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预警系统设计与研究
【摘要】风险预警是全面风险管理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目前,国内非金融保险业类企业风险预警观念较为淡薄,风险预警体系建设不全,缺少科学性、全面性和系统性。
为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以恒天凯马股份公司为案例,本文设计的风险预警系统共有风险类别、风险指标、风险评价、风险分析和风险预控五个部分。
【关键词】恒天凯马;风险预警系统;设计
0 设计与研究的背景
风险预警是全面风险管理中一个重要环节,在金融业和保险业中其理论和方法研究得较为全面和系统。
但在制造等其他行业中,中航油事件发生后,国资委于2006年出台《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部分大型集团性公司才开始对全面风险管理进行初步探讨。
但是,风险预警观念较为淡薄,风险预警体体系建设不全,也缺少科学性、全面性和系统性。
恒天凯马股份公司作为央企下属一家集团性上市公司,于2009
年将全面风险管理引入企业,作为一种其中的经营管理手段,目前在风险预警方面也是体系不全、缺乏系统性。
1 风险预警相关理论
1.1 全面风险管理
全面风险管理是指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包括风险信息收集、风险评估、风险策略、风险方案、风险监察。
1.2 风险预警
风险预警是指企业根据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变化,对企业未来的风险进行预测和报警,包括风险信息收集、风险评估和报警。
1.3 风险预警系统
风险预警系统实际上就是根据公司经营特点,通过收集相关的风险信息,监控风险因素的变动趋势,并评价各种风险状态偏离预警线的强弱程度,向决策层发出预警信号并提前采取预控对策的系统。
因此,要构建预警系统必须先构建风险指标体系;其次,依据预警模型,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分;最后,依据评分结果评价公司风险预警级次,并采取相应对策。
1.3.1 风险类别
依据《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风险可分为五类:战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和法律风险,分别指由于对公司战略、财务、市场、运营、法律方面的忽视,或缺乏应对措施导致企业蒙受损失的风险。
1.3.2 风险指标
(1)设定原则,为使指标设计更加合理,风险指标应遵循一些原则,如:全面性,指标明细应包含所有风险;相对独立性,指标之间反映内容应相对独立;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并以定量指标为主;易操作性,指标数字容易取得且计算过程不复杂。
(2)风险指标:按指标的属性分为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
定量指标主要为财务指标,综合反映公司的各方面风险。
定性指标作为
辅助性指标,对定量指标的风险评价起修订作用。
(3)指标标准:公司应根据实际经营条件并综合考虑历史业绩水平、行业标准、先进企业、发展规划等数据,确定公司可以承受的风险容忍度,制定公司的风险标准。
1.3.3 风险评价
在风险评测的基础上,与标准指标相比较,评定风险程度(风险级别)。
(1)风险评分
根据风险指标预警值与标准值及指标权重进行指标计算评分。
考评办法可以参照下几种方法:
沃尔评分法,将选定的财务比率用线性关系结合起来,并分别给定各自的分数比重,然后通过与标准比率进行比较,确定各项指标的得分及总体指标的累计分数,从而对企业的信用水平作出评价的方法。
分类指标综合分析法,这种方法是沃尔评分法的发展。
其标准比率以本行业平均数为基础,并适当进行理论修正,并引入行业最高比率,通过计算每分比率差,计算企业总得分对企业进行评价。
经营业绩评价综合评分法,是国有企业绩效考评一般办法,考评指标分为定量指标和定性两大类指标,定量指标又分为基本指标和修正指标两类,基本指标通过修正指标修正按照定量指标权重计算出定量指标评分值,再加计定性指标的加权计分对企业总体进行评价。
财务预警的z计分法,它是运用多种财务指标,加权汇总计算的总判断分(z值)来预测企业财务危机的一种财务分析方法。
计算公式:z值=0.012x1+ 0.014x2+ 0.033x3+0.006x6+0.999x5。
一般来说,z值越低,企业越可能发生破产。
(2)风险评价
根据风险评分结果评定风险级别,风险预警级数可划分为五个预警级次,即低风险、较低风险、中等风险、较高风险、高风险。
1.3.4 风险分析
对较高的风险进行风险原因分析,查找产生风险原因。
1.3.5 风险预控
建议对较高的风险应采取的风险管理应对方案,包括风险事件发生前、中、后的具体措施。
2 恒天凯马股份公司风险预警系统设计
恒天凯马股份公司基本情况:主营货运汽车、农机发动机和矿产机械及车轮等汽车配件,生产企业5家、外贸代理企业1家,在职职工近万人。
公司总部分别设置总经理办公室、人力资源部、财务部、运营管理部、审计部、技术规划部、投资发展部、法务部等部门。
