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高级技工学校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德育试题本试卷分卷一(选择题)和卷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答题时间45分钟。
使用班级: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和答题卡一并交回,试卷自存。
卷一(选择题 共60分)本卷共30个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字母代号选出,填涂在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每小题2分,共60)1、“实事求是”这句成语的中的“是”指( ) A .客观实际 B 、客观规律 C .主观愿望 D 、正确观点2、下列选项中属于个人的主观条件的是( ) A 、个人的体质 B 、个人的学业基础 C 、个人的家庭情况 D 、个人的性格3、30年里,陈景润、张海迪、中国女排、杨利伟、姚明……一个个响亮的名字,感动了无数颗年轻的心,让他们感受到了信念和力量,使他们渴望成长和超越。
这给青年学生的启示是( )①以偶像为榜样,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为社会作出贡献 ②以偶像为榜样,把偶像的理想作为自己的理想 ③以偶像激励自己,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不断奋发进取 ④以偶像鼓励自己,发挥主观能动性,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4、我国战国后期的成都平原,洪水泛滥吞没良田,十年九不收。
郡守李冰为治理水患,倡导兴建了水利工程都江堰,改变了成都平原水害、旱灾交织的局面。
这一事例说明( ) A 、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创造规律,限制某些规律发生作用,直到变害为利B 、人们能够利用对事物规律的认识,指导自己的行动C 、人们可以把成功经验作为行动的向导D 、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5、战国时期的荀子认为人“最为天下贵也”。
这说明他( ) A 、认识人有自己的特殊能力 B 、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者 C 、承认规律的客观性 D 、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6、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生产实践为基础来考察人区别于物的特点是( ) A 、人具有价值,而物不具有价值B 、人具有实用价值,而物不具有实用价值C 、人具有自觉能动性,而物不具有自觉能动性D 、人具有阶级性,而物不具有阶级性7、人类积极能动地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活动首先表现在( ) A 、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以及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活动B 、人在实践基础上不仅能认识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C 、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即通常所说的决心、意志、干劲等D 、按照自然规律改变自然物原先的形态和内部结构 8、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表现在( )①人能够把客观规律作为行动的向导,指导实践 ②人能以自己的创造性的活动改造世界 ③人能改变或创造条件,变有害为有利④人能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规律起作用的方式,使规律的作用有益于人类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9、人们能够按自然规律创造出许多自然界原来不存在、单靠自然力量也不能 产生的事物。
这表明( )①有些自然物的存在和变化不具有客观实在性②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创造性 ③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④自然力量是有限的,人的创造能力是无所不及的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姓名: 班级: 考号:密 封 线 内 请 勿 答 题德育试题第1页,共8页德育试题第2页,共8页10、“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一成语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A 、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有条件地联系着 B 、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无条件地联系着 C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 、意识反作用于物质11、“只要你对着飞驰的流星许个愿,你的愿望就能实现。
”这种说法( ) A 、肯定了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B 、揭示了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C 、否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D 、忽视了联系的客观性12、当前,在大大小小的城镇饭店里,为了减少疾病的传染机会,人们都能使用一次性卫生筷,有关专家指出,这随手一扔的不是一双双木筷,而是一片片森林!专家们的看法体现的哲理是( )A 、物质世界是客观的B 、意识是物质的反映C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D 、世界是变化发展的13、“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句话蕴涵着的哲理是( ) A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客观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 B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C 、事物发展的曲折性是不可避免的 D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曲折性的统一14、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都是新事物,这是因为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都是( ) A 、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 B 、强大和完善的 C 、吸取了旧事物的精华 D 、有新的名称和旗号15、“言今日难于前日,安知他日不难于今日乎?”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①它揭示了新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艰难曲折的②它肯定了新事物的发展道路是一帆风顺的 ③它不懂得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④它看不到新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④16、某中学召开“关于京剧的前途和命运”的讨论,会上同学们各抒已见,争论激烈。
