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QZZN论坛资料_2017年3月4日安徽省蚌埠市直机关遴选公务员笔试真题及部分答案解析

QZZN论坛资料_2017年3月4日安徽省蚌埠市直机关遴选公务员笔试真题及部分答案解析

2017年3月4日安徽省蚌埠市直机关遴选公务员笔试真题及部分答案解析一、单选题二、多选题三、判断题[参考解析]客观题部分共30分,考查内容含最新社会热点、时政热点、公文常识、文学常识等。

如G20峰会在哪里召开?四个全面、五位一体总布局、四个自信、五大发展理念等。

四、材料分析题(10分)2016年前三季度全省经济运行情况今年以来,全省上下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XX重要讲话,积极践行五大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结构优化的良好态势。

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全省生产总值1713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去年同期增长8.7%。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02.4亿元,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8337.5亿元,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7292.1亿元,增长10.8%。

1.夏粮总产1387.7万吨,比去年减产27万吨,仍为历史第三高位;早稻总产97.6万吨,减产10.6%;受洪涝灾害等影响,预计秋粮减产3%左右。

油菜籽总产117.1万吨,下降7.3%。

养殖业生产基本稳定,前三季度生猪出栏2048.8万头,下降4.4%;家禽出栏5.4亿只,增长3.4%。

主要肉类产量273.5万吨,下降2%;水产品产量162.6万吨,增长2.1%;牛奶产量23.3万吨,增长10.1%。

2.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7192.7亿元,增长8.6%,增幅比全国高2.6个百分点,比上半年高0.1个百分点,居全国第6、中部第2位。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增长24.1%,股份制企业增长8.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7.2%。

分行业看,40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35个增加值增长,其中13个增幅超过10%。

主要产品产量:水泥、发电量分别增长0.8%和9.3%,汽车增长25.3%,家用洗衣机、家用电冰箱、彩色电视机分别增长17.8%、0.2%和14.9%,房间空气调节器下降3.1%。

1-8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1114.4亿元,增长16.5%,增幅比全国高8.1个百分点,居全国第7、中部第2位。

3.前三季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19706.5亿元,增长11.5%,增幅与上半年持平,比全国高3.3个百分点。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574.9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投资8729.9亿元,增长9.9%;第三产业投资10401.7亿元,增长13.2%。

技术改造投资4786.2亿元,增长11.7%;民间投资13662.1亿元,增长6.6%。

新开工项目28093个,增长23.2%;计划总投资17535.2亿元,增长35.3%。

本年投资到位资金20100.2亿元,增长12.1%。

其中,预算内资金增长19.7%,自筹资金增长5.6%,国内贷款增长29.5%。

前三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3379.3亿元,增长3.3%,增幅比上半年低5.4个百分点。

商品房销售面积6009.7万平方米,增长47.3%,比上半年高7.2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3569.8亿元,增长60%,比上半年高9.9个百分点。

9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2426.9万平方米,比6月末减少136.4万平方米。

4.前三季度,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57.1亿元,增长12.2%,增幅比上半年高0.1个百分点,比全国高1.8个百分点,居全国第3、中部第1位。

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3552.5亿元,增长11.1%,比上半年高0.9个百分点。

分城乡看,城镇零售额5850.2亿元,增长12.1%;乡村零售额1406.9亿元,增长12.6%。

分消费形态看,餐饮收入791亿元,增长12.6%;商品零售6466.1亿元,增长12.1%。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中,家具、建筑及装潢材料等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2.5%和14.1%,粮油食品增长20.5%,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汽车分别增长11%和14.3%;网上商品零售额147亿元,增长62.4%。

5.前三季度,全省进出口总额312.1亿美元,下降6.6%,降幅比全国低1.2个百分点。

其中,出口201.2亿美元,下降8.2%,降幅比全国高0.7个百分点;进口110.9亿美元,下降3.5%,降幅比全国低4.7个百分点。

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17.2亿美元,增长8.4%。

6.前三季度,全省财政收入3382.9亿元,增长8.9%,增幅比上半年高0.1个百分点。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105.1亿元,增长9%。

地方财政收入中,企业所得税增长1.2%,个人所得税增长12.6%,增值税增长75.7%,营业税下降33.1%。

财政支出4376.3亿元,增长10.7%。

其中,民生支出增长11.1%,占比由去年同期的82.9%提高到83.1%。

7. 9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1145.9亿元,增长19.5%,增幅比6月末高4.8个百分点。

