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学习国学经典
国学的意义在于,从中获得产生国学的思维,用各种机制激发民族的创造力,创造出新的国学。
可以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道德修养(修身、养性、齐家、治天下),告诉你该如何为人处事;开拓自己的思维,中国传统的文化(以道家和儒家为代表)的思维方式和西方有着很大的差异(西方讲究的是离散思维,而中国文化注重的是归纳与回溯);将传承了数千年的文化延续下去;汲取前人的知识经验和教训;锻炼身体、养气蓄神。
一直以来,国学经典犹如深埋于地下的宝藏,它悄无声息,静静的,不管你来还是不来,它一直蒙着神秘的面纱在那里等待;不论你喜欢还是不喜欢,它依然淡淡的散发着夜明珠般璀璨的奇异光泽。
曾经,它几乎被我们遗忘了,直到有一天,我偶然一次在电视上聆听了于丹教授的《论语》知识讲座,于是乎,我一度被尘封的心灵豁然开朗,如饮甘露。
从此一泻千里,《百家讲坛》成了我最喜爱的节目,继而《南怀瑾讲庄子》、《三字经》、《千字文》《朱子家训》、《龙文鞭影》等经卷使我爱不释手。
我深切体会到,要走进古人,了解历史,还真的要从诵读经典开始。
朋友们,我们的中华文化是何等的渊远流长,我们的国学经典是何等的繁浩灿烂,它凝聚了前贤圣哲的大智大慧,浓缩了我们华夏文明的思想精辟。
走进国学,品读经典,使我们更加敬仰古人纯净而豁达的心灵和洞察世事的敏锐。
国学承载历史,时代呼唤国学。
让我们带着毛主席的“书生意气”,去指点江山;让我们以“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南西北风”的坚定信念,去挖掘工作潜能,启迪创新智慧,品味美好生活,升华平凡人生。
那么在现在我们该如何去培养孩子学习国学,热爱国学呢?现在的家长大多都比较忙,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引导孩子学习,为孩子找资料等等...我也挺迷茫的。
直到有一次去一个朋友家里面发现了一台叫学而第一国学机的产品,我试用了一下,感觉非常不错,内容丰富,音质也不错。
也仔细想了想这样以听的方式给孩子学习是否有用,结果是有用的,因为孩子起初都是以图像记忆和声音记忆为主,并且小孩小时候的记忆力特别好,大脑也处于发育阶段,多听多记有易于大脑发育,并且可以培养孩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