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A 、京剧太古了,已失去了观众,应当淘汰B 、京剧是国粹,应结合时代特点加以发展,推陈出新C 、京剧节奏太慢,跟不上时代节奏,应任其自生自灭D 、京剧是传统文化精华,没有必要进行改革17、唐代诗人刘禹锡在一首诗中写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这句话说出了这样一条哲理是( ) A 、新旧事物是普遍联系的B 、事物发展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C 、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旧事物阻挡不住新事物的产生和成长D 、事物内部的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原因18、有一则寓言:剌猬曾经上过很多次当,于是不再相信任何一个表示友好者,长了一身刺来保护自己。
刺的效果当然明显,只是从此刺猬失去了很多朋友。
这则寓言说明的哲学道理有( )A 、事物具有两面性B 、任何事物都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C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D 、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互相转化 19、哲学上所说的对立是指( )A 、矛盾双方互相依存B 、矛盾双方互相对抗C 、矛盾双方互相分离D 、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互相转化20、不能把政治用语的斗争等同于哲学意义上的斗争。
这主要是因为( ) A 、政治上讲的斗争和哲学上讲的斗争是两个不同的概念B 、政治用语斗争是绝对的、无条件的,而哲学意义上的斗争是相对的、有条件的C 、政治上讲的斗争仅仅是矛盾斗争的一种具体表现,而不能概括事物矛盾斗争的全部内容D 、政治用语的斗争是看得见的,哲学意义上的斗争是看不见的21、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里是强调( )A 、读书不能获得真知B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C 、实践与认识互相决定D 、认识能够指导实践22、“实践是知识的母亲,知识是生活的明灯。
”这句谚语的哲学寓意是( ) A 、学习知识比实践更重要姓名: 班级: 考号:密 封 线 内 请 勿 答 题德育试题第4页,共8页德育试题第3页,共8页B 、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正确认识能够更好地指导实践C 、有时候实践比认识更重要,有时候知识比实践更重要D 、知识既源于书本,又源于实践23、要判断一种观点的是非对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以伟人之是非为是非 B 、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C 、以众人的意见定是非D 、以是否在实践中得到证明定是非 24、正确的意识来源于客观世界,错误的思想归根到底来源于( ) A 、人脑的错误判断B 、人的主观想象C 、客观世界D 、落后的思想意识25、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表明( )A 、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的认识B 、一切认识都要直接参加实践活动才能获得C 、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D 、只有直接经验来自实践 26、人们常说“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
这里的“门道”和“热闹” 从哲学上讲分别是( )A 、“现象”和“本质”B 、“本质”和“现象”C 、“客观”和“主观”D 、“主观”和“客观”27、生物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说:“大自然一有机会就要说谎的。
”例如一根直的木棍,半截插入水中,看上去就像是弯曲的。
这说明( ) A 、本质离不开现象 B 、现象离不开本质 C 、假象否定了事物的本质 D 、假象也是事物本质的表现 28、“知人知面不知心”主要是告诫我们( ) A 、知人知面就行了 B 、一个人的外表容易认识 C 、认识一个人的外表就可以了D 、不要轻信一些人的外表,要透过其外表看本质 29、人之所以是“人”,从根本上说,在于人的( )A 、自然属性B 、社会属性C 、生产属性D 、多样的属性30、歌德的名言:“你若要喜欢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这句话的哲学寓意是( )A 、人只有首先实现了自我价值,才能去实现社会价值B 、人只有首先实现社会价值,才能考虑实现自我价值C 、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统一的D 、自我价值是人的根本价值卷二(非选择题 共40分)本卷共4个小题,请将题目的答案写在答题纸规定的区域内。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吕蒙是三国时期吴国人,16岁就随军出征,作战勇敢。
但是吕蒙自小未曾读书,没有文化,别人都看不起他。
他因此发愤学习,终成一位饱学之士。
鲁肃对吕蒙的进步十分惊讶,“老弟学识出众,确非吴下阿蒙了”。
吕蒙笑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后来,吕蒙当上动物统帅,展现出了军事才能。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指出其中包含的哲学理论,以及这个典故对我们的启示。
2.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不可阻挡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对此人们有不同的看法。
有些人认为,在网上发邮件、查资料、下载软件、购物等,大大丰富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有些人则认为,网上出现了一些虚假信息、不健康的内容,对人们的精神世界带来了消极影响。
⑴运用辩证法的相关知识对上述两种看法进行分析。
⑵对互联网存在的弊端,你认为该如何治理?3.毛泽东说:“我们看事情必须要看它的实质,而把它的现象只看作入门的向导,一进了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这才是可靠的科学的分析方法。
” (1) 为什么“看事情必须要看它的实质”? (2) 为什么“要把现象作为入门的向导”?4.有人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也有人说“失败未必是成功之母”。
你赞成哪种观点?列举事例分别加以说明。
姓名: 班级: 考号:密 封 线 内 请 勿 答 题德育试题第5页,共8页德育试题第6页,共8页卷二(非选择题 共40分)答题纸1、 2、3、 4、姓名: 班级: 考号:密 封 线 内 请 勿 答 题德育试题第7页,共8页德育试题第8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