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回填土工程施工方案(总)

回填土工程施工方案(总)

目录1.编制依据 (1)2.工程概况 (2)3.施工安排 (4)4.施工准备 (5)5.施工方法 (7)6.质量要求 (9)7.注意事项 (10)附图1《回填土试验取点示意图》1 编制依据1.1 施工合同1.2 施工图纸、勘察报告1.3 主要规程、规范、标准2 工程概况工程简介本工程位于呼伦贝尔市北大街,广场路东侧。

西交界街南侧,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烈度6度。

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

建筑面积为42669.9平方米,总用地2562.88平方米,,卫生局办公楼十五层。

图书馆十二层,主楼二十三层,建筑主楼设计最高标高82.20M,室内高差600MM.400MM 等,本工程主要用途为商场,高层住宅楼,卫生局办公楼,图书馆。

设计概况2.4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2.4.1根据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提供的广厦数码大厦工程岩土工程勘查报告,拟建场地类别为Ⅲ类。

地震烈度6度时不液化,2.4.2地基基础:根据勘察报告建议,基础型式为地梁筏板基础。

2.4.3根据地质勘探报告提供的地下土质情况,持力层埋深在-6.5m2.4.4 地下水:本场地地下水对砼结构无侵蚀性,但在干湿交替作用条件下,地下水水质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有腐蚀性。

3 施工安排:3.1质量目标:3.1.1整体质量方针:塑造精品工程,提供满意服务3.1.2整体质量目标:竣工合格工程3.1.3分项质量目标:质量达到“精品”标准3.2 施工部位及工期要求3.2.1回填的时间安排为地下结构施工完毕开始回填。

工期安排如下:3.3 劳动组织及职责分工3.3.1 回填土工程施工管理人员负责人3.3.2 工人数量3.3.4人员要求:管理人员:施工经验丰富,责任心强。

施工人员:素质高、经验丰富、责任心强、听从指挥。

3.4 回填土工程安排:3.4.1 根据图纸设计及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施工方法,基础将采用大开挖到-6.5m,地下室外墙施工→地下室外墙防水→肥槽回填土。

3.4.2 回填土的土源因当地气候关系要求使用防冻涨中粗沙,运输土方的车辆办理通行证,必须按照按照规定路线行,在海拉尔街上必须遵守交通安全,按照规定的车速,不能超载、不得遗洒。

3.4.3 回填土施工顺序:1#住宅楼2#住宅楼3#住宅楼→车库;3.4.4 回填土施工时间主要在冬期施工,回填土卸土的位置在临时料场和道路上,要求道路上必须先铺彩条布、再铺竹胶板,要求每天回填的数量及劳动力配备必须满足施工要求。

3.4.5 房心回填使用c10混凝土浇筑。

浇筑分两次浇筑,第一次浇平地梁,做好安装,管道后在按设计要求浇平留20mm水泥砂浆找面,混凝土运输方式为拖式砼接管,3.4.6要求工长在施工前向配合填土的施工人员做好书面的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

3.4.7运输土方车辆需要办理各钟交通手续,城管环保的各种手续。

3.4.8 回填土做好降尘、降噪、环保的各钟措施,如现场环境受到限制,可以采用人工清洗轮胎,三不放过,出现场前必须清理干净,达不到标准不得出现场。

此项工作由专职人员负责。

4、施工准备:4.1现场准备4.1.1 施工现场作好每天的回填土计划,计算好回填土的数量及劳动力的配备。

4.1.2落实保证回填土的土源。

4.1.3 施工现场准备好回填土堆放的场地。

4.1.4 施工现场设置清洗车辆轮胎、清扫道路等各项环保措施,按照环保措施及预案执行。

4.1.5 施工现场照明必须满足施工需要,同时满足施工使用机械用电。

机械设备必须经过电气专业人员检查合格后才能使用。

4.1.6 施工队必须按照使用机械操作规程:有专人负责电线,操作人员必须佩带好各种劳保安全设施:绝缘手套、绝缘鞋等用品。

4.1.7肥槽回填土后浇带部位用240mm红砖砌筑挡土墙封挡。

后期施工的车库部位用204mm红砖砌筑挡土墙封挡。

4.1.8地下室外墙防水已经做好,并验收合格,卷材防水保护层铺设完毕。

4.2技术准备:4.2.1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以便指导施工,工长做好书面技术交底。

