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区治理》作业2参考答案

《社区治理》作业2参考答案

作业2一、名词解释:1、市场失灵P110市场机制不能有效抑制垄断,不能有效提供公共物品,不能克服外部不经济行为,不能带来其运行所需的外部环境条件,还不能提供我们极为珍视许多东西,例如社会公正、社会保障和内心宁静等等,市场的上述缺陷就叫做“市场失灵”。

2、村民自治P105即村民通过村民自治组织依法办理与村民利益相关的村内事务,实现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

3、社区服务P72在政府倡导下,为满足社会成员多种需求,以街道、镇和居委会等社区组织为依托,具有社会福利性的居民服务。

二、单项选择题1、B答案解析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一般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组成,并通过依法民主选举的方式产生。

居民委员会成员每届任期3年,可以连选连任。

村民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组成,村民委员会成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

村民委员会每届任期3年,届满应当及时举行换届选举。

村民委员会成员可以连选连任。

2、A答案解析在“四个民主”中,民主选举是村民自治的基础,民主决策是村民自治的关键,民主管理是村民自治的根本,民主监督是村民自治的保证,四个民主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不能只重视民主选举,而轻视后忽视其他三个民主。

3、A答案解析1986年在湖南长沙召开的全国社会福利会议上,民政部长崔乃夫首次提出在城市开展社区服务工作的构想,1987年在武汉召开的社会福利会议上,民政部公开倡导并全面发动在全国城市开展社区服务试点,1989年民政部又在杭州召开了全国城市社区服务工作会议,推广交流试点经验,进一步有力地推动了社区服务在全国更大范围的开展。

1993年民政部积极会同国务院其他14个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的意见〉,标志着社区服务作为一种特殊的产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一方面促进了社区的繁荣发展,另一方面标志着社区服务走向市场化倾向的产业化发展道路,引起了许多潜在的问题。

民政部在1995年发布了《全国社区服务示范城标准》,通过行政文件的措施来规范社区服务的发展方向。

4、A,答案解析英国社区照顾和中国社区服务对象的比较一、共同性:在中西方的社区照顾中,都把社会福利对象作为核心的服务对象来提供服务和照顾。

英国的社区照顾的对象就特指是社会福利对象,不再包括其他内容。

中国的社区服务早期也是把社会福利对象作为惟一的服务对象,后来虽然社区服务对象扩大到一般居民和城市下岗职工,但是社会福利对象仍然是中国社区服务的关注重点。

二、差异性:英国社区照顾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围绕着社会福利对象,以及相关的福利照顾者,不包括一般的社区居民。

而中国的社区服务则由一开始的社会福利对象扩大到一般的社区居民,最后又包括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缺乏稳定性。

英国是根据社区照顾的福利性质来界定其服务对象的,而中国社区服务是根据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来扩展自己的服务范围和服务对象,进而来归纳自己的服务性质。

相比较而言,英国的社区照顾更容易明确自己的服务范围和服务性质,也容易建立相应的运作机制,而中国的社区服务跟着国家中心工作变动,没有自己的核心,容易出现工作属性的争论和工作成效的波动。

5、A,答案解析非正式社会关系网络是指建立在自然交往基础上的靠情感、血缘或亲缘等关系维系的人际关系网络。

非正式关系网络是人类在传统社会条件下主要的社会交往方式,其实社区中的关系主要就是这种非正式的社会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1、ABC答案解析:P136-137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一般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组成,并通过依法民主选举的方式产生。

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的选举,可以采用直接选举方式进行,也可以采用间接选举方式进行。

也就是说可以由社区全体有选举权的居民或者每户派代表选举产生,也可以根据居民意见由每个居民小组先选举居民代表,再由居民代表进行投票选举产生。

选举由本社区全体有选举权的居民、户代表过半数,或者2/3以上的居民代表参加,方为有效;候选人须获得参加投票人数过半数选票,方能当选。

居民委员会成员每届任期3年,可以连选连任。

2、ACD答案解析:p140村民委员会的组成:村民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组成,村民委员会成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

村民委员会每届任期3年,届满应当及时举行换届选举。

村民委员会成员可以连选连任。

3、ABCD答案解析:P123-125社区党建工作的必要性(1)加强社区党建工作是抓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巩固执政党地位的需要(2)加强社区党建工作是在社区工作中发挥正确政治思想导向作用的需要(3)搞好社区党建是新时期落实党密切联系群众工作方法的必然选择(4)搞好社区党建是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4、ABCD答案解析:p163早期社区服务的定位很清楚,是限定在社会福利服务的基层网络方面,也就是主要面对城市社区中民政福利对象和一般居民家庭的老人、残疾人、幼儿、精神病人提供的福利服务。

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城市社区服务开始把一般社区居民的生活服务作为自己的服务内容体系,包括代理居民购买生活用品、代理居民请家庭保姆、代理居民照顾放学儿童、代理居民维修家具,甚至把社区居民开设的小卖部、小餐馆、小理发美容店、小维修点等都作为社区服务的内容。

强化社区对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服务功能:对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实行市场引导、政府就业培训和就业指导相结合,企业成立下岗职工再就业服务中心,帮助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

