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民办学校学费记录刷新:一小学每学期
8万元
上海民办学校学费记录刷新:一小学每学期8万元
更新:2018-12-19 08:33:45
记者查询上海市各区教育网的民办学校招生信息,梳理发现,目前部分民办学校学费尚未公布,已公布的民办学校里学费基本上跟往年持平,亦有部分民办学校学费上涨。
此前沪上民办小学学费第一高的上海民办包玉刚实验学校小学部今年学费为78000元/学期,这个纪录目前被上海康德双语实验学校小学刷新。
上海市黄浦区教育网站公布的2018年上海康德双语实验学校小学招生简章显示:经黄浦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黄发改物价[2018]1号),2018学年我校小学学费收取标准为每人每学期80000元。
根据上海康德双语实验学校简介,该校是由黄浦区区委、区政府全方位鼎力支持创办的、在黄浦区教育局具体指导下于2017年正式创建的、区域内首家十二年一贯制的民办双语学校。
2018年招收首届小学一年级学生。
黄浦区上海康德双语实验学校招生简章。
黄浦区教育信息网截图
除了新招生的民办小学,记者梳理发现,部分民办学校学费
上涨。
其中,嘉定区有半数民办学校涨价。
涨幅最大的是嘉定区的华师大附属双语小学,学费由34000元/学期上涨至46000元/学期,涨了12000元/学期。
华师大附属双语中学的学费由40000万/学期上涨至50000元/学期,涨幅为10000元/学期。
除此以外,嘉定区的民办华二初级中学也由原12000元/学期上涨至17800元/学期,涨价5800元/学期。
上海民办中小学的办学主体类型-
(一)个人或团体办学
个人或团体出面,筹集资金办学,区县教育局则根据各自的不同情况提供一定校舍和启动资金,如首批办校的5所以及后来的白玉兰、沪东外国语、侨华等。
这类学校一般具有两方面的积极性,办学者都是长期从事教育,关心、热心教育事业的老教育工作者,具有一定的办学思想和丰富的办学经验,并有办学的积极性;区县教育行政部门为了探索教育改革的路子,也在校舍、设备、经费、师资、精神等方面积极给予各种关心和支持,虽然支持程度还有较大差异。
(二)公办学校“转制”
主要有两类:
1.结合薄弱学校改变面貌的公办学校转制。
有的打散重组;有的逐步过渡,新进年级转制,原有班级照旧,逐步过渡。
2.人口导入地区的新建学校转制。
由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新村配套校舍及基础教育经费,学校出面筹集资金,组织队伍,在较短时间里建成具有较高水准的学校。
这两类学校的问题是必须妥善解决义务教育阶段的就近入学问题。
(三)企业办学
1.区县教育部门提供一定校舍场地,企业投资办学,企业人员任法人代表,办学经费由企业出面筹集,聘请校长管理学校。
2.企业所属教育单位利用闲置教育资源面向社会办学,如航道局教育中心原有的职业教育、成人教育资源(校舍、师资)因生源不足而闲置,现面向社会举办育海寄宿制初中,受到欢迎。
3.一部分房产开发企业,为了提高自己房产的吸引力和价值,愿意在规定的房产配套教育设施基础上增加投资,办高水准学校来推动房产销售,树立自己的企业形象,成为教育中的增量资源。
企业办学应是积极鼓励的办学形式,问题是应处理好国有教育资产与企业资产的关系,并加强办学过程的监督管理。
(四)“公民联办”
1.企业与公立学校联办,企业负责一部分教育经费筹集,公立学校负责具体办学。
此类学校的问题是企业方面的责任没办法保证,如企业效益下降,原定资金就有可能无法到位,企业法人易人也可能造成履约困难。
2.乡镇政府依托本地区公立学校兴办民校,如建虹中学是
虹桥镇政府出资、集资兴建校舍,依托当地公立初中,举办高中以满足本镇子弟上高中的需求,受到欢迎。
问题是乡镇作为一级政府,是否可以兴办民校,这在现行教育体制上似乎有所不顺,如要突破,应在理论上有所解释。
3.公立学校办学。
有公立中小学联合一些企业单位或团体办民校,其实际办学单位是公立学校。
有公立中小学以校办企业或校友会名义办学的,校址均在公立中学内。
有区教育学院举办的。
这类学校的问题是公立学校可不可以办民校?
现行的政策法规并没有明确规定学校作为法人不可以另行办学,如果可以办,那应该有一个如何规范的问题,使之避免公校借民校名义招生、收费的“校中校”、“校中班”实质。
从办学单位的比例来看,除了企业、团体、个人外,属于其他类的(主要是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公立学校、乡镇政府通过各种形式举办的)有25所,约占总数的43.1%。
58所学校中,有独立校舍者为22所,约占38%(三分之一强);大部分民校是借用公立中小学的校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