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京历史概述

南京历史概述

南京历史概述先秦•最早原始居民:约35万年前的汤山“南京猿人”,发现了两件猿人头盖骨化石距今1万年前进入新石器时代,代表遗址:高淳县薛城遗址•距今约5、6千年前,最早的原始村落遗址则是在鼓楼岗的西北,今北阴阳营一带•商周时,南京属于太伯、仲雍创建的古吴国管辖,讲的是古吴语方言•春秋战国时,南京被称为“吴头楚尾”之地,先后受吴、越、楚国统治•最早的城垣:“越城”(2400多年)•出中华门,走过长干桥,在今雨花路西侧的高地上,有南京最古老的城池——越城。

前472年越王勾践灭吴后命范蠡所建,也是南京地区有确切年代可考的最早的古城。

•古冶城,现在的地名叫朝天宫。

朝天宫所在的山岭古称“冶城山”,相传是春秋末年吴王夫差铸造兵器的地方,冶城山下有座与苏州虎丘同样的“剑池”•金陵邑与石头城:石头城可以追溯到楚国的金陵邑,城池建在清凉山,因为那时紫金山叫做金陵山,所以将此城命名为金陵邑。

又一说法,说楚威王曾在今狮子山以北的江边埋过黄金,以压“王气”,故称金陵。

南京的古名金陵亦始于此龙蟠虎踞由来:诸葛亮说“钟山龙蟠,石头虎踞,真乃帝王之宅也”秦汉•秦汉时南京的政治中心是秣陵关。

秦始皇巡游南京,认为南京有王气,于是就命人开了秦淮河,把王气泄光•东汉末,孙策夺下秣陵,创立基业。

211年,孙权把政治中心迁来秣陵,212年,改秣陵为建业,即建立帝王之业。

在石头山楚国金陵邑的基础上,修建石头城,石头城成为吴国最主要的水军根据地、水军总部,是长江沿线最大码头之一今天,我们还可以在清凉山的西麓,见到当年东吴石头城西部城基的天然石壁在清凉山附近,还保留着“龙蟠里”和“虎踞关”等有历史意义的地名六朝•孙权定都建业,是为六朝建都之始•“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

”这是东吴南京民谚。

孙权决定定都于鄂,并改名为武昌,229年在那里称帝,公元229年还都建业•东吴之后,东晋、宋、齐、梁、陈相继在这里建都,改称建康,称为“六朝” (229-589年)周处读书台:周处是吴郡阳羡周鲂的儿子。

少时为害乡里,与蛟河里的蛟龙和南山上的白额虎并称为“三害”。

后周处悔悟,除去蛟、虎,拜东吴大将陆逊的孙子陆机和陆云兄弟为师,读书处在城南雨花台附近,后人称为“周处读书台”•西晋灭吴后,建业都城分成两县——秦淮河以北的叫建邺县,秦淮河以南的叫秣陵县。

西晋末年,因晋愍帝的名字叫司马邺,为避名讳,把建邺县改为建康县•梁武帝与佛教:唐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南朝仅梁武帝时寺院就超过500座,与北魏洛阳并驾!鸡鸣寺古称同泰寺,梁武帝建,南朝寺庙中最大的!寺中有6座大殿,10余座小殿和佛堂,有7层的大佛阁和9层的宝塔。

后同泰寺遭火灾,梁武帝想造座更高的12层宝塔,因“侯景之乱”没有完成。

•鸡笼山与鸡鸣寺:鸡笼山以形似鸡笼而得名。

南朝初年因玄武湖中常有“黑龙”(可能是扬子江鳄鱼)出现,曾改称龙山。

南朝范缜曾在此与坚持因果论的萧子良,进行大论战。

明朝建有钦天监的观象台,故也叫钦天山。

因东麓建有鸡鸣寺,亦称鸡鸣山。

清朝初年在山顶重建北极阁后,民间俗称此山为北极阁。

竺可桢选址北极阁,建立中国第一个气象站和气象研究基地——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鸡鸣寺有一座豁蒙楼,为纪念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杨锐而建•鸡鸣寺有胭脂井,又叫景阳殿之井、辱井、景阳井。

祯明三年,隋兵攻占台城,陈后主闻兵至,与妃张丽华投此井。

后为隋兵所执,后人因称此井为辱井。

韦庄《台城》: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台城”,从东晋到南朝结束,一直是南朝朝廷台省(中央政府)和皇宫所在地。

台城在隋初被隋文帝“并平耕垦”,中唐时更是“万户千门成野草”。

“台城”的中央大约在如今的“总统府”附近隋文帝荡平建康城:589年隋文帝灭陈后,将建康城全部毁掉。

只留石头城作为“蒋城”的州城。

唐朝继续抑抵金陵。

金陵先后称为“蒋州”“昇州”。

曾有丹阳、归化、金陵、江宁、白下和上元等名。

甚至取消州一级的编制,许多居民也被迁往江都。

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许浑《金陵怀古》: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

