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哲学成就人生发现自我感悟生活──湖北省第八届高中思想政治优质课竞赛一等奖课例湖北省黄石市第三中学杨昊一、【课题】《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二、【教学设计思路】以如何实现成功人生为贯穿全课的主线,通过矛盾特殊性原理的讲解渗透成功人生的道理,实现哲学生活化、哲学人文化的新课标理念。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
2、教学难点:让学生在把握矛盾特殊性表现的同时能理解与实现成功人生的关系。
四、【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成功理念,简单了解实现成功人生需要注意的问题,帮助学生从哲学中发现生活、理解生活和感悟生活。
2.能力目标: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学会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3.知识目标:把握矛盾特殊性的含义及三个表现。
五、【教学方法】心理渗透式学习、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
六、【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七、【教学过程】[引子]:(投影)Flash歌曲《隐形的翅膀》(课前3分钟)师:刚才一曲《隐形的翅膀》让我们不畏艰难,对未来充满了梦想;插上那对隐形的翅膀,让它带我们冲破险阻,去找寻自己的希望。
一支歌尚且能使我们从中汲取力量,相信,智慧的哲学更能为我们抓住人生的阳光。
[导入]:师:好!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透过哲学,一起来谈一谈哲学与成功人生的几个问题。
首先请大家来看几组图片。
(投影)刘翔、杨澜、李咏、周星驰、李嘉诚。
师:这些人大家一定都认识,他们都是一些成功人士。
那么,请问,他们之间能否彼此交换一下角色并相互替代呢?如让李咏代替刘翔去跑110米栏?(投影)李咏和刘翔交换角色(头像转换)生:哄堂大笑。
师:又如,让刘翔代替周星弛去演《大话西游》?也来那句经典的台词。
(投影)刘翔和周星驰交换角色(头像转换)(音频)周星驰电影台词: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
等我失去的时候,我才后悔莫及。
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师:从大家的笑声中,就知道,我们这种角色交换和人物的替代是滑稽、可笑的。
这在现实生活中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但是,他们都是成功的啊,那,为什么彼此不能相互交换角色呢?生:周星弛和刘翔是不同的人。
师:对,他们是不同的人,他们各自有各自的特点,他们和我们每个人一样都是独一无二并不可替代的。
在哲学上,这就是今天我们要一起来探讨的哲学原理:(投影)《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投影)一、矛盾特殊性的含义: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师:好,我们再来分析。
刚才那些人都取得了成功,但为什么他们能在各自的领域里脱颖而出、独领风骚取得成功呢?比方说,同样是主持人,李咏为什么能连续三次被评为“全国十大节目主持人”的称号?同样是喜剧演员,周星驰,不论是男的、女的、老的、小的都喜爱他,并加冕他为“喜剧之王”,这又是为什么呢?(老师模仿李咏在《非常6+1》里的手势动作)。
师:有特点吧,招牌手势,一看就知道是我们李咏的。
大家来看,人们是怎样评价我们咏哥的。
(投影)李咏---“顶着一个方便面式脑袋”,绝对是个离经叛道的异类。
古怪的出场服装,夸张的肢体动作,西装“嘎嘎”的很有绅士风度,笑容“坏坏”的很像个坏男人。
师:大家再听听,这是谁的笑声?(音频)一段周星驰的笑声生:周星驰。
(哄堂大笑)师:对!一听就知道是周星驰的,有特色吧!那再来看看,人们又是怎样评价我们星爷的呢?(投影)周星弛---“无厘头”式喜剧的表演风格。
非逻辑性、带有神经质的演技。
叛逆、搞笑、怪异、反常规、夸张、讽刺、自嘲、无常道。
一句“I服了You”被奉为经典。
师:大家想想,这两个人,是什么让你记住了他们,是什么让你喜欢上了他们?又是什么让他们获得了成功?(同步投影)想一想:是什么让你记住了他们?是什么让你喜欢上了他们?是什么让他们获得了成功?生:他们的特点和特色。
师:很好,是特色,是风格成就了他们。
我们会发现,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的成功就在于他们独有的特色、不同的特点和别人所不具备的风格。
从哲学上讲,他们的成功就是因为他们抓住了矛盾特殊性的第一点表现:(投影)二、矛盾特殊性的表现:1、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
(投影)它强调的是,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自身的特殊的矛盾,从而构成一事物区别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
这也正是世界上事物之间之所以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
(老师同步朗读)师:因此,正是因为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特点,不同人之间又是千差万别的,所以,谁率先抓住了自己的特色,谁率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谁就更容易从茫茫人海中突显出来,谁离成功也就更近了。
可以这样说,是特色让他们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取得胜利,是风格使他们在不断变化的浪潮中获得成功。
(停顿)师:然而,另一方面,我们仍然要看到,社会上有些人,为了获得成功去模仿别人。
如各种各样的模仿秀。
师:那好,今天我们也来一场模仿秀吧。
(投影)思想者、掷铁饼者学生活动:分两次请两个同学上台表演思想者、掷铁饼者的动作姿势。
师:活泼之余,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我们一起来辩一辩,这些模仿别人的人能够获得成功吗?。
(投影)辩一辩:模仿别人能够获得成功吗?(投影)潘长江、周杰伦、刘德华的模仿者与本人的照片比较。
师:好,我们来划分一下。
这边是正方:模仿别人可以获得成功。
