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完整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完整版)
“好”字读音依次是:hǎo、hào、hào、hǎo。
上联:孩子具有良好的读书条件,却不珍惜; 下联:老人们喜欢读书,但眼神不好,不具备读书的条件。
1、和:天气暖和,小和在家和泥抹墙;他讲原则 性,是非面前从不和稀泥,也不随声附和别人,更 不会在麻将桌上高喊:“我和了。” 2、单:单(姓)老师说,单(匈奴族首领)于只 会骑马,不会骑单车。 3、折:这两批货物都打折出售,严重折本,他再 也经不起这样折腾了。
五、要文辞优美
自然景色是美丽的,令人陶醉的。 因此,我们在写景色时,一定要文辞 优美,语气生动形象,恰当地运用一 些修辞方法。这样,文章才会给读者 以美的享受。
修辞巧妙用
比喻:使描写的对象更具体、形象
例:‚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 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将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比作瀑布,显得气势非凡,辉 煌灿烂。) 又如:‚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将盛开的花比作笑容,更显得可爱美好,也抒发了 作者喜悦的心情。)
秋天是美丽的,在曼妙的韵律中舞着她的 裙摆。
修辞巧妙用
夸张:使事物的某些特征更加突出
例: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不见 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这句把花比作瀑布,并夸张地写不见其发端、 终极,形象地表现了紫藤萝花的旺盛和气势, 透露着一股不可遏制的生命力。)
色彩法
一阵秋风吹过,山坡红了,那是火红 的枫叶;湖水清了,清的可以见底,可以 照人,宛如明镜;山菊花开了,那样绚丽 、那样娇艳,真是别具风姿。还有那沉甸 甸的玉米、黄橙橙的柿子、红艳艳的苹果 。每到金秋时节,稻子飘香,那黄橙橙的 稻田翻着金浪。
——回文联
——叠字联
回文联
1.楼望海海望楼,水连天天连水。
2.我爱邻居邻爱我,鱼傍水活水傍鱼。
3.地满红花红满地,天连碧水碧连天。 4.响水池中池水响,黄金谷里谷金黄。
叠字联
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 丁丁冬冬泉,高高下下树。 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 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
行行行行行且止,坐坐坐坐坐何妨。
梨树上挂满了鸭梨,远看就像挂着一 个个金色的铃铛。风一吹,“铃铛”摆动, 似乎都能听到“丁零零”的铃声呢。
葡萄茂密的 枝叶向四周展开, 就像搭起了一个 绿色的凉棚。葡 萄架上挂满了一 大串一大串的葡 萄,青的,紫的, 像珍珠,像水晶, 亮晶晶的,真美 啊!
比喻法
蔚蓝的天空中,飘着朵朵无暇的白云。 那白云有的像连绵起伏的山峦;有的像昂首 挺胸的雄鸡;有的像缓缓流淌的小河……真 是千姿百态,变幻莫测。
理清自己的思路
确定自己要写的是哪里的景物?
1、我想写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景物的特点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准备采用的写作顺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同学们再读以下几个片断,看看这几 位作者又是怎样抓住景物特点写的?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 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 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 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 也没见过的颜色。
这个片断作者抓住了火烧云的色彩绚丽的特点 进行描写的,从而反映了火烧云的美。
一、要选好观察的角度,安排好描写的顺序
二、抓住景物的特征 三、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 四、要融情于景,表达主观感受 五、修辞巧妙用
一、立足于观察
观察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尤其对 于写景作文,离开了细致准确的观察, 是绝对写不好的。 观察必须确立好立 足点。立足点可以是固定的 ( 空间方 位 ) ,也可以是变换的 ( 移步换景 ) 。但无论怎样必须层次清楚,文章 的思路也就清楚了。
提问题
1、风景在什么地方? 2、我为什么喜欢这道风景? 3、我将按照什么样的顺序进 行描写?
理思路
1、开头——风景的名称、位置。 2、中间——按照想好的顺序来写。 3、结尾——深化主题:抒发感情或 首尾呼应。
五官总动员
视觉:用眼睛看 听觉:用耳朵听 嗅觉:用鼻子闻 触觉:用肢体触 味觉:用舌头尝
学习抓景物特点的几种方法。
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特点。因此,我们要仔细 观察景物,抓住特点写具体,让人有身临其境 之感。请看以下片断,想想作者是怎样抓住景 物特点写的。 夏日的中午,万里碧空上飘着朵朵白云。 这些白云,有的几片连在一起,像海洋里翻滚 着银色的浪花,像层峦叠嶂的远山,有时在一 片银灰色的大云层上,又飘浮着一朵朵大小不 一、形状不同的云朵儿,就像岛屿礁石上怒放 的海石花。 这个片断作者是抓住了白云的形状、大小进行 描写的。
《火烧云》
课文
写作顺序
潮来前——潮来时 《观潮》 ——潮头过后 空间顺序 《雅鲁藏布大峡谷》
《鸟的天堂》
《火烧云》
傍晚——第二天早晨 上来了——变化—— 下去了
课文
写作手法
比喻、排比、拟人
《观潮》
《雅鲁藏布大峡谷 打比方、做比较、列数字 》
《鸟的天堂》 《火烧云》
静态描写、动态描写 看到的和想到的相结合
四、要抒发感情
任何景物都是客观存在的,但这种 客观存在的景物却能给人不同的感受。 我们写景要写自己热爱的景色,表达 一定的主题思想,要表达出对自然的 热爱,这就是借景抒情。
我该怎样开始写作文呢?
