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育婴师常考的知识点

育婴师常考的知识点

第六章生活照料
2-4天内母亲分泌的乳汁称之为初乳,人的初乳中含有不少免疫因子。

初乳呈柠檬黄色,碱性反应,每日初乳总量为10-40毫升。

喂养不足的原因:婴儿休息不好、常哭闹、每次吃奶不能吸空奶瓶或乳房、没有得到充足的食物等。

喂养不足的程度与持续时间决定婴儿的症状:如便秘、入睡困难、烦躁不安、不停地哭闹、体重不增或增重不足、皮肤干皱、面容像“老人”。

喂养过度常见的症状:溢奶、呕吐等。

如果过度喂养,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过多,会引起腹胀、过度增重、肚子不舒服。

婴儿期不少疾病都伴有呕吐,发现呕吐应及时去医院诊断。

人工喂养的婴儿容易发生便秘。

造成的原因:主要是摄食或饮水过少;食物中蛋白质、脂肪含量过高。

腹部绞痛常见于3个月以内的婴儿。

症状:突然发作、哭闹剧烈、可发作持续几个小时。

面色潮红或苍白、肚子胀、发紧,双腿卷曲到肚子,脚冰凉,双手紧握拳。

处理方法:①让婴儿直立或俯卧位趴在成人膝上,或在肚子上放个暖水袋可帮助缓解。

②用甘油栓灌肠通便、排气可以缓解疼痛。

③喂奶前、后用手轻轻拍打婴儿背部使之“打嗝”,帮助排气。

④喂奶时要有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母亲要有宁静愉快的心情,找出母亲食物中的过敏物质。

⑤避免喂养不足或过度喂养。

的适宜刺激,延迟添加或不添加泥状食物会使婴儿因咀嚼功能低下,不能摄取更多的营养,造成营养不良。

咀嚼功能发育完善对婴儿语言能力(构音,造词,短句)的发育有直接的影响。

婴儿食物过敏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体内某些蛋白质的结构变异缺陷或功能发育迟缓。

预防食物过敏及添加泥糊状食品的方法:1)实施母乳喂养2)进行添加泥糊状食品的训练3)科学添加泥糊状食品。

婴儿3个月左右就可以进行添加泥糊状食品的训练,在接受一种新食物时常有拒食、不合作表现,应提醒家长不要采取粗暴逼食的手段,这样会加重婴儿厌食心理,甚至造成吞咽困难。

添加泥糊状食品要掌握先素后荤、由少到多、由细到粗,由稀到稠的渐进的原则。

添加辅食应尽量避开炎热的夏天。

作出示范动作或凭经验抓准婴儿“二便”的间隔时间,提前几分钟进行提醒。

清洁是促进婴儿健康成长、预防疾病的一个重要环节。

正确选择和购买消毒剂,要购买经国家(省级)卫生部门批准,带有卫消字的腐蚀性小的消毒用品。

第七章日常生活保健与护理
人体测量学常用参数广泛用于判断儿童营养状况和健康状况。

第二节预防接种大多数疫苗接种后不会引起严重反应,由于每个婴儿的体质不同,接种后会出现一些轻重不同的反应。

分为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过敏反应较少。

基本上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

前者包括维生素A、D、E、K;后者包括维生素B族和C 族、叶酸等十来种。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主要表现:早期表现没有特殊症状;烦躁、哭闹;睡觉不安、夜里时常惊醒;汗多有酸味儿;后脑勺有一圈头发稀疏或脱落,头发发黄、脆、易折;囟门增大、边缘变软,头颅成方形;出牙晚,牙齿不整齐,釉质不好;鸡胸、漏斗胸、罗圈腿、肌肉软、无力;说话晚、吐字不清楚。

儿童发生意外死亡占总死亡的26.1﹪。

监测与干预婴儿意外伤害(1)建立常规的事故记录和报告系统。

(2)加强宣传教育,增强保护意识。

(3)在1-4岁的婴儿中,死于家庭意外事故的人数占整个死亡人数的37﹪。

检查预防婴儿意外伤害的安全设备有房间、浴室、厨房、起居室、卧室、门厅、楼梯和走廊。

楼梯两边应该设有护栏,栏杆要结实、间隙小,避免婴儿掉下来。

第八章教育
个月具有了视觉分辨的能力,可以看清不同距离的物体。

3岁婴儿可以掌握上下、内外方位的概念;4岁掌握远近、顶、旁等
方位概念;5岁掌握中间、底、跳过、前面、后面等;6岁掌握左右、相反等方位概念。

大约在3个月可以分辨简单的图形,2岁左右开始认识红色缓和平面图形的大小,3岁时认识两种颜色,并能区分一些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基本的形状。

