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探索社会领域课程在幼儿园中的实施

探索社会领域课程在幼儿园中的实施

一、社会领域课程的发展回顾“举足轻重”的变化
社会领域课程一直受到教育工作者们的重视.但其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20世纪初.蔡元培、陶行知、陈鹤琴、张雪门、张宗麟等教育家都有许多实施社会教育的主张.其中.张宗麟先生被认为是中国幼教史上最早系统阐述幼儿园社会教育的人。他认为.生活便是教育.整个的社会便是学校:幼稚园的一切活动都具有社会性.幼稚园的儿童之间也进行社会**往.因此幼稚园课程中应增加“社会”科目。在《幼稚园的社会》(1932年)一书中.他对社会性教育的目标、内容编制、组织形式、实施原则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为幼儿园开展社会教育及实施社会领域课程奠定了重要基础。
受社会政治文化环境的影响.建国初期直到上个世纪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末.从系列的《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草案)》(1951年)、《幼儿园教育工作指南》(1956年)、《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1981年)、《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1989年)等文件中有关品德教育或德育工作的内容.可以看出幼儿园实施德育(社会教育)工作一直受到重视.但从社会教育隐身于德育(品德教育)背后也可以看出.当时幼儿园中实施的社会教育被赋予了鲜明的政治色彩和成人道德培养的价值取向.主要表现出“等同于德育或完全被德育替代”的特点。
<<<123456>>>
探索社会领域课程在幼儿园中的实施
编 辑: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提出的五大领域之一的社会领域教育.一直是幼儿教育工作者关心的重点领域.但社会领域课程却因实施的难度较大而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处于边缘化的境地。探其究竟.源于历史以来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处理的“惯性”。本文在追寻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的历史进程后.对当前开展的社会领域课程现状进行剖析.并结合湖北省近年来在幼儿园课程与教学上的改革和尝试.提出建设社会领域课程的对策和建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