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价增加值计算方法, 一、农林牧渔业, 农林牧渔业现价增加值以生产法和收入法两种方法计算,以生产法计算结果为准。
, 1(生产法, 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1)总产出, 总产出一般采用产品法计算,计算公式为:, 总产出,总产值, 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资料取自农林牧渔业总产值(M301表)。
, (2)中间投入, 中间投入,中间消耗, 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中间消耗取自农林牧渔业中间消耗(M302表)。
, 2(收入法, 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 (1)劳动者报酬, 劳动者报酬,按生产法计算的增加值,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 , (2)生产税净额, 农林牧渔业全行业只征收烟叶税,因此:农林牧渔业生产税净额,农业生产税净额,烟叶税, (3)固定资产折旧, 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折旧,(农村居民家庭户均拥有农林牧渔业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乡村户数)×折旧率(6.7%), 农村居民家庭户均拥有农林牧渔业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取自农村居民家庭基本情况(T102表),乡村户数取自农村生产条件(A301表)。
分行业大类固定资产折旧,以按生产法计算的分行业大类增加值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比重进行分劈 , 二、工业, 1、总产出, 总产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出+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总产出+个体工业总产出,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出,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本年应交增值税,(规模以上成本费用调查工业企业总产值,本年应交增值税), ,(规模以上非成本费用调查工业企业总产值,本年应交增值税) , ?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总产出, 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总产出,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总产值, ?个体工业总产出, 个体工业总产出,个体工业营业收入, 2、增加值, 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增加值,个体工业增加值, (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劳动者报酬, 劳动者报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出×规模以上成本费用调查工业企业劳动者报酬占其总产出的比重+实物报酬, 规模以上成本费用调查工业企业劳动者报酬,制造成本中的直接人工,生产单位管理人员工资,生产单位管理人员福利费,销售部门人员工资,销售部门人员福利费,行政管理人员工资,行政管理人员福利费,支付科研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职工取暖费和防暑降温费,社保费,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劳务费,劳动保护费中的保健补贴、洗理费,其他直接费用、其他营业费用、其他管理费用中支付给个人和上交给政府部分,工会经费×60,,董事会费×50,,差旅费×6.5, , ?生产税净额, 生产税净额,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出×规模以上成本费用调查工业企业生产税净额占其总产出的比重, 规模以上成本费用调查工业企业生产税净额,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本年应交增值税,排污费,管理费用中的税金及上交的各种专项费用,水电费中上缴的各种税费,补贴收入, ?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出×规模以上成本费用调查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折旧占其总产出的比重, 规模以上成本费用调查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折旧,制造成本中的折旧费+营业费用中的折旧费+管理费用中的折旧费, ?营业盈余, 营业盈余,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出×规模以上成本费用调查工业企业营业盈余占其总产出的比重, 规模以上成本费用调查工业企业营业盈余,(营业利润,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工会经费×40,+上交管理费+补贴收入,利息支出×50, , (2)规模以下工业企业, 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 ? 劳动者报酬, 劳动者报酬,工资及福利,社会保险费, ?生产税净额, 生产税净额,税金总额,所得税, ?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本年折旧, ?营业盈余, 营业盈余,规模以下工业企业营业利润, (3)个体工业, 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 ?劳动者报酬, 劳动者报酬,个体工业总产出×2008年经济普查年度个体工业劳动者报酬占其总产出的比重, ?生产税净额, 生产税净额,个体工业总产出×2008年经济普查年度个体工业生产税净额占其总产出的比重, ?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个体工业总产出×2008年经济普查年度个体工业固定资产折旧占其总产出的比重, 计算总产出、增加的资料来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财务状况及产销总值(限成本费用调查企业填报)(B103-1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财务状况及产销总值(限非成本费用调查企业填报)(B103-2表),规模以下工业总量指标(B311表),2008年经济普查年度GDP核算资料, 三、建筑业, 1、增加值, 建筑业现价增加值以上一级统计部门核定反馈的数据为准。
