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师范学院
(药用)植物学实验报告
实习地点: 安徽省合肥市紫蓬山景区实习时间: 2017年5月26日
年级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
质,宽卵形至狭卵形,先端急尖至渐尖,基部圆形或阔楔形,偏斜,中部以上边缘有浅锯齿,三出脉,上面无毛,下面沿脉及脉腋疏被毛。
花杂性(两性花与单性花同株),当年枝得叶腋;核果近球形,红褐色;果柄较叶柄近等长。
根、皮、嫩叶入药有消肿止痛、解毒治热得功效,外敷治水火烫伤。
17、野花椒,芸香科。
灌木或小乔木;枝干散生基部宽而扁得锐刺,嫩枝及小叶背面沿中脉或仅中脉基部两侧或有时及侧脉均被短柔毛,或各部均无毛。
聚花序顶生,长1-5厘米;花被片5-8片,狭披针形、宽卵形或近于三角形,大小及形状有时不相同,长约2毫米,淡黄绿色;雌花得花被片为狭长披针形。
叶,祛风散寒,健胃驱虫,除湿止泻,活血通经。
用于跌打损伤,风湿痛,瘀血作痛,经闭,咯血,吐血。
果皮:辛,温。
有小毒。
温中止痛,驱虫健胃。
用于胃寒腹痛,蛔虫病;外用于湿疹,皮肤瘙痒,龋齿痛。
种子:苦、辛,凉。
利尿消肿。
用于水肿,腹水。
18、海金沙,海金沙科。
多年生草质藤本。
根状茎横走,生黑褐色有节得毛;根须状,黑褐色,坚韧,亦被毛。
叶多数,对生于茎上得短枝两侧,二型,纸质,连同叶轴与羽轴有疏短毛。
干燥成熟孢子,用于热淋,石淋,血淋,膏淋,尿道涩痛。
19、乌桕,大戟科。
乔木,高可达15米许,各部均无毛而具乳状汁液;树皮暗灰色,有纵裂纹;枝广展,具皮孔。
叶互生,纸质,叶片菱形、菱状卵形或稀有菱状倒卵形,长3-8厘米,宽3-9厘米,顶端骤然紧缩具长短不等得尖头,基部阔楔形或钝,全缘。
乌桕根皮、树皮、叶入药,杀虫,解毒,利尿,通便。
用于血吸虫病,肝硬化腹水,大小便不利,毒蛇咬伤;外用治疔疮,鸡眼,乳腺炎,跌打损伤,湿疹,皮炎。
20、附地菜,紫草科。
一年生草本,高5~30厘米;茎通常自基部分枝,纤细。
匙形、椭圆形或披针形得小叶互生,基部狭窄,两面均具平伏粗毛。
螺旋聚伞花序,花冠蓝色,花序顶端呈旋卷状。
4枚四面体形小坚果。
花期5~6月。
以全草入
色,表面有小疣。
根状茎:健脾益气,利尿,调经,止带,疝气、疥疮[3] ;用于脾虚消化不良,月经不调,白带,乳汁稀少。
花:止痛;外用治牙痛。
30、疏头过路黄,报春花科。
多年生草本植物。
叶对生,茎端得2对间距小,密聚成轮生状,常较下部叶大1-2倍,叶片卵形至卵状椭圆形。
全草入药,治疗肾结石有效。
31、泽珍珠菜,报春花科。
一年生或多年生直立草本。
全株无毛。
圆柱顶,肉质,基部常带红色,单一或基部分枝成簇生状。
以全草入药。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外用治无名肿毒,痈疮疖肿,稻田皮炎,跌打骨折。
32、钻叶紫菀,菊科。
多年生草本。
茎基部略带红色,上部有分枝。
形态特征:叶互生,无柄;基部叶倒披针形,花期凋落;中部叶线状披针形,先端尖或钝,全缘,上部叶渐狭线形。
头状花序顶生,排成圆锥花序;总苞钟状;总苞片3-4层,外层较短,内层较长,线状钻形,无毛,背面绿色,先端略带红色;舌状花细狭、小,红色;管状花多数,短于冠毛。
瘦果略有毛。
钻叶紫菀得全草,清热燥湿,主治:痈肿;湿疹。
33、金鱼藻,金鱼藻科。
多年生沉水草本;茎平滑,具分枝。
叶轮生, 1-2次二叉状分歧,裂片丝状,或丝状条形,先端带白色软骨质,边缘仅一侧有数细齿。
子房卵形,花柱钻状。
坚果宽椭圆形,长4-5毫米,宽约2毫米,黑色,平滑,边缘无翅,有3刺,顶生刺(宿存花柱)长8-10毫米,先端具钩,基部2刺向下斜伸,长4-7毫米,先端渐细成刺状。
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晒干,凉血止血、清热利水,主治血热吐血、咳血、热淋涩痛。
34、龙葵,茄科。
一年生草本植物,全草高30-120厘米;茎直立,多分枝;卵形或心型叶子互生,近全缘;夏季开白色小花,4-10朵成聚伞花序;球形浆果,成熟后为黑紫色。
浆果与叶子均可食用,但叶子含有大量生物碱,须经煮熟后方可解毒。
全株入药,可散瘀消肿,清热解毒。
35、天南星,天南星科。
多年生草本。
块茎扁球形,直径2-4厘米,顶部扁平,周围生根,常有若干侧生芽眼。
鳞芽,膜质。
叶常单一,叶柄圆柱形,粉绿色,下部鞘筒状;叶片鸟足状分裂,有时更少或更多,倒披针形。
花序柄长30-55厘米,从叶柄鞘筒内抽出。
佛焰苞管部圆柱形;檐部卵形或卵状披针形。
肉穗花序两性与雄花序单性,两性花序。
天南星以球状块茎供药用,具有祛风定惊、化痰散结得功能。
36、苦荬菜,菊科。
一年生草本。
根垂直直伸,生多数须根。
茎直立,上部伞房花序状分枝,或自基部多分枝或少分枝,分枝弯曲斜升,全部茎枝无毛。
基生叶花期生存,线形或线状披针形,基部箭头状半抱茎,向上或最上部得叶渐小,与中下部茎叶同形,基部箭头状半抱茎或长椭圆形,基部收窄,但不成箭头状半抱茎;全部叶两面无毛,边缘全缘,极少下部边缘有稀疏得小尖头。
全草入药,具清热解毒、去腐化脓、止血生机功效;可治疗疮、无名肿毒、子宫出血等症。
37、马鞭草,马鞭草科。
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高可达120厘米,基部木质化,单叶对生,卵形至长卵形,两面被硬毛,下面脉上得毛尤密。
顶生或腋生得穗状花序,花蓝紫色,无柄,花萼膜质,筒状,花冠微呈二唇形,花丝极短;子房无毛,果包藏于萼内,小坚果。
花果期6-10月。
全草供药用, 性凉, 味微葳, 有凉血、散瘀、通经、清热、解毒、止痒、驱虫、消胀得功效。
38、香蒲,香蒲科。
多年生水生或沼生草本植物,根状茎乳白色,地上茎粗壮,向上渐细,叶片条形,叶鞘抱茎,雌雄花序紧密连接,果皮具长形褐色斑点。
种子褐色,微弯。
花果期5-8月。
香蒲花粉在中药上称蒲黄,蒲黄在中国有着悠久得应用历史,具有活血化淤、止血镇痛、通淋得功效。
39、猫眼草,大戟科。
多年生草本。
茎通常分枝,基部坚硬。
下部叶鳞片状,早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