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

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

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刘禹锡《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诗人蕴涵内心深处的哀愁,运用简捷的手法,以朱雀桥边的野草野花和乌衣巷口的一抹斜晖,构成荒凉冷落的图景,借用燕子的眼睛,将读者引进“风物依旧,人事已非”的境界,勾起对六朝“当时百万户,夹道起朱楼”的繁华景象的感叹。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李白《金陵怀古》: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南唐建都金陵府:南唐开国皇帝李昪在称帝前曾修造新的金陵城,称帝后一再拓宽金陵城,并以金陵为都。

北宋江宁府、南宋建康府和元代集庆路,都沿用了这座南唐金陵城。

南唐的宫城设在金陵城的中央,大体相当于今洪武路一带。

现内桥就是当年南唐宫门前的虹桥。

今中华路就是当年南唐的御街江南贡院:位于夫子庙之东,始建于南宋孝宗乾道四年(1169年),当时叫做建康贡院,是县、府学考试场所。

明太祖定都南京后,县、府学则另择考场,这里成为乡试,会试的场所。

到清光绪年间,东起姚家巷,西至贡院西街,南临秦淮河,北达建康路,规模之大,为全国之首,与北京顺天贡院以“南闱”、“北闱’并称于世。

明远楼:在考场中心,需经三道门,前门有石牌坊两座,额文为“明经取士”和“为国求贤”。

二道门前有盘龙大照壁,背面是贴“金榜”的地方,正门上方悬康熙御书“天开文坛”匾额;三道门为“龙门”,寓意“飞黄腾达”。

至此,除考生外任何人不得入内。

自三道门中门向前,直通明远楼。

明远楼为三层古典式楼阁。

楼名“明远楼”意出《大学》“慎终追远,明德归厚矣”之句,教导士子以“孝梯忠义,为立身之本”。

桃叶古渡:位于秦淮河与古青溪河的合流处,为“十里秦淮”的一个古渡口,曾是六朝时期金陵一处著名的送别点。

东晋书法家王献之常在此迎送他的爱妾桃叶,由此得名,“桃叶临渡”成了千古风流佳话。

“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

担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

”王献之的这首《桃叶歌》,让桃叶渡位列清“金陵四十八景”;而曾在渡口居住的吴敬梓,更让桃叶古渡增添了一份文化底蕴。

秦淮八艳:风华绝代柳如是侠肝义胆李香君痴心才女马湘兰侠骨芳心顾眉生艳绝风尘董小宛风流女侠寇白门长斋绣佛卞玉京倾国名姬陈圆圆秦淮八绝:“一绝”为魁光阁的五香茶叶蛋、五香豆、雨花茶;“二绝”为永和园的开洋干丝、蟹壳黄烧饼;“三绝”为奇芳阁的麻油干丝、鸭油酥烧饼;“四绝”为六凤居的豆腐涝、葱油饼;“五绝”为奇芳阁的什锦菜包、鸡丝面;“六绝”为蒋有记的牛肉汤、牛肉锅;“七绝”为瞻园面馆的薄皮包饺、红汤爆鱼面;“八绝”为莲湖甜食店的桂花夹心小元宵、五色糕团。

雨花台文化底蕴:•长干故里、报恩寺塔、雨花说法、牛首烟岚——金陵48景之四•报恩寺琉璃塔-----六朝长干寺、宋元天禧寺•明成祖纪念生母贡妃,开琉璃塔先河,毁于太平天国战火。

•雨花台------石子岗,梅岗(东晋梅颐),玛瑙岗,•南朝云光法师“说法”“江南第二泉”•杨邦义、方孝儒烈士陵园•三烈士墓------“皖南事变”:项英、袁国平、周子昆•(周恩来题词:“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千古奇冤,江南一叶。

同室操戈,相煎何急!”)•雨花台烈士陵园雨花台烈士就义群雕东郊历史古迹:•明故宫-----皇城御道街外五龙桥午朝门宫城内五龙桥(“前朝”“后廷”“御花园”)玉带河•半山园-----王安石故居墓地•廖仲恺墓-----1935年移葬何香凝,1972年合墓•梅花山-----“孙陵岗”、“吴王坟”市花:梅花•四方城、神道-----“下马牌坊”碑亭(“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石象路(狮、獬豸、骆驼、象、麒麟、马各两对)望柱(华表)“翁仲路”(武将文臣各四)•1982年市人大讨论决定:梅花为市花雪松为市树明孝陵、中山陵:•明孝陵------金水桥碑殿(“治隆唐宋”)“享殿”、“御河”方城、明楼“独龙阜”(宝城)•紫金山天文台------钟山、蒋山页岩反光紫金“浑仪”和“简仪” 1934年建台。

•紫霞湖-----消夏绝佳定林山庄王安石纪念馆•中山陵-----1929年6月1日“奉安大典”陵园路广场博爱坊墓道正门“天下为公”碑亭8段290级石阶平台、雪松、祭堂三“民”“天地正气”。

意大利白石坐像、浮雕墓室大理石圹灵榇大理石卧像(日本高琪)吕彦直设计警钟形姚锡舟承建音乐台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