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农办201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2011年,我办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州农办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农办综合协调农村工作的职能作用,按照县委政府的重点工作安排,认真抓好新农村重点村建设、中低产田地改造综合协调等工作的落实,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工作开展情况(一)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取得实效。
今年上半年,我县新农村建设任务是继续实施2010年度10个新农村省级重点建设村续建项目工程,申报2011年项目。
2010年10个新农村重点建设村是元马镇红坡、探考、相树二队、张二村,黄瓜园镇永林、十棵树村,物茂大、小多乐村,老城乡河湾村、龙潭村,每个村补助资金15万元,共150万元。
为确保重点村项目建设按质按量按时完成,我办不断探索总结工作方法,以有限的项目资金竭力为群众办更多的实事。
一是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党员、户主和村民会议,引导农民群众按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的制度要求,自愿、自- 1 -觉,合法筹资投劳进行建设,10个重点村群众筹资及以劳折资共计147.54万元。
二是立足各村实际,科学规划建设项目。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及重点村建设要求,多次深入项目建设村,与村组干部、农民群众共同研究规划建设项目,重点从加强公共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整治、优化群众生活环境等群众最想干、急需办的方面入手规划建设项目,并根据每个村项目建设内容,设计不同的工程图纸,制定具体施工方案,以确保重点村建设项目科学合理,成效明显。
三是积极整合项目资金,确保建设实效。
按照“统一规划、各司其职、捆绑使用、用途不变、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努力整合相关部门项目形成合力,共同完成好新农村示范点项目建设任务。
已整合财政部门财政“一事一议”项目资金125万元,交通部门农村交通项目资金20万元,移民部门“移民后补工程”项目资金10万元,文体部门文化体育设施项目资金5万元,共计160万元。
通过整合资金进行建设,10个重点村建设成效显著,综合效益明显提升。
四是严格项目资金管理,确保取得实效。
对重点村项目资金的管理,我办按照省、州关于工程项目、资金管理要求,制定管理细则,严格执行,做到县财政专户管理、封闭运行。
在2010年重点村建设中,实施的工程建设是- 2 -村间巷道硬化、建文化室及娱乐设施、篮球场、公厕,对项目资金,我办按照工程进度,分期支付,待工程竣工验收合格移交后进行结算拨付。
五是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实行民主管理。
为促使新农村省级重点村各项事业健康、有序开展,我办通过配合各重点村成立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制定理事会章程。
理事会在村党支部领导、村委会指导,遵循村规民约的前提下,贯彻执行各级党委政府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针、政策,按照理事会章程,参与项目规划、资金筹措使用、项目建设实施、建后管理等环节,对各个重点村实行全面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使重点村建设顺利进行,建后正常、高效、长期发挥作用。
2010年,按照州农办批复的规划建设内容,10个重点村建设共投入资金457.54万元,硬化村间主干道7228米、村间支干道11175.5米、入户道路4555.8米,新建文化室8个978平方米,新建文化娱乐设施3项873平方米,新建篮球场7个3570平方米,新建公厕7个140平方米,新建重点村简易碑10个,成立新农村理事会10个,同时,彻底整治村容村貌,革除群众陈规陋习,倡导农民群众文明健康生活,充分展现新农村建设的新气象、新生活。
截止5月25日,工程建设任务已全部完成。
2011年,我办通过前期规划、申报,州农办于6月22日作出批复,批准我县实施新农村重点建设村11个,- 3 -分别是元马镇月龙村、汉禄村、小羊庄村、纳吾算村,黄瓜园镇腊海金村、下定见村、小新村,老城乡大空村、东甸小村,羊街镇甘泉村、木溪悟大村。
11个建设村计划新建装混结构文化室6个478平方米,修缮原有文化活动室1个160平方米;新建砖木结构公厕6个120平方米;新建垃圾池11个66平方米;新建篮球场2个540平方米;新建文化娱乐设施4项940平方米;硬化村间巷道2380米,每个村补助资金15万元。
目前,正在深入各建设村,实地规划建设项目。