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40748.9亿元,增长19.4%,比6月末高4.7个百分点,比全国高8.3个百分点;余额比年初增加6266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2241.1亿元。

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0068.7亿元,增长18.7%,比6月末高3.2个百分点。

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29496.1亿元,增长19.7%,比6月末高3.1个百分点,比全国高6.7个百分点;余额比年初增加4007.1亿元,同比多增1454.4亿元。

8.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增幅高于GDP2.1个百分点,比上半年高0.5个百分点,占GDP比重由去年同期的40.5%提高到42.5%。

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4.9%和12.2%,增幅比上半年高1和0.5个百分点,对全部工业增长的贡献率由去年同期的48.7%、43%提高到63.4%和50.4%;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5.8%,比全部工业产值高8.2个百分点,产值占比由去年同期的21.5%提高到23.1%。

首批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工业总产值增长16.8%,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9.2个百分点。

9.市场主体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全省新登记企业13.73万户,增长33.1%;9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9034户,比去年同期净增1213户,其中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377户、净增33户。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新进展,8月末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下降2.3%,资产负债率由去年同期的58.1%下降到57.3%;1-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占收入比重由去年同期的88.5%下降到88.3%,财务费用下降6.9%。

3-9月商品房待售面积连续7个月减少。

前三季度,原煤、钢材产量分别下降8.7%和4.3%;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5.2%,高于全部投资13.7个百分点;皖北六市投资增长13.5%,高于全省2个百分点。

10.前三季度,全省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786元,增长8.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921元,增长8.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1%。

城镇新增就业55.8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93%。

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7%,涨幅比去年同期高0.3个百分点。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3.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3.8%。

11.全省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连续两个月处于扩张区间,9月份为51.8%,比8月份上升1.6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4个百分点。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扭转连续53个月同比下降格局,9月份环比上涨0.7%、同比上涨0.1%。

投资大项目增加,9月份新增5000万元及以上在建项目465个、比8月份增加184个,亿元以上项目330个、增加115个。

部分优势行业生产回升,9月份汽车、家电、通用设备制造、专用设备制造业等增加值分别增长28.1%、12.2%、11.6%和15.7%,比8月份高5.2、4.7、1.9和2.1个百分点,对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由8月份的37%提高到44.9%。

问题:请分析该省前三季度经济运行特点。

[参考解析]考查遴选笔试考生综合分析能力。

[参考答案]该省前三季度经济运行的特点表现为:1、农业生产总体稳定;2、工业生产平稳运行;3、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4、市场销售稳中略升;5、进出口同比下降;6、财政收入平稳增长;7、金融机构存贷款增速加快;8、经济增长动力转换加快;9、改革成效逐步显现;10、居民收入增长、就业和物价稳定;11、发展中的积极因素进一步增多。

总体上看,今年以来该省经济发展好于预期,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保持在合理区间,经济增长有质量有效益、新动能持续集聚,特别是PMI、PPI、投资新开工项目等多项先行指标变化向好,将进一步提振各方面信心、巩固良好的发展势头。

五、作文题(60分)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蚌埠市委书记于勇提出,创新是经济发展第一动力,要培育发展优势。

问题:请你以坚持创新发展为题,写一篇策论文,不少于1000字。

[参考解析]考查遴选笔试考生的政策理论水平、综合文字能力。

[参考范文](1237字)坚持创新发展历史证明,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世界经济的发展就是靠创新引领的。

当前,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制造业规模已经是世界第一。

根据经济发展的周期性,我国经济已经进入重大转型期,企业原先熟悉的投资驱动、规模扩张、出口导向的发展模式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

原有的经济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必须改弦更张,从创新中找出路,让有限的资源产生更大的效益。

转型发展就是从要素投入驱动转为创新驱动,优化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因此,中国经济发展要从规模扩张为主转向提升质量和效益为主,必须依靠创新。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坚持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坚持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源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创新是蚌埠最重要的基因、最鲜明的特征,是蚌埠发展之‘魂’,是加快发展的不竭动力。

那么,蚌埠创新发展,路径选择在哪里?一是重视企业创新主体。

要引导企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从根本上扭转产业核心技术严重依赖国外的局面。

要培育发展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提高大中型企业核心竞争力。

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切实解决科技和经济“两张皮”现象,实现科技创新引领支撑产业发展。

要加快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和服务,引导企业创新发展、转型发展。

二是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