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地理研究性学习---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研究目的:通过分析调查研究认识到三峡水利枢纽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建设最大型的工程项目,通过上网查找资料,提高了自己搜集资料能力,从地理角度综合分析认识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一、基本情况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迄今世界上综合效益最大的水利枢纽,发挥了巨大的防洪效益和航运效益。

三峡大坝建成后,形成长达600公里的水库,采取分期蓄水,成为世界罕见的新景观。

三峡水电站大坝高程185米,蓄水高程175米,水库长2335米,安装32台单机容量为70万千瓦的水电机组,是全世界最大的水力发电站和清洁能源生产基地。

三峡水库正常蓄水位175米,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总库容达393亿立方米,水库调洪可削减洪峰流量达27000-33000
立方米/秒,属世界水利工程之最。

二、地理位置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境内,距下游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38公里;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发电工程—
—三峡水电站的主体工程、三峡大坝旅游区的核心景观、三峡水
库的东端。

三峡大坝工程包括主体建筑物及导流工程两部分,全长约2308m,坝高185m,工程总投资为954.6亿人民币,于1994年12月14日正式动工修建,2006年5月20日全线修建成功。

三、修建历史
三峡水电站1992年获得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建设,1994年正式动工兴建,2003年六月一日下午开始蓄水发电,于2009年全部完工。

三峡大坝的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力工程,耗时12年,总投资近1000亿人民币,是国家首批AAAA级风景区,是人
力改造自然的象征。

四、主要功能
三峡工程主要有三大功能,即防洪、发电和航运,其中防洪被认为是三峡工程最核心的功能。

(一)防洪
历史上,长江上游河段及其多条支流频繁发生洪水,每次特大洪水时,宜昌以下的长江荆州河段(荆江)都要采取分洪措施,淹没乡村和农田,以保障武汉的安全。

在三峡工程建成后,其巨大库容所提供的调蓄能力将能使下游荆江地区抵御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也有助于洞庭湖的治理和荆江堤防的全面修补。

(二)发电
三峡工程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发电。

该工程是中国西电东送工程中线的巨型电源点,所发的电力将主要售予华中电网的湖北省、河南省、湖南省、江西省、重庆市,华东电网的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以及南方电网的广东省,可缓解我国的电力供应紧张局面。

三峡电站安装32台7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和2台5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2250万千瓦,年发电量超过1000亿千瓦时,是世界上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

(三)航运
三峡蓄水前,川江单向年运输量只有1000万吨,万吨级船舶根本无法到达重庆。

三峡工程结束了“自古川江不夜航”的历史,三峡几次蓄水使川江通航条件日益改善。

三峡水库回水至西南重镇重庆市,它将改善航运里程660公里,年单向通航能力由1000万吨提高到5000万吨。

称三峡工程为世界上改善航运条件最显著的第一枢纽工程当之无愧。

2009年,通过三峡大坝的货运量有7000万吨左右。

自2003年三峡船闸通航以来,累计过坝货运量突破3
亿吨,超过蓄水前22年的货运量总和。

五、环境效益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还产生了巨大的环境效益。

与燃煤发电相比,每年可少排放1亿吨氮氧化合物,以及大量灰尘、废渣,将减轻环境污染和因有害气体的排放而引起的酸雨等危害。

同时,三峡工程还可以使长江中下游枯水季节的流量显著增大,有利于珍稀动物白鳍豚和其他鱼类安全越冬。

而且,三峡库区水产养殖业日益发达,三峡大坝和库区都是旅游的热点。

三峡大坝是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六、不利影响
(一)对库区文物的影响
三峡工程600多公里长的淹没范围,在三峡库区蓄水达175米以后,大量的文物古迹都将被淹没到水下。

虽经过大量的突击性的文物保护并抢救发掘,一批珍贵的有代表性的文物被保存下来,但是不可能保证保住所有的遗迹,仍有很大一部分文物至此没入了淹没线以下,而且将很难再被发掘出来。

(二)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
关于三峡建库对生态坏境的不利影响主要在库区,除淹没耕地、改变景观和大量移民外,尚对稀有物种、天气、库尾洪涝灾害、滑坡、地震、陆生动植物等等有影响。

(三)移民问题
三峡工程全部竣工后,库水淹没区将涉及湖北和重庆的20个区市县,最终动迁移民113万。

三峡库区的史无前例的大移民,一大批工厂企业也进行大搬迁,各类问题丞待解决。

(四)地质灾害问题
尽管三峡地质灾害治理工作对解决库区地质灾害,确保人民生命安全和交通安全起到了不容质疑的积极作用,但目前的地质灾害治理却存在着诸多问题,有的地方未达到治理效果,有的地方治理效果不明显,而更多的情况是,在治理过程中,对当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造成了某种程度的破坏,使三峡的景观品质大受影响,正在削弱对游人的吸引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