第一:要学会观察,抓住看到的景物的特点。
有的同学在平时的习作中,遇到景物描写时 ,往往一写到春天就是“春光明媚,百花齐 放,鸟语花香”;一写到鲜花总是“张开了 笑脸,风一吹,像翩翩起舞的蝴蝶,散发着 阵阵清香”。要么就是说空话,什么“这里 的景色多美啊!”“眼前的美景太迷人啦! ”其实,北方的三月,还看不到绿色,有的 花儿并不飘香,眼前的景色到底有多美,多 迷人,别人还是不知道。 那么,如何写好景物呢?最主要的一点就是 抓住景物的特点写。
好像秋天田野沉甸甸的稻穗,又似节日之夜金灿灿 的焰火,煞是好看!
校园里的桂花
在飘飘忽忽的秋雨中,校园的那株桂花开了! 它亭亭玉立于花坛之上,宛若披着轻柔薄纱的新娘。 走近一瞧,银灰色的 树干托起一团绿云般的树冠, 密密肥实的叶片中点缀着一簇簇星星点点的米黄色 的小花,好像秋天田野沉甸甸的稻穗,又似节日之 夜金灿灿的焰火,煞是好看!清风徐来,桂枝瑟瑟, 芳香四溢,把整个校园都熏醉了!吸一口,甜津津 的;掬一把,清爽爽的。只要你从这儿经过,准会 给你染上一身浓浓的馨香。古诗赞桂花:“月中有 客曾分种,世上无花敢斗香。”可见,桂花的芳香 在花的王国里是出了名的。
补充词语,并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莫测 ) 郁郁( 苍苍 ) 齐头(并进 ) 神秘( 细流 ) 人迹( 罕至 ) 帘帘(飞瀑 ) 涓涓( 应接 )不暇 ( 恍恍 )惚惚 不容(置疑 )( 国庆节,我们一家人游览了庐山。山上云雾 缭绕,给人( 神秘莫测 )之感,似乎走进了 帘帘飞瀑 ),时而 人间仙境,山间时而( ( 涓涓细流 ),还有(郁郁苍苍)的树木……沿 途的景色真是美不胜收,令我们( 应接不暇 )!
比较法
秋天的美是成熟的--它不像春那么 羞涩,夏那么坦露,冬那么内向。
秋天的美是理智的--它不像春那么 妩媚,夏那么火热,冬那么含蓄。
园在 的飘 那飘 株忽 桂忽 花的 开秋 了雨 !中 , 校
它亭亭玉立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坛之上,宛 若披着轻柔薄纱的新娘。
走近一瞧,银灰色的树干托一团绿云般的树冠,
密密肥实的叶片中点缀着一簇簇星星点点的 米黄色的小花。
远处,几棵栎树呆立不动,一群一群的羚 羊和驼鸟走来走去。一条弯弯的小河缓缓地向 东南流去,岸边盛开着一簇簇美丽的鲜花。
这个片断作者抓住了栎树、羚羊、 驼鸟、小河、鲜花的数量进行描写 的。
傍晚,青蛙‘呱呱’地叫起来,啄木 鸟‘笃笃’地啄着树杆。甲虫‘嗡嗡’地 叫。扬科躺在河边静静地听着。
这个片断作者抓住了青蛙、啄木鸟、甲 虫发出的声响进行描写,反映了小音乐 家扬科对音乐的喜爱。
修辞巧妙用
拟人:给物赋予人的行为特征,更具神 态特点。 例:‚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运用拟人的手法,用‚笑‛和‚嚷嚷‛这两 个动作写出了盛开的紫藤萝花的喜悦之情, 也写出了花的童稚。)
拟人法
秋天拿着染料把树叶涂黄了。
中秋夜,圆月身披一袭盛装,仪态万千得 向世人展示着她的绝代风华。
写作
围绕自己游览过或了解到的一处景观 写一篇作文。(可写身边景物)
要求: 1、写450字以上,习作结构完整 。 2、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空间顺序、时间 顺序、按观察的先后顺序、按景物的类别等) 3、至少分三段,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如:比喻 、拟人、排比、对比。 4、结尾要深化主题:抒发感情或首尾呼应。
4、哄:他那样像哄小孩似的话,引得人们哄堂大 笑,大家听了一哄而散。
一、口语交际——忆一忆
通过第一组课文的学习,我们一 同走进了奇特雄伟的天下奇观—— 钱塘江大潮 世界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 , 雅鲁藏布大峡谷 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 绚丽多变的天上奇观—— 鸟的天堂 。 火烧云
奇特之处
《观潮》 《雅鲁藏布大峡谷》 《鸟的天堂》 壮观 壮丽 生机盎然 变化多端 绚丽多彩
二、抓住特征
写景物,要善于抓住在不同地区、 不同季节、不同时间里的景物颜色、形 态、声响、变化等方面的特征,不能生 搬硬套,春天就是春光明媚,秋天就是 秋高气爽。这样,你笔下的景象就会生 动起来。
三、要动静结合
所谓动静结合,就是指描写景色 时,不仅要写出景色的静态,而且要写 出它的动态,使他们很和谐地呈现在读 者眼前。只有这样、你笔下的景色才能 活起来,才能使读者的印象更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