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技术发展历史

生物技术发展历史

生物技术发展历史8000 B.C.人类驯化种植谷物和饲养家畜。

土豆首次培养成食物。

4000-2000 B.C.生物技术首次被人类利用:埃及人用酵母发酵制作面包和啤酒。

中国、埃及和闪族人生产奶酪发酵葡萄酒。

巴比伦人选择性地将某些雄性树的花粉授予雌性树来培育棕榈树。

中国在石器时代的早期已能种植谷物, 并实行轮作制度;石器时代的后期能进行酒精发酵。

500 B.C.•€€€€€€€€ 中国首次使用抗生素:用发霉的大豆凝乳治疗疖子221 B.C.中国周代后期,制作豆腐, 酱油和酿醋。

中国采用厌氧菌进行亚麻浸渍处理;A.D. 100中国人首次应用杀虫剂: 菊花粉。

中国人采用天花活病毒预防接种,预防天花。

1322一名阿拉伯酋长首次应用人工受精法培育良种马。

1590•发明显微镜。

中国医生阐明:被疯狗咬伤可以传播狂犬病;1663Hooke 发现细胞的存在。

1675Leeuwenhoek 发现细菌。

1761Koelreuter 报告在不同谷物植物之间成功地进行杂交。

1797Jenner 用活病毒接种一名儿童,预防天花。

1830-18331830-发现蛋白质。

1833-首次发现酶,并分离成功。

1835-1855Schleiden 和Schwann 提出所有机体由细胞所组成,Virchow 还声称"每个细胞均来自细胞。

"1857Pasteur提出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1859Charles Darwin 发表自然界淘汰选择的生物进化理论。