依靠社区组织,利用社区资源,开拓社区服务,成为国有企业职工再就业的一条出路。

社区服务另一个转变方向是和驻区的企事业单位的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双向合作。

具体措施是把驻区企事业单位的后勤服务设施向社区居民开放,在方便居民生活的同时,促进了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同时区街相关部门给各个企事业单位的向社会开放的后勤服务机构提供一定的条件的政策优惠,另外一种做法是对于单位以后新办的生活服务设施和项目实行合作经营,由单位提供投资、场地和物资设备,由街道、居委会出面管理和经营,双方共同投资兴办社会服务设施和项目四、简答题:1、简述农村基层社区民主建设的现状。

P145-146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我们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条件日益成熟,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开始提上议事日程,1982年《宪法》第一次确认了居民和村民自治制度的法律地位。

从80年代开始,在农村开始实行政社分开,建立起乡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农村社区的村民自治开始发育。

进入90年代后,城市开展的社区服务逐步转向社区建设,在社区建设中,城市社区的社区居民自治开始产生发展。

此后在社区自治中,中国社会的基层民主开始得到全面推进。

我国农村的基层民主建设目前已经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首先,开展农村自治和基层民主建设的法律法规逐步完善。

其次,村民自治机构和制度建设日益完善。

目前,全国农村普遍进行了4-5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选举的民主化、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

亿万农民以空前的政治热情,积极参与村民自治活动。

再次,村委会选举日趋规范。

绝大多数地方的选举工作基本做到了以省为单位的统一部署,统一选举程序,统一届期,他统一选举计报表。

目前,中国农村普遍实行村民自治制度,村民自治的制度建设和法制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

作为村民群众自治组织的村民委员会及其相关的机构和制度普遍建立起来,村级选举制度日趋规范化,村级民主水平日益提高,村级民主的公正性、公开性和竞争性不断增强。

但是,相比较而言,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制度法规尚且缺乏,之后于实践的需要。

2、简述志愿服务的特征。

P149志愿服务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志愿性。

志愿服务是志愿者所自愿、志愿提供的,这种服务的提供是志愿者在志愿精神,也就是一种自愿的、不为报酬和收入而只是参与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完善社区工作的精神的指引下而作出的,志愿服务出自志愿者的自愿,不是任何强迫、要求和命令的结果。

第二,无偿性。

志愿者提供各种志愿服务,不是以获取报酬,获得经济收入为目的。

虽然志愿者组织可能需要支付志愿者一定的费用,而且一些志愿者的最终获得可能与同类就业者的收入不相上下,但是志愿服务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报酬。

第三,公益性。

志愿者提供志愿服务是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是为了救助或者帮助各种需要救助和帮助的人,是为了公众利益,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提供服务,尽管志愿者在志愿活动中也有收益,它可以通过社会交往,获得知识、技能,也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第四,组织性。

志愿服务是一种积极活动的工作方式,而不是参与闲暇活动。

志愿服务的提供不是随便进行的,而是要在志愿组织或者其他需要志愿服务机构的,组织性的存在使志愿服务区别于一般性、暂时性管理之下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随机性的乐善好施、助人为乐的行为。

3、社区党建组织发挥领导作用的途径是什么?P128-129党的领导在社区工作中主要体现为政治领导,体现在社区工作大方向的把握等方面。

具体来说,在社区治理中,社区党组织发挥领导作用的途径主要有:1.通过建立协调议事机构,调动社区单位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2.通过强化党员教育管理,发挥党员在社区治理中的模范带头作用3.通过社区工作中各种实际问题的解决,发挥党组织的协调作用4.采取各种方式,动员各种力量参与社区治理四、论述题:1、举例说明社区治理主体扮演的角色及其作用。

支撑社区建设的三大主体——是政府组织、经济组织和民间组织。

政府组织、经济组织和民间组织在社区治理中处于不同的地位,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它们各自的职责和作用也不相同。

(一)政府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职责和作用政府在社区治理中发挥着主导的作用。

我国的社区建设和社区治理本身都是政府倡导和引导的结果,政府既是社区建设的倡导者,也是社区建设的领导者,我国的政府组织在社区治理中居于突出地位。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体制转型的背景下政府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职责和作用:1.界定社区。

社区治理的前提是社区的界定。

当前我国社区建设中社区定位尚不太明确。

鉴于社区界定的不统一,根据一定的人口规模、居住状况等因素,对社区范围进行界定,划分法定社区就变得至关重要。

2.把握社区治理的政治方向。

政府组织应该通过建立一定的机制,把握好社区治理的政治方向。

3.完善社区治理的法治体系。

通过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改变社区治理无法可依、无规可循的现象,逐步实现社区治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4.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

在社区治理中,政府仍然承担公共物品和服务提供的职能。

这大致包括:社区基础设施的兴建、社区环境的整治、社区治安的管理、园林绿化的保养、社区内困难群体的救助等等。

5.规范社区内部公共物品的提供。

政府不仅本身要提供一定的公共物品和服务,对社区内部一些物品和服务,例如社区物业管理、社区卫生服务、生活服务等,只要具有公共物品的特性,政府就要对其生产和提供进行规范。

(二)经济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功能(作用)与定位经济组织在社区治理中所发挥的功能主要有:1.参与社区党组织建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