这边是反方:模仿别人不能获得成功。
请每一方选出一位中心发言人来代表本方陈述观点。
讨论时间:两分钟,开始!学生活动:正反双方开展辩论。
生(反方A):我方观点是模仿别人不能获得成功。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自己的特点和风格,模仿别人的神态举止、语言动作,即使再惟妙惟肖,那也是别人的东西,不是自己的东西;那些盲目模仿的人更是会因为模仿别人而丧失自己,丢掉了自己的个性与风格。
只能讲仍然成就的是别人,而毁掉的是自己。
生(正方A):我方观点是模仿别人可以获得成功。
从我们呀呀学语时,我们就在模仿别人,我们模仿我们的父母,我们模仿身边的人。
在模仿的过程中,我们逐步学会了我们之前不会的技能;在模仿的吸收中,我们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在模仿后的反思中,我们提高了自己的能力,是模仿帮助我们成长,是模仿帮助我们进步,是模仿帮助我们提高。
师:很好,正反双方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看来,对待模仿,我们能不能一概而论,能不能以偏概全呢?(学生回答:不能)。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模仿呢?(投影)理论探究: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模仿呢?生:不能。
生A:我们要辨证的看待模仿,既要看到模仿能帮助我们迅速成长有利的一面,又要看到盲目模仿导致我们丧失个性、丢掉特点不利的一面。
生B:我们可以模仿,关键是不能盲目的模仿。
并且,我们的模仿应该是吸取被模仿者精华的一面,再对他有所突破,从而形成自己特有的东西。
师:对,回答的很好。
我们的观点就是(投影)观点:我们不反对模仿,我们反对盲目的模仿;模仿的目的是要在模仿后形成自己的特色。
师:所以,正如刘德华的模仿者贺刚说,自己终于明白了一位前辈对他说的“你要走出自己的路”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投影)自己终于明白了一位前辈对他说的“你要走出自己的路”是什么意思。
师:好,基于上面的分析和对模仿的讨论,结合我们前边所讲的哲学原理,“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我们回到成功的话题,要实现成功人生我们应该怎样去做呢?我们要抓住的什么?生:自己的特点和风格。
师:很好,这就是我们实现成功人生的第一招。
(投影)实现成功人生第一招:Show yourself 发现自我秀出独特与众不同点亮特色(学生跟随老师大声朗读)师:(过渡)既然通过哲学我们找到了实现成功人生的第一招,接着,我们就去寻找第二招吧。
师:那好,现在我们就借用心理学上通常的做法,也就是自我人生规划来为我们自己做一下心理按摩,对自己进行一次心灵的探索。
假设一下自己可以活多少年,然后画一个时间轴,在轴上标明时间,在不同的时间段上,写出你想做的、你想实现的或是你想规划的。
大家都来试试。
注意,你即将做的,将对你具有历史意义,因为50年后,当你再拿起这张便笺纸时,你会发现,今天你所写的很多内容都变成了现实。
来,大家试试看。
(课前便笺纸已发)(投影)心灵探索之人生规划假设一下自己可以活多少年,然后画一个时间轴,在轴上标明时间,在不同的时间段上,写出你想做的、你想实现的或是你想规划的。
时间轴(学生活动2分钟)师:有哪个同学愿意把自己的时间轴给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
生(女):22岁我大学毕业,然后参加工作;26岁希望获得自己的爱情;30岁希望有一个幸福的家庭;45岁左右希望自己的事业能取得一定的成功;50岁时希望我能够积累足够的财富;50岁到今后能够到更多的地方学习参观。
生(男):我觉得,我首先我要考取一所知名的大学,学习一个自己喜欢并有很大发展前景的专业;22岁我大学毕业后出国留学,到国外去学习更多的先进技术;30岁我就学成归国,在国内开办一家公司进行创业,应用自己学到的东西以回报社会;40岁到50岁期间,我要积累更多的财富,在贫困地区开办50所希望小学或中学,让更多的人受到教育;60岁及以后,我准备逐步培养接班人,让他把自己的事业继续下去。
师:哎呀!大家说的多很好,既有现实的想法,也有雄才大略,看来大家对自己的人生道路有了一个基本的思路。
我希望大家在自己的人生轨迹上,一路走好!(停顿)那,我也给我自己画了个时间轴,大家要不要听听?师:(给学生念自己的时间轴)略。
师:好,我们再一起来回过头来看看我们自己的时间轴,在不同的时间段上,前后比较一下。
(投影)同样的你,在不同时间段上,不同的人生阶段中,你想做的、你想实现的和你想规划的是一样的吗?为什么?生:不一样。
因为,在不同的时间段中,时代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我们的特点也是不相同的,我们的要求、希望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想规划的和想实现的也必然是各不相同的。
师:对,就是这样。
同样是你自己,但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中,你的特点是不一样的,你所承受的压力、你所承担的责任和你需要完成的任务是各不相同的。
所以,有人这样形容我们的一生:“童年是一场梦,少年是一副画,青年是一首诗,壮年是一部小说,中年是一篇散文,而老年是一部哲学。
”(投影)童年是一场梦,少年是一副画,青年是一首诗,壮年是一部小说,中年是一篇散文,老年是一部哲学。
(学生齐念)师:在哲学上这就是矛盾特殊性的第二点表现:(投影)二、矛盾特殊性的表现:2、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
(投影)它强调的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事物,其发展总要经历若干个不同的阶段,不同阶段之间又都存在着差别,区分这些不同阶段的依据,就是它们各自所包含的特殊的矛盾。
(老师同步朗读)师:那好,我们再回到成功的话题。
既然同样是你自己,但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中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不同人生阶段的任务和目标也是不一样的。
那么,为了实现我们人生最终的成功,我们又应该怎样去做呢?我们所要把握的又应该是什么呢?生:我们要根据自己在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为自己制定详细的人生计划,确定不同阶段自己应该要达到的理想和目标,并为每一个阶段目标的实现而不懈努力、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