4.2.2技质部绘制回填土取样平面布置图、试验员检查落实试验的各种器具,天平、环刀、电炉子等试验工具。

4.2.3施工人员进场前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培训合格后安全、消防、环保等方面,方可进场作业。

4.3 机具及材料准备:4.3.2材料准备4.3.2.1肥槽回填土:在建筑物外墙使用防冻涨中粗沙,分层碾压夯实,回填土有机质含量应小于5%,回填后的夯实系数不小于0.94。

回填土粒径不得大于50mm,含水率符合规定,要求拌和均匀。

4.3.2.2房心回填土:按变更要求使用c10混凝土浇筑4.4其他准备:4.4.1及时办理好交通、城管、市政、市容、环卫等有关手续。

4.4.2积极配合建设单位做好现场周围的有关工作。

4.4.3预先选好卸土点,并办理相关手续。

4.4.4确定卸土场位置及行走路线:土方挖运行车路线为:5 施工方法:5.1回填土施工顺序;1#住宅楼2#住宅楼3#住宅楼→车库;5.1.1合理布置好现场道路和出入口,优化运土路线,安排好作业时间,做好车辆分流,减少道路拥挤。

5.1.2施工现场必须满足足够的现场照明,从而保证回填土质量,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采取有效措施。

5.1.3安全围挡要求设置夜间施工警示灯,采用36V低压照明灯泡,必须刷红色油漆。

5.1.6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服从管理人员统一指挥,按照制定路线、指定定位置定放。

5.2回填土方是本工程的重点:5.2.1在回填土方前要求有关部门必须与土方运输公司签署有关保证书,要求土方施工单位必须按照有关文件要求,做好事先的各钟手续,对车辆在道路上行驶,必须遵守交通安全及防止渣土遗洒。

5.2.2 回填土施工前工长必须向施工队作好书面技术交底及安全交底,根据设计图纸及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施工方法,房心回填浇筑至室内地坪,预留建筑地面做法。

由于混凝土浇筑深度大,没有作业支点,应在浇筑前考虑好浇筑顺序及支点。

5.2.4 作业条件:5.2.4.1 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方土料种类、密实度要求、施工条件等,合理地确定填方土料含水量控制范围,试验员必须将回填土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测,合格后通知工长组织回填土,施工虚铺厚度和压实遍数等参数;回填土方工程,其参数应通过压实试验来确定,要求每层必须取样,且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要求土的压实系数为肥槽不小于0.94,5.2.4.2 填土前应对填方地下室外墙等部位墙体外观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要作好隐蔽和验收手续。

5.2.4.3 施工前,应做好水平高程标志。

在北边坡上和地下室外墙上抄出高程点,并采用墨线弹每层的高度。

5.2.4.4 确定好土方机械、车辆的行走路线,应事先经过检查,必要时要进行加固加宽等准备工作。

同时要编好技术交底。

5.2.5 操作工艺工艺流程:基槽内清理→检验土质→分层铺土→分层碾压密实→检验密实度→修整找平验收5.2.5.1 填土前,应将基土上的洞穴或基底表面上的树根、垃圾等杂物都处理完毕,清除干净。

5.2.5.2 检验土质。

检验回填土料的种类、粒径,有无杂物,是否符合规定,以及土料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的范围内;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或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如遇填料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润湿等措施。

