主性强; B、O 型与AB 型相比更容易紧张;O型血型人——个性十足,实用主义;A型血型人——追求舒适的生活;B型血型人——我行我素,自由奔放;AB型血型人——缺乏耐性,讲究趣味。

2.生活环境。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孩子所处的生活环境对孩子的性格有着很大的影响。

特别是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性格影响非常大,如果一个家庭氛围和谐、民主、幽默,孩子的性格一般比较大方、开朗、热情;反之,孩子就会形成内向、腼腆、怯弱的性格。

3.教育方式。

以引导和鼓励为主的方式教育孩子,孩子的性格一般比较自信、大方、勇敢;以批评和惩罚为主的方式教育孩子,孩子
的性格一般比较怯弱、腼腆。

三、性格的类型有哪些?
性格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也不同,学者也没有统一的说法,以下分类可供参考。

1.根据知、情、意三者在性格中何者占优势,可以把人的性格划分为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

理智型的人,通常以理智来评价、支配和控制自己的行动;情绪型的人,往往不善于思考,其言行举止易受情绪左右;意志型的人一般表现为行动目标明确,主动积极。

2.根据人的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还是内部,可以把人的性格分为外向型和内向型。

3.根据个体独立性程度,可以把人的性格划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

独立型的人善于独立思考,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干扰,能够独立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顺从型的人,易受外来因素的干扰,常不加分析地接受他人意见,应变能力较差。

4.根据人的社会生活方式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价值观,可以把人的性格类型分为理论型、经济型、审美型、社会型、权力型和宗教型。

5.现代医学把人的性格类型分为A、B、C三种类型。

A型性格的人争强好胜,说话声音响亮,走路急促,常有时间紧迫感;心胸狭窄,并具有泛化式敌意心理,往往树敌太多,动辄发火。

B型性格者相反,从容不迫,心胸开朗,与人为善。

C型性格者主要表现为内向、缄默和抑郁。

四、性格对人生有什么影响?
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人生。

不同性格的人,有着不同的人生。

有学者依据人际关系,把人们的性格划分为A、B、C、D、E五种:A 型性格情绪稳定,社会适应性及向性均衡,但智力表现一般,主观能动性一般,交际能力较弱;B型性格具有外向性的特点,情绪不稳定,社会适应性较差,遇事急躁,人际关系不融洽;C型性格具有内向性特
点,情绪稳定,社会适应性良好,但在一般情况下表现被动;D型性格具有外向性特点,社会适应性良好或一般,人际关系较好,有组织能力;E型性格具有内向性特点,情绪不稳定,社会适应性较差或一般,不善交际,但往往善于独立思考,有钻研性。

相信这五种不同性格的人,一定是五种不同的人生。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周围,不同性格的人的处事方式也不同,他们的人生轨迹也有较大的差异。

性格对健康也有很大的影响。

按照医学分类,A、B、C三种类型的健康也不同:A型性格的人,胆固醇、三酸甘油脂较高,平时精神紧张度很高,稍遇刺激,就会心跳加快、呼吸加快、血压升高,长期如此,易患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

具有A型性格的人,常使自己身上的其他痼疾加剧和恶化,从而较之同类疾病患者较早死亡。

与A型性格相反的是C型性格,这样的人是一种少言寡语、抑郁内向、逆来顺受、忍气吞声、任人摆布的人。

这样的人易患癌症,从总体上对人类的寿命产生负面影响。

对于C型性格易患癌症的现象,神经免疫学的回答是:抑郁心理状态打破了体内环境的平衡,干扰免疫监控系统的功能,不能及时清除异常突变细胞,这类细胞极易引发癌症。

最理想的当然是B型性格,这种人多表现为温和平静,从容大度,不过分争强好胜,随遇而安。

研究表明,长寿人群中,B型性格者占83%。

五、怎样培养孩子的性格?
性格虽然有先天因素,但后天的教育和养成更为重要。

《三字经》说得很好: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

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培养孩子的良好性格,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认识孩子,制定目标计划。

家长可以通过观察,了解孩子的性格类型。

对照上面性格的分类标准,我们很容易就会发现自己的孩子属于哪一类型,必要时也可以带孩子做一些健康体检。

知道孩子的性格类型后,还必须依据孩子的个性特点,制定培养孩子良好性格的目标和计划,有了计划就可以事半功倍。

2.构建民主、和谐、幽默的家庭氛围。

民主和谐的家庭一定会让孩子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愿望,民主和谐的家庭一定不会打击孩子的求知欲,民主和谐的家庭不会有吵架和谩骂,民主和谐的家庭一定会让孩子感到温馨和幸福;幽默的家庭一定充满欢声笑语,生长在幽默家庭的孩子一定是乐观向上的。

3.从细节做起,重视习惯养成。

性格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是行为方式。

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要落实在孩子的行为细节上,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习惯成自然,性格始养成。

4.因势利导,循循善诱,持之以恒。

研究表明,通过后天的引导和训练,完全可以改变孩子的性格。

比如,如果自己的孩子性格内向、怯弱,我们就可以让他(她)多与开朗外向的孩子玩耍、交流,多参加集体活动,家长也要经常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多给孩子讲一些健康向上的故事。

必要时,也可以带孩子与专家交流沟通。

养成一种良好的性格,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家长长期坚持,有意为之。

总之,心若改变,态度就会改变;态度改变,习惯就会改变;习惯改变,性格就会改变;性格改变,人生就会改变。

让我们给孩子播下一种好性格,孩子有了好性格,将来一定会收获一种好人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