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作文“慎独”亢文强修改稿

作文“慎独”亢文强修改稿

“慎独”话题作文命题人:洛阳一高亢文强2014.3.19一、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大学》“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

”---------------------------------《中庸》所谓“慎独”,是指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即使没有人监督,也能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道德准则,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

慎独,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准的试金石。

一个人在公共场合不做坏事比较容易,而在独处时也能一样不做违反道德准则的事,则需要有很高的道德修养。

据《后汉书•杨震传》记载,一次,昌邑官员王密带十金黄金,深夜去拜访杨震,并说:“暮夜无人知。

”杨震严词拒绝了这份厚礼,回答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人知?”王密惭愧而归。

这个历史故事体现了“慎独”的真实含义,为我们树立了“慎独”的典范。

可以说,杨震的道德修养已经达到了“慎独”的境界。

这则材料中所谈的“慎独”能引发你想些什么?请以“慎独”为话题,自定立意,自定题目,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议论文。

所写内容必须在“慎独”的范围之内。

【拟题参考】1.慎独,人生的至境;2.千金难买是慎独;3.梨虽无主,我心有主;4.慎独是人生的必修课;5.也说“慎独”;6.慎独•慎始•慎终;7.为官要“四慎”;8.做“真实的自己”,你能吗?9.慎独是检验一个人修身养性的试金石;二、“慎独”话题作文批改方案洛阳一高亢文强原创2014.3.20(三人合作共同参与,批改三本.全由一人执笔写评语,三人都签名)作文分项评分表评分细则:1、标题:2分,不恰当给1分,无标题0分。

2、书面:干净整洁5分,涂抹、添加一处扣一分。

3、文字:正确规范(5分)。

发现错别字,每两个扣1分,最多扣5分。

将错字在原文处打下标记,用“改正号”改正。

4、标点:应用正确(3分)。

强调句号、引号、叹号、问号的使用。

明显错误的地方,有一处扣1分。

5、语言:通顺流畅(5分)。

每处病句减1分,最多减5分。

在病句下面划上直线,写出病句类型,再在文后批语中,写清病句几句。

6、篇幅:符合要求(5分)。

按800字标准,每少50字或多200字减1分。

7、结构:完整合理(5分)。

有明确的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2分)本论部分有三个自然段以上,(2分)本论与结论之间有明确的过渡、照应。

(1分)8、论点(5分)引论部分提出中心论点(3分)行文紧扣论点(2分);9、论据(15分)具体的事例论据或道理论据1个3分,结合论点对论据分析2分。

本项最多15分。

10、论证方法(10分):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对比论证,反向论证等,能正确运用一种得5分,本项最多10分。

补充:1.审题:离题36分以下,偏题42分以下。

2.文体:文体不符合要求的,在45分以下。

3.抄袭:抄袭给零分,但须有原文对照。

最后合计总分,并写出一百字以上的评语。

在评语下方,三个批改人签名, ,并注明执笔人。

批改完成后,交给作者本人验收三项内容:分数合计,评语字数,批改人签名。

“慎独”话题作文【写作指导】洛阳一高亢文强2014.3.19一、解读材料:慎独是儒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其内容人们一般理解为“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辞海》),或“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辞源》。

慎独,其实就是“慎心”,要诚其意,在各种物欲的诱惑面前,靠“心”把持住自己——不管是酒色财气,总归“吾心有主”,不为所动。

慎独,其实就是“慎始”,做任何事从开头就要十分谨慎,如果开始时就不谨慎,还怎么能保证有好的结局呢?慎独,其实就是“慎终”,“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意思是说,当事情结束时,要像开头一样慎重对待。

慎独还需用礼来约束自己,就不会离经叛道,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慎独还需克服源自动物性的“利己”性。

二、立意等级分类:一等立意——同意材料对“慎独”的理解,并能压缩出具操作性的分论点并围绕分进行深入的论证。

即,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在公众的视线范围之外,奉公守法,谨守正道,磨练意志,砥砺品质。

如,“慎独,因为上帝知道”“慎独配方,心灵鸡汤”“与其快活一时,不如慎独一生”“慎独,对自己诚实”“侥幸之心不可有,慎独之志不可无”“慎独于行,存戒于心”。

二等以下立意:1、只理解到“慎独”之“慎”,强调做事要谨慎小心,精益求精,勤思上进。

例如,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知名科学家搞科研向来谨慎小心,精益求精。

我想,大家一定听说过“爱迪生孵小鸡”的故事,一个孩子,独居卧室,身体力行做实验,这种对科学精益求精,追本溯源的执着令人感动。

2、只理解到“慎独”之“独”,只要是一人独处,尤其是名人独处,一举一动均为“慎独”。

例如,牛顿独自躺在树下,面对“扑面而来”苹果,首先想到的不是“好疼”,而是自己的学术问题“万有引力”,这同样是一种“慎独”的境界。

3、给故事强加“慎独”的标签。

例如,仲永因为天赋才华而名震四方,因不谙慎独之道,成年后竟成为默默无闻的庸人。

……陶渊明隐居“种豆南山”是慎独,李白“斗酒百篇”是慎独,王羲之“入木三分”是慎独,杨时“程门立雪”是慎独,林则徐“虎门销烟”是慎独等等三、【议论文思路点拨】(一)、纵向结构可以“小议慎独”为题:1.引论:由常有一些社会现象引出本文的论点:恪守“慎独是”十分必要的。

