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养护工作规程乔、灌木养护操作规程1.0 目的规范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行为,提高物业管理服务质量,增强业主对物业管理服务的满意度。
2.0 范围适用于小区乔、灌木管理。
3.0 职责3.1环境助理负责对园林绿化管理工作的落实检查及管理。
3.2绿化养护公司负责乔灌木工作的具体实施和质量控制及绿化人员具体执行本规程。
4.0 操作规范4.1 浇灌、排水4.1.1 乔、灌木应生长旺盛,枝叶健壮,水分充足,无枯死现象。
夏季浇灌宜早、晚进行,冬季浇灌宜在中午进行。
浇灌要一次浇透,尤其是春、夏节。
4.1.2 若处高温久旱(气温高于35摄氏度,2天未下雨),应及时进行浇灌,一般应在清晨或傍晚进行浇灌。
4.1.3 暴雨后一天内,树木周围仍有积水,应予排除。
对处于地势低洼处易受水淹的树种可采取打透气孔的方式排水(挖若干小洞,直径50mm左右,至根部;垂直插入相同直径PVC 管,周边用土填实)。
4.2 中耕、除草4.2.1 树木根部附近的土壤要保持树木根部疏松,易板结的土壤,在蒸腾旺季应每两个月松土一次。
4.2.2 乔木、灌木周围的大型野草,应结合中耕进行铲除,特别注意具有严重危害的各类藤蔓(例如菟丝子等),非观果类乔木挂果应摘除。
4.2.3 中耕、除草宜在晴朗或雪后初晴且土壤不过分潮湿的条件下作业。
4.3 施肥文件名称乔、灌木养护操作规程发布部门品质管理部版本第次修订第版文件编号生效日期页码4.3.1 树木处于生长期,可依据植株的长势对其施追肥。
(注:花灌木应在花期前和花期后分别进行)。
4.3.2 一般乔木胸径在15cm以下的,每3cm胸径可施肥0.2kg,胸径在15cm以上的,每3cm胸径增施0.1kg。
树木青壮年期欲扩大树冠及观花、观果植物,可适当增加施肥量,每年施有机肥1次,施肥深度不少于30厘米。
4.3.3 乔木和灌木均应先挖好施肥环沟,其外径应与树木的冠幅相适应,深度和宽度25cm-30cm。
4.3.4 施用的肥料种类应视树种、生长期及观赏等不同要求而定。
早期欲扩大冠幅,宜施氮肥。
观花、观果树种应增施磷、钾肥。
4.3.5 施肥宜在晴天。
4.4 修剪、整形4.4.1 树木应通过修剪调整树形,均衡树势,调节树木通风透光和肥水分配,主侧枝分布均匀,无违背生长特性以外的枯枝和黄叶片,调整植物群落之间的关系,促使树木茁壮生长。
各类绿地中乔木和灌木的修剪以自然树形为主,整形修剪效果要与周围环境协调。
4.4.2 乔木类:主要修除徒长枝、病虫枝、交叉枝、并生枝、下垂枝、扭伤枝以及截枝和烂头,非观果类乔木不挂果,当年生枝开花的乔木越冬重剪,保留部分主侧枝,保持植物生长特性的树形,无明显徒长枝和过密的内膛枝;整形修剪效果要与周围环境协调。
4.4.3 灌木类:灌木修剪应使枝叶繁茂、分布匀称。
无枯枝枯叶,无缺苗死苗,无黄土裸露,超长15厘米即修剪,修剪应遵循预留观花的灌木,保障开花繁茂,枝条不过于杂乱。
修剪应“先上后下,先内后外,去弱留强,去老留新”的原则进行,越冬修剪不得妨碍观瞻,保留部分主侧枝。
4.4.4 绿篱修剪,应促其分枝,保持全株枝叶丰满。
花球应确保春、秋两季各修剪一次。
4.4.5 地被、攀缘类:地被、攀缘植物修剪应促进分枝,加速覆盖和攀缠的功能。
对多年生的攀缘植物要每年一次翻蔓,清除枯枝。
4.4.6 修剪时切口都要靠节,剪口要平整。
对于过于粗壮的大枝应采取分段截枝法,操作时必须注意安全。
4.4.7 休眠期修剪以整形为主,可稍重剪。
生长期修剪以调整树势为主,宜轻剪。