5.2.5.3 填土应分层铺摊。

每层铺土的厚度应根据土质、密实度要求和机具性能确定。

或按表1-8选用。

填土每层的铺土厚度和压实偏差表1-85.2.5.4 填方超出基底表面时,应保证边缘部位的压实质量。

填土后,设计不要求边坡修整,将填方边缘宽填0.5m。

5.2.5.5 回填土每层压实后,应按规定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干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要求后,再进行上一层的铺土。

5.2.5.6 填方全部完成后,应进行表面拉线找平,凡超过标准高程的地方,及时依线铲平;凡低于标准高程的地方,应补土找平夯实。

5.2.6冬期施工:5.2.6.1 冬期施工的填方工程,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工作面不宜过大,应分层分段逐片进行。

5.2.6.2 回填前,将坑底的冰雪和保温材料打扫干净,方可开始回填。

5.2.6.3 每层铺土厚度应比常温施工时减少20%-25%,当采用人工夯实时,每层铺土厚度不得超过20cm,夯实厚度宜为10-15cm。

5.2.6.4回填土施工应连续进行,防止已填土层受冻.5.2.6.5严禁用”水夯法”施工.5.2.6.6下雪时,停止回填土施工,在已填土上方覆盖两层防火卷帘.当气温低于-10℃时,停止回填.夜间停止施工时,覆盖两层保温毡,以防止冻胀.5.2.7 质量标准5.2.7.1 保证项目:5.2.7.1.1 基底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

5.2.7.1.2 回填的土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

5.2.7.1.3 回填土必须按规定分层夯压密实。

取样测定夯实后土的干土质量密度,其合格率不应小于90%;不合格的干土质量密度的最低值与设计值的差,不应大于0.08g/cm3,且不应集中。

环刀取样的方法及数量应符合规定。

回填土工程允许偏差表1-95.2.8 成品保护5.2.8.1 施工时,对定位标准桩、轴线控制桩、标准水准点等,填运土方时不得碰撞。

并应定期复测检查这些标准桩点是否正确。

5.2.8.2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要有足够的照明设施。

防止铺填超厚,严禁用汽车直接将土倒入基坑(槽)内。

5.2.8.3基础、地下室外墙等的现浇混凝土应达到一定强度,不致因回填土而受破坏时,方可回填土方。

5.2.8.3回填时先拆除做防水时搭设的脚手架,检查防水是否完整。

6 质量要求6.1质量隐患及预防措施6.1.1未按要求测定土的干土质量密度:回填土每层都应测定夯实后的干土质量密度,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铺摊上层土。

试验报告要注明土料种类,试验日期、试验结论及试验人员签字。

未达到设计要求的部位,应有处理方法和复验结果。

6.1.2 回填土下沉:因虚铺土超过规定厚度或冬季施工时有较大的冻土块,或夯实不够遍数,甚至漏夯,基底有机物或树根、落土等杂物清理不彻底等原因,造成回填土下沉。

为此,应在施工中认真执行规范的有关规定,并要严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6.1.3 回填土夯压不密实:应在夯压时对干土适当洒水加以润湿;如回填土太湿同样夯不密实呈“橡皮土”现象,这时应将“橡皮土”挖出,重新换好土再予夯压实。

6.1.4 在地形、工程地质复杂地区内的填方,且对填方密实度要求较高时,应采取措施。

(如排水暗沟、护坡桩等),以防填方土粒流失,造成不均匀下沉和坍塌等事故。

6.1.5 回填管沟时,为防止管道中心线位移或损坏管道,应用人工先在管子周围填土夯实,并应从管道两边同时进行,直至管顶0.5m以上,在不损坏管道的情况下,方可采用机械回填和压实。

在抹带接口处,防腐绝缘层或电缆周围,应使用细粒土料回填。

6.1.6 填方应按设计要求预留沉降量,如设计无要求时,可根据工程性质、填方高度、填料种类、密实要求和地基情况等,与建设单位共同确定(沉降量一般不超过填方高度的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