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7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西方政治制度试题课程代码:0031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伯里克利时代,雅典的最高权力机关为( A )大书P1-11A.公民大会 B.元老院C.库里亚大会D.森杜里亚大会2.西方民主实践的思想摇篮为( A )P1-16A.雅典民主制B.斯巴达的寡头政体C.古罗马的共和政体D.欧洲中世纪的自治城市3.罗马从氏族制度向国家过渡的时期为( B )P1-17A.荷马时代 B.王政时代C.共和时代D.帝国时代4.罗马最早的成文法是公元前5世纪中期制定的( D )P1-30A.《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B.《汉谟拉比法典》C.《摩奴法典》D.“十二铜表法”5.在欧洲中世纪封建君主制的演变过程中,封建君主制最高和最后的形式为( D )P1-39A.封建割据君主制 B.立宪君主制C.等级君主制D.专制君主制6.解释资本主义历史运动的最具有直接性和实质性的因素为( C )P2-71A.生命权 B.自由权C.财产权D.反抗权7.第一次以分权学说来为资产阶级用民主形式组织国家进行经验总结并为以后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思想发展提供理论基础的是( A )P2-92A.洛克 B.卢梭C.孟德斯鸠D.马克思8.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动员人民起来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强大的思想武器是( D )P2-68A.国家主权 B.君主主权C.议会主权D.人民主权9.在当代西方社会,对法治原则背后的法理逻辑主要存在着( D )P2-122A.实证法学派的观点和传统自然法学派的观点- 第1页-B.实证法学派的观点和纯粹法学派的观点C.传统自然法学派的观点和新自然法学派的观点D.纯粹法学派的观点和新自然法学派的观点10.选举制度中的“一人一票,每票同值”的要求体现了( B )P3-144A.普遍原则 B.平等原则C.自由原则D.公开原则11.根据选举资格的规定方式,选举资格可分为( B )P3-152A.国籍资格和财产资格 B.肯定资格和否定资格C.国籍资格和年龄资格D.财产资格和年龄资格12.每举行一次选举,编制一次选举人名册的编制方法称为( C )P3-155A.职权编制 B.申请编制C.随时编制D.定期编制13.根据参加竞选的各政党候选人所得选票数,按比例分配议席,此种选举制度称为( C )P3-161A.相对多数代表制 B.绝对多数代表制C.比例代表制D.混合代表制14.英国现代政党和两党体制的雏形是( D )P4-182A.共和党和保皇党 B.共和党和托利党C.保皇党和辉格党D.托利党和辉格党15.被国家法律禁止,而转入地下活动的政党,属于( D )P4-186A.体制内政党 B.体制外政党C.合法政党D.非法政党16.西方国家政党政治沦为权力政治,在制度上表现最为明显的是一开始就实行所谓的( D )P4-217A.政党集权制 B.民主政治C.寡头政治D.政党分赃制17.现代西方民主制度的核心为( C )P5-224A.选举制度 B.政党制度C.议会制度D.司法制度18.英国资产阶级议会的雏形为( D )P5-227A.西门国会 B.三级会议C.御前会议D.等级代表会议19.1688年“光荣革命”后至1832年的政治制度在英国叫做“旧制度”,“旧制度”的核心是( A )P5-233 A.议会选举制 B.政党选举制C.行政权至上D.司法权至上- 第2页-20.实行“平衡的两院制”的国家是( D )P5-240A.英国 B.德国C.日本D.美国21.主权国家形式上或实际上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为( A )P6-286A.国家元首 B.议长C.委员长D.首相22.内阁最早出现于( C )P6-292A.美国 B.法国C.英国D.瑞士23.以总统为国家权力中心,以总理为政府首脑的政权组织形式,称为( C )P6-297A.总统制 B.议会制C.半总统制半议会制D.委员会制24.法国政治决策的中心为( A )P6-318A.总统府 B.总理府C.议会D.委员会25.英国的最高决策机构为( D )P6-324A.总统府 B.总理府C.委员会D.内阁26.由若干分层级的行政区域或自治区域构成的统一主权国家,其国家结构形式为( B )P7-329A.联邦制 B.单一制C.城邦制D.帝国制27.国家基于按地域进行管理的一般需要而组成的国家结构单元所设置的政府,称为( A )P7-344A.一般地域型地方政府 B.市镇型地方政府C.民族区域型地方政府D.特殊型地方政府28.把城市分为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依据为( A )P7-358A.城市人口的规模 B.城市功能C.行政等级D.城市体制29.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合二为一的城市政府组织形式,称为( C )P7-361A.市长制 B.议会市长制C.议会委员会制D.议会—经理制30.法国最基层的司法机构为( A )P8-384A.初审法庭 B.大审法庭- 第3页-C.上诉法院D.最高法院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古罗马国家实行过的政体有(BCDE )P1-17A.独裁制 B.军事民主制C.共和制D.元首制E.君主制32.洛克把国家权力分为(ADE )P2-63A.立法权 B.行政权C.司法权D.执行权E.对外权33.公开投票的方式主要有(BCDE )P3-146A.无记名投票 B.欢呼投票C.唱名投票D.举手投票E.双记名投票34.从西方国家规范政党活动的方式而言,在法律实践上对政党的限制形式主要有(AE )P4-189A.预防制 B.经费限制C.登记制D.选举制E.追惩制35.按照君主掌握权力的大小,君主立宪制可分为(BE )P6-288A.一元君主制 B.二元君主制C.共和君主制D.虚位君主制E.议会君主制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36.民族国家P1-43答:所谓民族国家,是指建立起中央集权制政府的、具有统一的民族阶级利益以及同质的国民文化的、由本国的统治阶级治理并在法律上代表全体国民的主权国家。