有伤流的文件名称乔、灌木养护操作规程发布部门品质管理部版本第次修订第版文件编号生效日期页码树种应在夏、秋两季修剪。
4.5 补植树木4.5.1 树木缺株应尽早补植,做到乔灌木无枯枝枯叶,无缺苗死苗,无黄土裸露。
4.5.2 补植季节规定:落叶树应在春季土壤解冻以后、发芽以前补植,或在秋季落叶以后,土壤冰冻以前补植。
针叶树、常绿阔叶树应在春季土壤解冻以后、发芽以前补植,或在秋季新梢停止生长后、降霜以前补植。
4.5.3 补植的树木,应选用原来树种,规格也应相近似。
若改变树种或规格则须与原来的景观相协调。
补植行道树树种必须同路段树种一致。
4.6 枯死植株的挖除4.6.1 结合补植工作对枯死植株进行调整。
4.6.2 巡检时发现有少量枯死植株时及时进行修剪、挖除。
4.7 台账管理4.7.1 管理处环境负责部门须建立乔木台帐。
4.7.2 大型乔木悬挂铭牌,铭牌内容应含有乔木名称、产地、属性、科目等。
5.0相关支持文件6.0相关记录《肥料施用记录》《绿化工作日志》《绿化养护年度作业计划表》文件名称乔、灌木养护操作规程发布部门品质管理部版本第次修订第版文件编号生效日期页码文件名称乔、灌木养护操作规程发布部门品质管理部版本第次修订第版文件编号生效日期页码花卉养护操作规程1.0 目的规范园林绿养护管理行为,提高物业管理服务质量,增强业主对物业管理服务的满意度。
2.0 范围适用于小区绿化花卉养护管理。
3.0 职责3.1 环境助理负责对园林绿化管理工作的落实检查及管理。
3.2 绿化养护公司负责乔灌木工作的具体实施和质量控制及绿化人员具体执行本规程。
4.0 操作规范4.1 修剪4.1.1做到无残花黄叶,无高出花面的杂草。
仔细检查树叶,对出现黄叶残叶,树型不对称,有陡长枝的要及时修剪。
对于叶片枯黄面积超过1/3以上的应整片剪除,枯黄面积超过1/3以下者,应用剪刀顺着叶形将枯黄部分剪除,注意保留叶形,不可一刀切过。
4.2 卫生4.2.1清洁植物叶面,每次进场前清洁植物叶面。
定期对植物叶片抹干净,叶面不残留泥土和灰尘。
4.2.2清理花盆、套盆内垃圾,杂物、残叶等,清洁花盆、套盆外表泥污,清洁底碟无泥垢,积水等。
4.3 浇水4.3.1室内花木淋水量,根据花木所处的位臵与花卉品种、习性、季节调整浇水量,对靠窗边或西照光线强烈或空调位的植物应多浇水,对多肉多桨、宿根类植物要少浇水。
夏秋两季多浇水,冬春两季少浇水,保持适量水分,做到无缺水干旱现象。
4.4 施肥4.4.1室内观叶植物常用N-P-K复合肥及成品有机肥、绿光剂、应按照不同地点的湿度、光线植物品种来决定施肥用量。
室内花木不应使用有异味的肥料及尿素等高效纯氮肥。
文件名称花卉养护操作规程发布部门品质管理部版本第次修订第版文件编号生效日期页码4.5 病虫防治4.5.1要有防治蚜虫螨虫、蚧壳虫、蚊蝇吸软腐病、黑斑等病虫害的有效措施及方案,将病虫害扑灭于萌芽状态,做到无明显病虫害。
4.6 注意事项4.6.1对于不同的花卉,要用不同的养殖方法。
比如说,仙人掌,仙人掌不需要太多的水。
而芦荟却不同,因为芦荟需要很多的水,没有水,芦荟会枯萎而死的。
4.6.2地栽草花生长良好,无杂草秃斑,边界分明,无残花黄叶,无高出花面的杂草,如有花盆摆放,盆内无杂物整齐,最外一圈盆面整洁美观,整个花坛应换花数量不超过1/2。
5.0相关支持文件6.0相关记录《肥料施用记录》《绿化工作日志》《绿化养护年度作业计划表》文件名称花卉养护操作规程发布部门品质管理部版本第次修订第版文件编号生效日期页码文件名称花卉养护操作规程发布部门品质管理部版本第次修订第版文件编号生效日期页码绿化病虫害防治规程1.0 目的规范虫害防治,确保小区整体环境无虫害,提高物业管理服务质量,增强业主对物业管理服务的满意度。