2.1 风险分类
结合国资委风险指引分类和公司部门设置,恒天凯马股份公司的经营风险可具体分类为:战略风险(投资部)、财务风险(财务部)、市场风险(运营管理部)、运营风险(运营管理部)、人力资源风险
(人力资源部)、技术风险(技规部)、法律风险(法务部)、集团管控风险和子公司运营风险。
2.2 风险指标
2.2.1 风险指标
(1)指标明细及权重:根据定量与定性结合、定量为主原则,设计定量指标权重约70%、定性指标权重约30%。
其中定量指标主要反映公司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资产管理能力、发展能力方面等风险,而且设定核心指标权重相对较高。
定性指标主要反映战略管理、发展创新、经营决策、质量管理、人力资源、行业影响、社会贡献等风险。
(2)指标预警值
历史数据预警是财务预警目前普遍采取的方法,如z计分值法等,预警的结果也被证明是有效的;预算数据似乎更能体现预警的时间性特性,但财务预算与风险预警的目的不同,其预算值可能并不一定是风险预警的合适数值。
所以,从风险“预”警的时间特性和风险管理及时性要求,同时考虑定性指标对定量指标有修订的作用,指标预警值设计为:定量指标年度为预算数、季度为当期实际数;定性指标为部门评分数,一年评分一次,年度无重大情况变化一般保持不变。
2.2.2 指标标准
根据公司对风险容忍的程度,综合考虑公司实际经营条件和历史业绩水平,确定风险指标标准。
恒天凯马股份公司2009年、2010
年和2011年三个年度在历史经营中业绩较好,为使风险预警系统真正具有对企业进行风险预警的作用,指标标准以这三个年度实际业绩平均数为基础。
对部分偏低的风险指标,参考对标优秀企业的指标值进行修订。
2.3 风险评价
2.3.1 风险评分
因为沃尔评分法较其它方法对指标反映比较灵敏、简单,较符合风险预警要求,所以风险评分主要采用沃尔评分法进行评分。
同时,参照分类指标综合分析法为防止个别指标偏离度太大,影响总体风险评价,规定:最高分为标准分的1.5倍、最低分为0。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1)标准分,即指标权重
(2)标准值=2009~2011三年平均数(或对标企业修订数)(3)相对比率=实际值/标准值
(4)单个指标风险评分=标准分*相对比率
(5)总体风险管控能力评分=∑单个指标风险评分
2.3.2 风险评价
根据风险评分值结果,分别对公司总体和分类指标进行风险评价。
(1)公司总体评价:0~20分评价为“高风险”;20~60分评价为“较高风险”;60~80分评价为“中等风险”;80~100分评价为“较低风险”;100分以上评价为“低风险”。
(2)单个指标评价:0~标准分的0.2倍评价为“高风险”;标准分的0.2倍~0.6倍评价为“较高风险”;标准分的0.6倍~0.8倍评价为“中等风险”;标准分的0.8倍~1倍评价为“较低风险”;标准分以上评价为“低风险”。
同时,根据公司实际经营需要,为加强两项资金风险管理,分别对应收帐款和存货进行风险评价,作为总体风险评价的再补充。
其中应收帐款和存货的风险分别按帐龄或库龄设计为不同风险级次:1年以下为“中等风险”;1~2年为“较高风险”;2年以上为“高风险”。
2.4 风险分析
风险管理责任部门对风险指标系统打分为“较高风险”、“高风险”的责任管理指标,进行风险分析。
如营业收入较低,评价“较高风险”,分析是否由于国际国内市场风险环境恶化、行业政策不利、竟争激烈、技术落后等原因导致收入下降。
2.5 风险预控
风险管理责任部门对打分为“较高风险”、“高风险”的责任管理风险,提出风险应对方案。
如针对营业收入下降风险,可以采取开拓市场、增加广告投入、提高产品性能、提高产品售后服务质量等措施。
3 展望
随着全球竟争日趋激烈,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更加复杂,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及技术将日益受到瞩目。
风险预警作为全面风险管理
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核心地位,它成功的实施有利于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
本文设计的风险预警系统随着公司经营环境的变化,应当及时对预警系统进行调整,如增删风险指标,调整指标权重和标准等,让风险预警系统真正发挥风险预警功能。
【参考文献】
[1]国资委.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z].2006.
[2]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z].2011.
[3]戴俊.我国证券公司全面风险管理模式研究[z].2008.
[4]周政委.中小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现状调查分析[z].2008.
[5]于新花.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策略[j].会计之友,2009,2.
[6]全国高等教育委员会.风险管理[z].2001.
[责任编辑: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