37.选举制度P3-133答:选举制度是现代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选举产生国家各级代表机关的代表和国家公职人员所应遵循的一系列原则与制度的总称。
38.陪审制度P8-401答:所谓陪审制度,它是指审判机关依法由公众中产生陪审员在庭审中参与审理案件的制度。
- 第4页-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39.简述古罗马帝国时代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
P1-26答:帝国时代的罗马实行军事独裁统治,这种统治有深刻的社会根源。
第一,土地私有制运动造成的贫富极化趋势愈演愈烈,一方面导致贵族和富有者进一步垄断政权,另一方面削弱了平民参政的经济基础。
第二,罗马的对外扩张形成一支强大的军队,服役的军人本是各等级的有产者和自耕者。
第三,共和国晚期不断发生的奴隶起义沉重打击了贵族势力,动摇了贵族寡头统治。
帝国的军事独裁统治先后采取三种体制:元首体制(奥古斯都体制)、四帝共治体制和君士坦丁体制。
40.简述代议制所体现的现代民主的基本原则。
P2-88答:第一,“人民主权”或“主权在民”原则。
第二,“少数服从多数”和“保护少数”原则。
第三,“在国民监督和批评下”实行会议和政务公开原则。
41.简述利益集团对政治系统的影响。
P4-221答:利益集团对政治系统的影响大致表现在如下几方面:第一,对政治选举施加影响,即争取代表自己利益的政治家当选,以更好地保障自身的利益;第二,影响国家立法机关,院外活动是其主要的活动方式;第三,对行政机关施加影响,这是利益集团影响政治系统的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其中包括影响政府官员任命、政府决策及其实施;第四,对国家司法机关的影响;第五,对社会舆论的影响。
42.简述议会政治危机的具体表现。
P5-278答:第一,议会地位的衰落与权力的虚化。
第二,议会决策模式的固有缺陷与立法效能的萎缩。
第三,行政权力的膨胀对议会权力的侵蚀。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43.试析政府的政治统治职能与社会职能的区别与联系。
P6-305答:政府的政治统治职能和社会职能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
首先,政治统治职能有赖于社会职能而实现,社会职能寓含政治统治职能。
政治统治职能与社会职能的相互统一、相互依存,二者相互统一。
其次,政治统治职能与社会职能的相互统一还体现在这两种职能的相互统一不是简单的或一成不变的统一,而是一种多样性的、包含差别的、变化着的统一,体现出一种辩证的关系。
44.结合实际分析影响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的主要因素。
P7-335答: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格局的形成往往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它受一个国家的经济管理体制、社会政治- 第5页-制度、国家结构形式、历史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
第一,经济管理体制。
经济管理体制主要涉及的是用何种手段配置社会经济资源,借助市场机制配置社会经济资源,被称为市场经济体制;运用政府计划配置社会经济资源,被称为计划经济体制。
第二,社会政治制度。
社会政治制度的不同,一方面体现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倾向于减小中央政府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而大力发挥地方政府在处理本地区事务中的作用,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上既兼顾国家的整体利益,又特别强调地方的自治作用;另一方面由于不同的国家实行了不同的地方政府制度,地方政府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不相同。
第三,国家机构形式。
在实行联邦制的国家与实行单一制的国家,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就呈现不同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后者的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控制较强,而前者的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控制相对较弱。
第四,历史文化传统。
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在一定程度上是该国国情的历史反映,它在社会现实中通常表现为一定的法律意识、思想习惯或思维定势,它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往往具有相当大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像英国、美国的地方自治传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该国的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安排。
除了历史文化传统这一非体制因素以外,影响中央与地方关系的非体制因素还包括地理因素、国内国外局势、国际环境等等,它们与经济管理体制、社会政治制度、国家结构形式一起综合地影响着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只不过各自发挥的作用不同以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居的位置和影响不同而已。
- 第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