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地资源管理练习题

土地资源管理练习题

一、判断题(20分)( )1.狭义的土地包括陆地和内陆水域,是由土壤、气候、地貌、岩石、水文和植被等要素所构成的自然历史综合体,同时还包括人类过去和现在生产活动的成果。

广义的土地包括陆地和海洋,是指地球表面及其上下空间。

( )2.城镇土地调查包括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其中,权属调查的基本单元是图斑,是被权属界址线封闭的独立权属地段。

( )3.耕地是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南方宽度<1.0米、北方宽度<2.0米的固定沟、渠、路和地坎(埂)。

( )4.林地是指生长乔木、竹类、灌木的土地,及沿海生长红树林的土地。

包括迹地,居民点内部的绿化林木用地,铁路、公路征地范围内的林木,以及河流、沟渠的护堤林。

( )5.统计铁路用地面积时,包括铁路线路穿过隧道时,隧道内的铁路线路面积。

( )6.农村道路包括乡级以下,南方宽度大于等于1.0m,北方宽度大于等于2.0m,用于村间、田间等交通运输的土地,含其两侧的道沟和防护行树。

( )7.农村道路包括耕地中以通行为主,南方宽度大于等于1.0m、北方宽度大于等于2.0m的地坎或地埂。

( )8.土地调查中线状地物宽度大于等于图上2mm的,按图斑调查,线状地物宽度小于图上2mm的,调绘中心线,用单线符号表示,称为单线线状地物。

( )9.线状地物交叉时,上面的线状地物连续表示。

从上向下俯视,上面的线状地物连续表示,下面的断在交叉处。

( )10.线状地物穿过隧道时,线状地物断在隧道两端,隧道内线状地物可用虚线表示,不计算面积。

( )11.线状地物并行,符号化后距离小于图上0.2mm影响表示的,主要线状地物在准确位置表示,次要线状地物偏离主要线状地物0.2mm表示。

线状地物重要性按照河流、铁路、高速公路、国道、干渠、县(含)以上公路、农村道路、沟渠、林带、管道的顺序逐次降低。

( )12.行政区域界线、土地权属界线作为符号使用时不视为图斑界线;作为非符号使用时视为图斑界线。

( )13.零星地物是指耕地中小于最小上图图斑面积的非耕地、或非耕地中小于最小上图图斑面积的耕地。

( )14.图斑面积,是对调绘到调查底图上形成的封闭图斑,利用图斑拐点坐标按图斑椭球面积计算公式计算得到整个图斑的面积。

( )15.国有土地使用权期满,土地连同地上建筑物由国家无偿收回,需要继续使用的,依法申请和经过批准,期限可以延长,同时根据届时的市场情况补缴地价款。

( )16.长沙市某块国有土地的使用权登记因特殊需要时,可以在武汉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办理土地权利登记。

( )17.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是耕地被征收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6-10倍,每个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是耕地被征收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4-6倍。

.( )18.土地整理项目设计时,耕作田块方向的布置应保障耕作田块长边方向受光照时间最长,受光热量最大,宜选用南北向。

( )19.地形复杂或具有曲线边界地段,在不过多减少机组工作单程长度情况下,使短边配置在曲线边界上,并保证田块长边平行。

( )20.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方式中,招标和拍卖都可以多次出价。

( )21.采用市场比较法进行土地估价时,一般要求选取3个以上(含3个)10个以下(含10个)的比较案例即可。

二、选择题(20分)1.土地资源管理体制是土地管理机构设置和管理权限划分的制度,即中央和地方各级土地管理机构设置体系及其管理权限和范围,我国目前土地资源管理体制模式属于()。

A.统管模式B.分管模式C.统分结合D.以上都不对2.土地具有资源和资产的双重属性,作为资产土地的经济属性主要表现为()。

A.土地是自然的产物B.土地位置的固定性C.土地的稀缺性D.利用的永续性3.土地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土地包括()。

A.陆地B.海洋C.内陆水域D.地球表面及其上下空间4.下列属于狭义土地的组成要素的是()。

A.地貌B.气候C.土壤D.水文5.按照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土地分类,下列属于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的是()。

A.坑塘水面B.沟渠C.内陆滩涂D.沿海滩涂6.第二次土地调查中下列能够被认定为耕地的有()。

A.被临时占用的耕地B.被人为撂荒的耕地C.常水位线以下耕地D.道路斜坡耕地7.第二次土地调查中下列不能够被认定为耕地的有()。

A.受灾但耕作层未被破坏的耕地B.农民庭院中种植的农作物C.已开始实质性建设的耕地D.批而未用的耕地8.第二次土地调查中下列能够被认定为园地的有()。

A.城近郊区的非工厂化采摘园B.直接为其服务的用地,如粗加工场所、简易仓库C.农民自家庭院种植的果树D.具有工厂化设施建筑物的采摘园9.第二次土地调查中下列能够被认定为林地的有()。

A.农村居民点四周用于防风的林地B.林果间作,以林为主的土地C.城镇公园内的林地D.墓地中生长乔木、竹类、灌木的土地10.第二次土地调查中下列能够被认定为草地的有()。