, 2、总产出, 建筑业总产出利用经济普查年度建筑业增加值率推算,计算公式为: , 建筑业总产出=建筑业增加值?经济普查年度建筑业增加值率 , 3、分行业大类建筑业总产出和增加值, 分行业大类建筑业总产出和增加值根据上述建筑业增加值和总产出,利用经济普查年度各行业大类总产出(或增加值)占全部建筑业总产出(或增加值)的比重计算,计算公式为:, 某行业大类建筑业总产出(或增加值)=建筑业总产出(或增加值)×经济普查年度该行业大类建筑业总产出(或增加值)占全部建筑业总产出(或增加值)的比重, 4、分行业大类建筑业收入法增加值计算方法, 分行业大类建筑业收入法增加值,利用分行业大类建筑业增加值和经济普查年度分行业大类建筑业增加值各构成项目占该行业大类建筑业增加值的比重计算,计算公式为:, 某行业大类建筑业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该行业大类建筑业增加值×经济普查年度该行业大类建筑业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占该行业大类建筑业增加值的比重, 四、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一)铁路运输业, 总产出、增加值及收入法四项构成由省局计算并反馈各省辖市。
, (二)道路运输业、城市公共交通业、水上运输业、装卸搬运及其他运输服务业、仓储业(利用服务业调查、税务部门营业税、2008年经济普查资料计算) , 1、总产出, 总产出=法人企业总产出+行政事业单位总产出+个体经营户总产出 , (1)法人企业总产出=营业收入, (2)行政事业单位总产出=经常性业务支出+固定资产折旧+经营结余 , 经常性业务支出,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抚恤金,生活补助,救济费,助学金, 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原价×折旧率(4,), 经营结余,经营收入,经营支出, (3)个体经营户总产出=上年个体经营户总产出×该行业个体经营户营业税发展速度, 2、增加值, 增加值=法人企业增加值+行政事业单位增加值+个体经营户增加值 , (1)法人企业增加值, 劳动者报酬=职工工资和福利费,三项费用合计中其他属于劳动者报酬的部分,实物报酬, 生产税净额=营业税金及附加,三项费用合计中的税金,三项费用合计中其他属于生产税净额的部分, 固定资产折旧=本年折旧, 营业盈余=(营业利润,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三项费用合计中属于营业盈余的部分, (2)行政事业单位增加值, 劳动者报酬=工资福利支出,取暖费(降温费),劳务费,福利费,差旅费、出国费、工会经费中属于劳动者报酬的部分,(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抚恤金, 生活补助,救济费,助学金), 生产税净额=经营税金, 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原价×折旧率(4%), 营业盈余=经营收入,经营支出, (3)个体经营户增加值, 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 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 =总产出×2008年经济普查年度该行业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占其总产出的比重, (三)航空运输业、邮政业(利用服务业调查资料计算), 1、总产出, 总产出=法人企业总产出+行政事业单位总产出, (1)法人企业总产出=营业收入, (2)行政事业单位总产出=经常性业务支出+固定资产折旧+经营结余 , 经常性业务支出,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抚恤金,生活补助,救济费,助学金, 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原价×折旧率(4,), 经营结余,经营收入,经营支出, 2、增加值, 增加值=法人企业增加值+行政事业单位增加值, (1)法人企业增加值, 劳动者报酬=职工工资和福利费,三项费用合计中其他属于劳动者报酬的部分,实物报酬, 生产税净额=营业税金及附加,三项费用合计中的税金,三项费用合计中其他属于生产税净额的部分, 固定资产折旧=本年折旧, 营业盈余=(营业利润,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三项费用合计中属于营业盈余的部分, (2)行政事业单位增加值, 劳动者报酬=工资福利支出,取暖费(降温费),劳务费,福利费,差旅费、出国费、工会经费中属于劳动者报酬的部分,(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抚恤金, 生活补助,救济费,助学金), 生产税净额=经营税金, 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原价×折旧率(4%), 营业盈余=经营收入,经营支出, 五、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一)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利用服务业调查资料计算) , 1、总产出, 总产出=法人企业总产出,行政事业单位总产出, (1)法人企业总产出=营业收入, (2)行政事业单位总产出=经常性业务支出,固定资产折旧,经营结余 , 经常性业务支出,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抚恤金,生活补助,救济费,助学金, 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原价×折旧率(4,), 经营结余,经营收入,经营支出, 2、增加值, 增加值=法人企业增加值,行政事业单位增加值, (1)法人企业增加值, 劳动者报酬=职工工资和福利费,三项费用合计中其他属于劳动者报酬的部分,实物报酬, 生产税净额=营业税金及附加,三项费用合计中的税金,三项费用合计中其他属于生产税净额的部分, 固定资产折旧=本年折旧, 营业盈余=(营业利润,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三项费用合计中属于营业盈余的部分, (2)行政事业单位增加值, 劳动者报酬=工资福利支出,取暖费(降温费),劳务费,福利费,差旅费、出国费、工会经费中属于劳动者报酬的部分,(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抚恤金, 生活补助,救济费,助学金), 生产税净额=经营税金, 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原价×折旧率(4%), 营业盈余=经营收入,经营支出, (二)计算机服务业、软件业, 1、总产出, 总产出=上年总产出×服务业调查的总产出发展速度, 服务业调查的总产出=法人企业总产出+行政事业单位总产出 , 2、增加值, 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 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总产出×2008年经济普查年度该行业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占其总产出的比重, 计算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总产出和增加值的资料取自服务业统计报表制度(F202表、F203表、F204表)及2008年经济普查年度GDP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