2.本论:为什么要慎独?从四点分析:①慎独让人得以自我完善。

②慎独让社会公德得以净化。

③慎独让人与人之间多一些信任少一些猜疑,多一些关爱少一些冷漠。

④假如没有了慎独,人和人之间少了诚信。

假如没有了慎独,人和人之间少了关爱。

3.结论: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慎独”呢?①关键要在“隐”和“微”上下功夫。

②“慎独”慎独离不开自重自律。

③“慎独”也离不开自我反省。

④慎独离不开坦荡为人。

⑤慎独离不开诚实守信。

(选择其中的两三个内容为分论点)4.那么,就让我们用“慎独”警示自己,鞭策自己,坦荡为人,踏实做事,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文明,更加和谐。

譬如:以“小议慎独”为题:可按层进式展开:什么是慎独?《辞海》称:“儒家用语。

谓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

”也就是说,不论何时何地,或明或暗,或在人群,或单身独处,都要小心谨慎,不可在思想和言行上稍微离“道”。

为什么要“慎独”:①慎独是一种情操;②慎独是一种修养;③慎独是一种自律;④慎独是一种坦荡。

怎样才能“慎独”。

那么,该怎样慎独呢?①要让所有的角色身份都保持一致,不自欺,亦不欺人。

②对自己要严格要求,不能原谅自己。

③要“慎一”,否则会在权钱交易、权物交易、权色交易之类的泥坑中难以自拔。

(二)、横向结构:可以“慎独之美”为题:文章应围绕慎独之“美”从三个方面“横向”展开论述:慎独成就了大自然的有序与和谐;慎独闪耀着崇高修养与人性的光辉;慎独为充满智慧的人们另辟蹊径。

以此结构谋篇,文章层次清晰,做到了议论文论述应有的宽度。

【素材连接】1.柳下惠的节操鲁国人柳下惠,姓展名禽。

相传在一个寒冷的夜晚,柳下惠宿于郭门。

有一个没有住处的妇子来投宿,柳下惠恐她冻死,叫她坐在怀里,解开外衣把她裹紧,同坐了一夜,一直到第二天天亮并没发生非礼行为。

于是柳下惠就被誉为“坐怀(槐)不乱”的正人君子。

2.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

子罕弗受。

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

”子罕曰:“我以不贪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稽首而告曰:“小人怀壁,不可以越乡,纳此以请死也。

”子罕置诸其里,使玉人为之攻之,富而后使复其所。

(《左传·襄公十五年》)3.元代大学者许衡一日外出,因为天气炎热,口渴难耐。

正好路边有一棵梨树,行人们纷纷去摘梨解渴,只有许衡一个人不为所动。

这时候有人就问他:“为什么你不摘梨呢?”许衡就说了:“不是自己的梨,怎么可以随便乱摘呢?”那人就笑他迂腐:“世道这么乱,管它是谁的梨。

”许衡说:“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4.道光年间的刑部官员冯志圻有收藏碑帖字画之好。

一个下属寻得一帧宋拓名碑,用古锦包好送冯志。

冯连看也没看就当即退还。

有人劝冯志看看无妨。

冯志说:“一看恐怕就不想退了,而接受它就难免为送礼者所利用”。

此乃慎始之举,守住第一次,就没有第二次了。

(《清朝野史大观》)5.据一则“轿夫湿鞋”的民间故事说:一个轿夫雨后穿新鞋抬轿。

开始抬腿迈步十分小心,专拣干处走,生怕湿了鞋。

后来一不小心脚踏泥水,弄脏了鞋,就再也不管了,干处湿处随便落脚。

这说明轿夫虽“慎始”,但坚持时间不长,自然就没有“慎终”之说了。

6.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也对慎独做了通俗的解释:一个人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不做坏事,这就叫慎独。

[批改参考作文]例文1:君子慎独(一类文53分)古人云:“君子慎独。

”这对于习惯了独处时自由散漫的现代人来说,似乎是一个陈腐的笑话。

然而现实生活毫不留情地告诉我们,不“慎独”,将会付出多大的代价。

中共委员胡长清贪污被双规;著名演员刘晓庆因偷税漏税而入狱;前缉毒局长因贩毒曝光而自杀;法国青年因乘公车逃票而迟迟找不到工作……你以为没有人在看着你,然而所有人都在看着你。

当我们独自一人的时候,请扪心自问,我们是否能做到,谨守正道,一丝不苟?若为相,是否能严守国规,为百姓谋福?若为官,是否能谨守官道,不贪赃,不枉法,不徇私情?若为民,是否能道德行事,与人为善,不做背后之事,不尽人后之言?一个人的时候,没有人看着你,却更要求你谨言慎行,正直坦然。

任长霞作为人民公安,十年如一日地为人民奔波,最终牺牲在她的岗位上。

没有人看着她。

丛飞多年来靠在剧团唱歌挣钱资助了近百名贫困学生,最终病倒在床头,仍不后悔。

没有人看着他。

初春南方遭遇雪灾,上万名解放军战士站在抢险前线,冒着生命危险疏通道路,拯救电缆,没有人看着他们。

我国赴非洲的维和部队顶着烈日,挖沟通渠,与杂病人生的非洲难民接触,帮助建设当地的基础设施——没有人看着他们。

那些肮脏的交易,龌龊的幕后,总会被放到台前,接受人民的审判。

那些善良的心,伟大而默默无闻的事业,勤奋而正直的身影最终会被群众铭记,被历史铭记,流芳千古。

当没有人看着我们的时候,我们更应“规其言,范其行”,让生命变得美好而问心无愧,不留下任何污点和遗憾。

君子慎独,它不是一句空话,也不是陈旧的观念——它是感人智慧的结晶,是千百年流传下来的祖训,给我们警示,教我们做人。

【简评】文章有更多的时代气息,文章行文紧凑,话语不多,但句句击中要害。

不论是第一段的正话反说,还是第二段的一针见血的警告,更不用说紧接着的反面例子的列举,都很好地体现了小作者驾驭语言的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