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晓讲解
春晓
作者:孟浩然
原著欣赏 作者简介
生词认读 诗词翻译
诗文解读 结 束
春晓
------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返回
孟浩然(689-740年)
孟浩然,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汉族,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 人。字浩然,世称「孟襄阳」,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 孟”。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襄阳南门 外背山临江之涧南园有他的故居。曾隐居鹿门山。 孟浩然出生于公元689年(武后永昌元年),唐代一位不甘隐居,却以隐居 终老的诗人。壮年时曾往吴越漫游,后又赴长安谋求官职,但以「当路无 人」,只好还归故园。开元二十八年(七四零)诗人王昌龄游襄阳,和他 相聚甚欢,但此时孟浩然背上正生毒疮,据说就是因为「食鲜疾动」,终 于病故,年五十二岁。 孟浩然的一生,徘徊于求官与归隐的矛盾之中,直到碰了钉子才了结 了求官的愿望。他虽然隐居林下,但仍与当时达官显官如张九龄等有往还, 和诗人王维、李白、王昌龄也有酬唱。 孟浩然的诗已摆脱了初唐应制,咏物的狭窄境界,更多地抒写了个人 的怀抱,给开元诗坛带来了新鲜气息,并得到时人的倾慕。李白称颂他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杜甫礼赞他「清诗句句尽堪传」。可见他 在当时即享有盛名。他死后不到十年,诗集便两经编定,并送上「秘府」 保存。现有《孟浩然集》。
返回
tí 蹄
返回
jué 觉
wén 闻
Mián 眠
春天的夜晚一直甜甜地睡到天亮,
醒来时只听见窗外一片阶上一定铺满缤纷的落花。
返回
• 诗歌从春鸟的啼鸣、春风春雨的吹打、春花的谢落等声音, 让读者通过听觉,然后运用想象的思维方法,转换到视觉, 在眼前展开一夜风雨后的春天景色,构思非常独到。诗歌 语言自然朴素,通俗易懂,却又耐人寻味:不知不觉的又 来到了一个春天的早晨,不知不觉的又开始了一次花开花 落。思想着这一年一度的春色,人生的感慨便会油然而起, 或淡或浓地萦回心头。 《春晓》给我们展现的是一幅雨后清晨的春景图。它看似 平淡,却韵味无穷。不写繁花似锦,不写芬芳醉人,只用 寥寥数笔,就把那不经意的一瞬间感受到的浓浓春意勾勒 得淋漓尽致。诗人由喜春而惜春,用惜春衬爱春,言简意 浓,情真意切。从那“夜来风雨声”中,我们可以尽情地 想象那莺歌燕舞、百花齐放的烂漫春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