这一小心选择亲本的概念在19世纪80年代后期大大影响植物和动物的育种,尽管当时对基因还一无所知。

1865诞生了科学基础上遗传学: 奥地利的修道士Gregor Mendel研究豌豆的遗传规律,发现遗传性状是根据可预测的遗传学定律通过双亲传给子代。

1870-1890采用 Darwin的理论, 植物育种者培育出杂交棉花, 开发出数百种优良形状。

农民首次在田间应用固氮菌,增加产量。

William James Beal 在实验室首次生产出杂交玉米。

1877年 Koch首先研究出一种用染色法来鉴定细菌的方法1878年Laval研制出第一台离心机。

1879年Fleming发现染色质, 在细胞核的棒状结构,后来称为染色体。

1900果蝇被用于早期的基因研究。

1902首次使用微生物学这一学科名称。

1906应用遗传学这一术语。

1911Rous首次发现致癌病毒。

1914在英国的Manchester ,细菌首次被用来处理污水。

1915发现细菌的病毒,即噬菌体。

1919在出版物中首次应用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这一术语。

1920Evans和 Long发现人生长激素。

1928Alexander Fleming发现作为抗生素的青霉素。

在欧洲进行用Bacillus thuringiensis (Bt)控制谷物的虫害的小规模试验; 这一杀虫剂的商用生产始于1938 年,在法国。

Karpechenko 在罗卜和甘兰之间进行杂交,培育出可育的子代。

Laibach 首次应用杂交技术在不同谷物间进行育种。

1930美国国会通过植物专利法案, 授予育种植物产品给予专利保护。

1933在20年代由Henry Wallace开发的杂交玉米谷物进行商业化。

到1945年, 杂交玉米占美国玉米的78%。

1938出现了分子生物学( molecular biology) 这一术语。

1941丹麦的微生物家A. Jost 在波兰Lwow的技术研究所的一次关于酵母繁殖的演讲中使用了基因工程(geneticengineering)这一术语。

1942使用电子显微镜来鉴定噬菌体。

利用微生物大量生产青霉素。

1944Avery 等证明DNA携带遗传信息。

Waksman 分离出链霉素, 有抗结核杆菌的作用。

1946发现从不同病毒来的遗传物质可以重新组合形成新的病毒,基因重组的一个例举。

认识到丢失遗传多样性引起的威胁, 美国国会提供基金支持系统和广泛地对植物品种的收集,保存和介绍。

1947McClintock 发现在玉米中存在可移动的遗传物质,或称为"跳跃基因" 。

1949Pauling 证明镰刀细胞性贫血是一种"分子病",由于血红蛋白质的基因突变所造成。

1951成功地用冷冻精子进行牲畜的人工授精。

1953Nature杂志发表James Watson 和 Francis Crick'的论文,描述了DNA双螺旋结构,标志了现代遗传学时代的开始。

1955首次分离出一种涉及核酸合成的酶。

1956Kornberg 发现DNA 聚合酶I, 导致DNA复制理论的形成。

1958镰刀细胞性贫血是由于血红蛋白质单一氨基酸的突变所造成。

首次在试管内制造出DNA。

1959开发了杀真菌剂。

描绘了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步骤。

50年代还有:发现干扰素。

首次合成抗生素。

1960利用碱基成对原理, 产生了 DNA-RNA分子杂交技术。

发现信使 RNA(mRNA)。

1961美国农业部USDA 首次登记杀虫剂:Bacillusthuringiensis, or Bt。

1963Norman Borlaug 培育出新的小麦品种,产量增加70 %。

1964在菲列宾的国际水稻研究所采用新的水稻开始进行绿色革命,如有足够大肥料,产量可增加一倍。

1965Harris 和 Watkins 成功地将人和小鼠的细胞融合。

1966基因密码解码, 证明三个核苷酸序列(密码子)各自决定 20种必需氨基酸。

1967完成第一台蛋白质序列自动分析仪。

1969首次在试管内合成一种酶。

1970Norman Borlaug 获得诺贝尔奖(见1963)。

发现限制性内切酶,能切开特定的DNA序列, 打开了基因操作的新方法。

1971首次完成基因的合成。

1972发现人类基因的组成99 %与黑猩猩和大猩猩相似。

胚胎转移的起始工作。

1973Stanley Cohen和 Herbert Boyer完善DNA切割和粘贴技术(采用限制酶和连接酶) ,在细菌中复制新的DNA。

1974美国NIH组成一个重组DNA顾问委员会,以监视基因重组的研究。

1975政府首次迫切要求制订一个重组DNA管理条理: 加州Asilomar 会议。

首次产生单克隆抗体。

1976DNA重组技术首次应用于人类遗传病。

分子杂交技术应用于胎儿出生前的地中海贫血的诊断。

酵母基因在大肠杆菌(E。

coli)中表达。

首次进行对特定基因的序列测定(A, C, T, G)。

美国NIH重组DNA顾问委员会首次出版重组DNA实验指导方针。

1977人的基因首次在大肠杆菌中表达。

开发了采用电泳技术测定长片段DNA序列的操作程序。

1978首次鉴定高水平的病毒结构。

首次生产重组人胰岛素。

北卡科学家证明,在DNA分子的特定部位可导入特异性突变。

1979首次合成人生长激素。

70年代还有:成立首家商业性公司,开发基因重组产品。

发现聚合酶。

完善了快速进行核苷酸序列的测定技术。

基因靶子。

RNA 剪接。

1980美国最高法院批准重组生命体专利保护的法则,授予Exxon石油公司的一种能降解石油的微生物的专利保护权。

Cohen 和 Boyer获得美国基因克隆专利。

开发出第一台DNA合成仪。

研究者成功地将人干扰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

诺贝尔化学奖授予Berg, Gilbert, Sanger等人,表彰他们创造出第一个重组分子方面的成就。

1981在Ohio大学的科学家生产出首头转基因动物,将来自其它动物的基因转移入小鼠 。

中国科学家首次克隆鲫鱼基因。

1982Applied Biosystems公司首次推出商业性气相蛋白质测序仪, 大大降低需要进行测序的蛋白质量。

首次开发了兽用重组DNA疫苗。

FDA批准第一个生物技术药物: 重组人胰岛素,用基因改造的细菌进行生产。

首次在植物细胞进行的基因转移: 矮牵牛花。

1983提出了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通过耐热的聚合酶可将特定的基因无限扩增,随后成为在全球生物技术研究和生物技术产品开发方面的重要工具。

通过TI质粒首次完成植物细胞的基因转移。

首次合成人工染色体。

发现特殊遗传病的遗传标记。

采用生物技术首次长出矮牵牛花植株。

首次证明基因改造植物的新的形状可以传给子代: 矮牵牛花。

1984开发了 DNA :指纹技术。

HIV的全基因克隆和测序。

1985发现肾病和囊性纤维的遗传标记。

基因指纹作为证据进入法庭的案件审理。

首次进行抗虫,抗病毒和抗细菌的转基因植物的田间试验。

美国NIH批准从事人体基因治疗试验的指导方针1986第一个人用的重组疫苗问世:乙型肝炎。

通过生物技术生产第一个抗癌药物: 干扰素。

美国政府出版 “生物技术规则的协调框架”,建立了更为严厉的进行rDNA 生命体规章制度。

California-Berkeley 大学的化学家 描述了如何将抗体与酶结合成抗体酶 (abzymes)以创造新药。

转基因烟草首次进行田间试验。

环境保护机构批准释放第一个转基因植物:烟草。

1987首次批准转基因食物的田间试验: 抗病毒番茄。

Frostban,一种基因重组的细菌,它能抑制农作物霜的形成,用草莓和土豆在加州进行田间试验, 这是首次权威人士认同的重组细菌的野外试验。

1988Harvard 的分子遗传学家研制的基因改变的转基因小鼠首次获得美国专利。

一种用于洗衣粉的抗氧化的蛋白酶获美国专利。

美国国会资助人类基因组计划:人类全基因组和其他生命体基因组的解码。

PCR技术问世1989首次批准转基因(Bt)抗虫棉花进行田间试验。

开始进行植物基因组计划。

80年代还有:采用DNA测定进化历史的研究。

在欧洲批准使用兽用重组DNA疫苗。

1997克隆多利羊基因芯片1999年人类基因组计划重大突破:人类第22号染色体全序列测序完成2000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完成。

标志进入功能基因组时代2001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正式发表2002水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发表。

中国科学家贡献最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