2.0 范围适用于小区绿化虫害消杀的管理。
3.0 职责3.1 绿化养护公司负责虫害防治工作的具体实施及绿化人员具体执行本规程。
3.2 环境助理负责对园林绿化监督及管理。
4.0 作业内容4.1 白粉病的识别与防治4.1.1发生在叶片和嫩枝上,开始叶片有白色小点,以叶正面为多,小点向四周扩展,形成圆形不规则的霉层,互相连片,覆盖全叶。
4.1.2 发生旺季为3-8月,如管理不当,四季均会发生。
4.1.3 注意透光,避免栽植过密,早期病叶立即摘除。
4.1.4 发病期可喷50%粉锈宁800-1000倍液,或0.1-0.3波美度石硫合剂,50%胶体硫50-100倍液,连续三次有较好效果。
4.2 黑斑病的识别与防治4.2.1叶片被害初期,出现褐色小点,后扩展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直径5mm-10mm,深褐色至黑色,严重时病斑可互相连接成大斑,叶片面性变黑,脱落或枯死,四季均有发生。
4.2.2加强管理,施肥时注意氮、磷、钾适当搭配,使植株健壮发育,防止植株徒长。
4.2.3栽培处要通风透气,光照充足,浇水适当,避免过湿。
4.2.4定期喷药保护,喷药前摘除病叶。
药剂可选用75%百菌清可湿粉剂500-800倍液,50%托布津可湿粉800-1000倍喷液,50%代森胺600-800倍液,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几次较好。
文件名称绿化病虫害防治规程发布部门品质管理部版本第次修订第版文件编号生效日期页码4.3青枯病的识别与防治。
4.3.1本病是因细菌侵染植株根、茎引起的维管病害。
幼苗感染后,植株根茎变褐腐烂,以致倒伏,生长盛期植株感染后,通常地上部分叶片突然失水干枯下垂,根部就腐烂,最后整株枯死,用刀横切茎或根,可见乳白色或黄褐色的细菌粘液溢出。
4.3.2发病期可喷0.2%高锰酸钾溶液或者100-200ml农用链霉素、土霉素,并适当增施钾肥,用10×10-6的硼酸液进行外追肥,可提高病株的抗病力。
4.4 蚜虫的识别与防治4.4.1蚜虫属同翅目,蚜科昆虫,分布广,种类也很多,为花木的主要害虫。
该虫以其刺吸式口器吮吸植物体的汁液,植株被害部分生长缓慢,叶片卷曲、畸形,严重者脱落,花蕾被害则不能正常发育,甚至脱落。
该虫在为害过程中还能传播病毒,排泄大量蜜露,诱发煤烟病,使植株枝、叶呈现一层污黑覆盖物,影响光合作用,并大大降低植株的观赏价值。
4.4.2清洁绿化地除杂草,减少蚜虫栖身场所以消灭越冬虫源,秋末喷施40%乐果300倍液以做保护。
4.4.3发生时,每隔7-10天喷药一次,连续进行二次。
可选用40%乐果2000倍液,或者50%杀螟松1000倍液,8%敌敌畏1000倍液喷杀。
4.5 蚧壳虫的识别与防治4.5.1蚧壳虫种类多,分布广,以刺吸式口器在主植株上取液,使叶片出现许多黄斑,长势衰弱严重时引起落叶。
4.5.2在一龄若虫期喷施40%乐果及25%亚胺硫磷1000-2000倍液。
4.5.3对生长过密,虫害严重的枝叶适当修剪,以利于通风透光,减少病虫来源,增强植株的抗害能力。
4.6 螨虫的识别与防治4.6.1种类甚多,分布广,繁殖迅速,为害很大。
多在叶片反面出现,致使叶片反面产生油渍状的紫褐色斑块,叶片无光泽。
严重时叶片萎黄、脱落,树势衰退。
4.6.2主要受温度和降雨量少的影响,气温24。
C-30。
C,天气闷热的情况下,为其发生和发展。
冬季严寒可使越冬雌虫大量死亡,虫口基数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