A.人工种植、管理,生长草本植物的土地B.耕地人为撂荒,自然生长草本植物的土地C.在路、渠、堤、堰等的边坡、斜坡和田坎上生长草本植物的土地D.农民整建制或部分移民,造成居民点和耕地自然生长或人工种植草本植物的土地11.下列图示中,表示耕地中的水浇地的是()。

A B C D12.下列图示中,表示林地中的灌木林是()。

A B C D13.下列图示中,表示村庄用地的是()。

A B C D14.下列图示中,表示乡镇界线的是()。

A B C D15.土地调查中的地类调查包括线状地物调查、图斑调查、零星地物调查和地物补测等内容,下列属于线状地物调查内容的是()。

A.河流B.道路C.沟渠和田坎D.林带16.我国常见的土地他项权利有()。

A.土地所有权B.土地抵押权C.土地使用权D.土地租赁权17.()是暂时限制土地登记簿上权利人权利,为事实上的真正权利人提供临时性保护。

A.更正登记B.异议登记C.预告登记D.查封登记18.发生土地权属纠纷且下述权利证明出现矛盾时,土地权利最终认定应该以()为准。

A.土地登记卡B.土地归户卡C.土地使用权证D.土地所有权证19.耕地与基本农田的主要功能有()。

A.粮食安全B.社会稳定C.生态安全D.经济安全20.下级土地利用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总量不得()上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控制指标,耕地保有量不得()上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控制指标A.低于,高于B.高于,低于C.高于,高于D.低于,低于21.要求外形规整,长边与短边交角以直角或接近直角为好,形状选择依次为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其他形状,长宽比以不小于()为宜。

A.20:1B.10:1C.4:1D.2:122.下列可以采取土地划拨方式供地的是()。

A.武汉大学校园用地B.高档住宅小区C.城市供电设施用地D.商业大楼23.采用出让方式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最高使用权限商业、工业和住宅分别是()。

A.50年,40年,70年B.40年,50年,70年C.50年,70年,40年D.70年,50年,40年24.采用收益还原法进行自营土地的估价时,计算的经营总收益应该是()。

A实际收益 B客观收益 C二者平均值 D以上都不对25.采用市场比较法进行土地估价时,一般应选择近期成交的不动产交易实例,最长不超过()年,因为难以进行交易日期修正,即使修正也可能出现较大偏差。

A.2B.3C.4D.526.已完成土地使用批准手续(包括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具有“三通”或条件完备的基础设施,但未进行拆迁的可用于建筑的土地称为()。

A.毛地B.生地C.熟地D.以上都不对27.基准地价是指在城镇规划区范围内,对现状利用条件下不同级别或者不同均质地域的土地,按照商业、住宅、工业、综合等用途,分别评估确定的某一估价基准日法定最高使用年期土地使用权的区域平均价格,其特点包括()。

A.平均性B.区域性C.公示性D.时效性三、填空题(20分)1.土地的基本功能包括、、、景观功能。

2.我国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中土地分类采用二级分类体系,一级类个,二级类个。

3.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中土地分为12个一级类和57个二级类,其中一级类包括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其他土地。

4.按照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土地分类,耕地可以细分为、和。

5.园地是指种植以采集果、叶、根、茎、汁等为主的集约经营的多年生木本和草本作物,覆盖度大于或每亩株数大于合理株数的土地。

包括用于育苗的土地。

6.农村土地调查中土地确权的方式有、、和仲裁确认方式。

7.北方实地宽度大于等于2米,南方大于等于1米的单线线状地物,应予调绘并实地量测其宽度,精确到米。

8.线状地物注记采用ab/c的形式,a表示线状地物,b表示,c表示。

9.土地调查中图斑应符合最小上图图斑面积,其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为图上 mm2,耕地、园地为 mm2,林地、草地等其他地类为 mm2。

10.农村土地调查将耕地坡度划分为小于等于2º、大于2º小于等于6º、大于6º小于等于15º、大于15º小于等于25º、大于25º等5个级别。

坡度≤2°的视为平地,其他坡度中耕地又分为和两类。

12.根据土地调查检查验收可分为、、和检查确认四个阶段。

13.土地权属调查中实地调查的内容包括现场指界、、、、地上建筑物调查。

14.初始土地登记的流程包括初始登记申请、、、注册登记和颁发证书。

15.按照规划的性质不同,可以将土地利用规划划分为、和土地利用详细规划。

16.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设计的内容分为、、、、五大工程。

17.我国常见的土地税费包括、、、和土地闲置费等。

四、简述题(20分)1.简述我国土地资源特点及其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简述我国土地调查的发展历程。

3.简述土地调查中综合调绘法的步骤。

4.简述土地调查中线状地物与行政界线重合时的图上表示方法。

5.简述土地调查中线状地物与居民点交汇时的图上表示方法。

6.简述城镇土地定级中各种分值的内涵及作用分值的计算方法。

7.简述城镇土地定级中定级单元划分的原则。

8.简述我国土地权利登记制度的特点。

9.简述粮食安全法预测耕地保有量的基本思路与步骤。

10.简述土地整理项目设计中沟、渠、路、林的三种位置关系及其特点。

11.简述灌排沟渠的三种布置形式及其适用条件。

12.简述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四种方式。

13.简述收益还原法的计算步骤。

14.简述假设开发法的计算步骤。

15.简述成本逼近法的计算步骤。

五、计算题(20分)1.沟渠横断面和纵断面设计2.土地估价方法的应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