1岁有了记忆,会寻找藏起来的东西,2岁以后形象记忆占主导地位。

婴儿时期机械(照相)记忆模式以无意记忆为主,遗忘率很高。

耐心指导,帮助婴儿掌握基本要领。

培养婴儿独立进餐,1岁半左右学会自己拿勺子吃饭,两岁以后就可以学会用筷子吃饭。

两岁以后可以逐渐培养独立蹲盆大小便,每次坐盆的时间不要太长,一般为3-5分钟,长时间坐盆容易使婴儿脱肛。

简答题基础部分
1.(1)年龄越小,生长速度越快。

(2)
婴儿生长发育有一定的顺序和方向,不能越级发展。

(3)婴儿时期要完成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从一个毫无生活自理能力的自然人,初步转变为能适应社会生活的社会人。

2.
存在于其生命过程的某一特定时期。

在此时期施以适宜的教育和训练,才能获得最佳发展,甚至形成某些特殊的能力。

心理学家称这种特定时期为个体发展的关键期,又称为“敏感期”。

(1)大
脑发展的关键期。

(2)言语发展的关键期。

(3)感觉发展的关键期。

(4)自我意识形成(人格培养)的关键期。

简答题四级
3.(1)生长发育的潜能的最大、最佳
发挥有赖于不同食物阶段充分的营养供应,每个阶段有各自的时间依赖性效应。

(2)吸吮、吞咽是婴儿先天就会的生理功能,但咀嚼功能发育需要适时的生理刺激,正确的“吃”需要训练和培养。

泥状食物进一步扩大了婴儿味觉感受的范围,可以为断奶和养成不挑食、不偏食、不拒食等良好习惯和均衡膳食打下基础。

(3)咀嚼功能发育完善对婴儿语言能力(构音,单词,短句)的发育有直接的影响。

如果换乳期泥状食物添加不及时或不科学,对婴儿语言发育、认知能力和智商发展会产生障碍。

4.(1)房间
安全常识(2)浴室安全常识(3)厨房安全常识(4)起居室常识(5)卧室安全常识(6)门厅、楼梯和走廊安全
5.1)注意观察婴儿的情绪变化。

(2)
经常让婴儿获得快乐。

(3)让婴儿慢慢学会控制情绪。

(4)让婴儿学会忍耐和宽容。

(5)和谐美好的家庭生活是培养良好情绪的环境因素。

论述题四级
1.(1)丰富婴
儿的生活:尽管扩大认知和交往的范围,适时地交会婴儿相应的
词语。

举例:①看图说话:与婴儿一起看生活用品的图片,边看图片边讲解各种物品的特点和用途,让婴儿模仿成人的语言,边指图片边练习说话,每天练习2-3次。

②练习表达:带婴儿到动物园,边看边提问,让婴儿用语言回答问题,如“这是什么动物?”“这个动物在干什么?”③练习说完整的句子:学会使用包括主语、谓语、宾语的句子。

如“我要喝水。

”“妈妈上班去了。

”“阿姨讲故事。

”并逐步学会使用一些简单的形容词。

如“我要红色的皮球。

”“爸爸吃大个的苹果。

”等。

(2)满足婴儿的求知欲:多讲故事,多念儿歌、指导婴儿看图画,听音乐,看电视节目。

每次听完(看完)之后,指导婴儿回忆和理解故事的内容,让婴儿复述故事内容,既可丰富语言,又可训练注意力、记忆力。

举例:①儿歌练习:最好由3个音节的儿歌学起,要带着表情教婴儿一句一句学唱,边唱边打拍子,边配合一些动作,以增强韵律和快乐感。

如:布娃娃,笑哈哈,大眼睛,黑头发,爱干净,又听话。

②复述故事:教婴儿看图说话。

开始时由大人讲图片中的内容,让婴儿认真听并模仿成人的话,逐步过渡到提出问题让他回答,并按照问题的顺序进行复述。

在给婴儿讲故事或图片时,不断提出问题引导婴儿回答“如果”后面的话。

“如果小花猫出去玩肚子饿了怎么办?”“如果小兔子找不到家怎么办?”通过这种训练使婴儿初步学会推理。

论述题五级
2.
实施一对一的个别化教学计划的步骤:(1)熟悉个别化教学计划的内容及操作方法。

(2)准备教学过程中必备的玩教具。

(3)按约定的时间准时等侯婴儿,如果是入户教学,则需按约定的时间准时到达婴儿的家庭,注意避开婴儿的睡眠时间。

(4)按常规要求接待家长,如果是入户,进门后要主动换鞋、洗手(尊重婴儿家庭的习惯)。

(5)按照个别化教学计划的要求进行操作。

5个月以内的婴儿可以根据其特点直接进行训练,年龄稍大的婴儿要先与家长进行沟通,再与婴儿交流,与婴儿熟悉之后再操作教学计划。

(6)注意做好个别化教学计划实施的记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