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张骞出使西域和丝绸之路

张骞出使西域和丝绸之路

第15课《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导学案
班级:主备:预计使用日期:2014/11/ 使用者:
课型:新授课第 1 课时
【学习目标】
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中央政府对西域实行管辖、丝绸之路、班超出使西域等基本史实。

【学习重点】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学习难点】如何正确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导学过程
【课前预习】
一、知识梳理:
都护:官名,为驻守西域地区的最高长官,控制西域各国。

“都”为全部,“护”为带兵监护,“都护”即为“总监护”之意。

都护府:汉、唐等时代中原王朝为防卫边境与统治周边民族而设置的军事机关。

丝绸之路的得名,是因为中国的丝绸最初由陆上道路运往地中海的西方世界,成为中国输出的最具代表性的商品。

但它的更大贡献却是推动了东西文化交流,最显著的例子便是中国发明的造纸术、印刷术、火药等,后来都是由这条丝绸之路传入西亚再传至欧洲。

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也是由此路首先向东传入中国的。

因此可以说,丝绸之路是地理大发现之前一条世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它不仅沟通了东西方文明,而且促成了这两个文明的相互渗透。

目前,丝绸之路的研究已成为一门国际性的专门学问。

1
自主导航:(用5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本,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


一、张骞通西域
1、西域的含义:
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目的: ;时间: ;困难: ;结果: 。

3、第二次出使西域:
目的: ;时间: ;结果: 。

传入中原的新物种:
传入西域的技术和物品:
4、西域都护府的设立:
时间: ;政府: ;职权范围: ;意义: 。

二、丝绸之路:
1、丝绸之路的路线:
2、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
三、班超经营西域
时间;出使大秦;大秦使者来访时间;意义
【学习过程】
一、导:
二、思:
(一)合作探究
1、近几十年来,在我国新疆发现许多汉代的丝织品,在马来西亚发掘出与汉代陶片纹饰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亚出土了汉代的钱币和陶器。

这些考古发现,说明了什么问题?
2、丝绸之路的开辟,对汉代社会有什么影响?这条中西通道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有什么价值和作用?
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