(二)统筹协调中低产田地改造工作抓紧实施。
我办作为中低产田地改造工作的统筹协调部门,按照省、州党委政府的安排布署及相关要求,负责把省州下达的任务及时分解落实到项目实施部门,督促指导项目工程建设,统筹协调相关工作。
今年上半年,中低产田地改造主要是完成2010年项目扫尾工程,申报实施2011年项目。
2010年,州委、州政府下达我县中低产田地改造任务是14770亩,安排在2010年冬至2011年春时间段实施,由县农业局、县农开办、县国土局3家部门承担建设任务。
我办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统筹协调项目责任部门抓好全县中低产田地改造各项工作。
- 4 -一是加大宣传工作,着力营造良好氛围。
项目实施前,首先做好思想宣传工作。
通过召开现场会,乡镇、村组、村民代表会议,利用电视媒体等,深入宣传中低产田地改造的现实意义、标准要求;派出干部进村入户深入细致做群众思想工作,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项目区群众支持,以形成“政府大投入,群众大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是整合项目,形成合力。
本着“统一规划、统筹协调、各负其责、各投其资、共同建设、各记其功”的原则,我办要求所有涉及中低产田地改造项目的部门和单位,项目上报必须围绕《总体规划》进行,能做沟的就规划做沟,能改路的就设计修路,有效整合各职能部门的项目资金投入建设,不断提升建设成效。
项目乡镇党委政府负责做好辖区内群众的摸底调查和宣传发动工作,积极组织群众参与项目的实施,形成部门密切配合,群众积极参与建设的良好氛围。
三是建立核心示范区,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按照全县中低产田地改造《总体规划》布局,我办把农业局、农开办项目整合建立核心示范区,进行连片重点打造,提升中低产田地改造效果。
核心示范区共投资1076万元,改造面积10500亩,建成高稳产农田5000亩,受益农户783户3156人。
实施改造后,在确保粮食安全稳定的前提下,- 5 -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
2010年虽然遭受百年不遇的旱灾,但农户喜获丰收,增收235.6万元,农民人均净增收达746元。
通过示范片区的示范带动效应,加快推进了我县中低产田地改造进程。
四是以资源优势引导企业参与,拓宽中低产田地改造投资渠道。
在面对中低产田地改造任务重、项目覆盖不足,资源亟待开发的的状况下,我县以省州下达的中低产田地改造项目资金为动力,坚持产业带动,以可能的优惠政策及相关鼓励扶持措施,吸引企业及社会力量参与中低产田地改造,激活中低产田地改造资源,使农民群众在中低产田地改造中得到明显实惠。
如:以县国土局负责实施的老城乡库南村土地开发(占补平衡)项目为引导,引进云南山固公司投入中低产田地改造,把老城乡丙间、库南村委会片区原属上猛连、下猛连、麻柳大村、麻柳小村、马头地5个村小组的荒山和退耕还林地10134.95亩集中起来,流转给山固公司投资开发。
公司规划投资4-4.5亿元,分三期进行改造,把其创建成为一个热带经济作物优质高产栽培、种苗繁育、农林高新技术示范、病虫害生物防治、节水灌溉、水肥耦合、农林牧产品采后的加工、品质检测、农林牧业技术示范、科学研究与科普教育、生态旅游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农林牧业生产示范基地。
同时,山固公司示范基地的建设,劳动力需求巨大,解决了项目区和周边一些农民就业的问题,为全县中低产田地改造走出了一条- 6 -成功的路子,被省州中低改办作为先进典型在全省各州(市)、县(市)交流学习。
五是加强项目管理监督,确保工程质量。
我办严格按照《云南省中低产田地改造项目管理办法》,规范中低产田地改造项目、资金、质量和档案等管理工作。
实行项目监理制,所有项目都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标制、合同制管理。
项目建设按照设计要求施工,监理驻工地进行工程质量监督,定期、不定期到项目工地进行项目实施、检查督促和指导等工作,对工程质量进行有效监督,使中低产田地改造项目切实成为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
截止6月10日,县农业局、县农开办、县国土局完成投资2142.2万元,改造面积14774亩;整合县水务局、水保办项目资金3362.15万元,改造中低产田地3413.4亩,完成州下达计划任务数的123.37%。
2011年,通过前期各项目实施部门申报,全县计划投资7462.91万元(其中:省级以上投资5976.56万元;州、县、乡三级财政投资448.35万元,其他投资473万元),改造中低产田地39685亩,主要由农业局、农开办、烟草公司、水务局、国土局5家部门负责实施,实施项目6个,分布在8个片区。
目前,由水务局负责实施的2010年大型灌区建设项目和烟草公司负责实施的2011年烟叶生产基础设施烟水烟路建设花同项目区项目已完成建设;由农业局负责实施- 7 -的2010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已完成招(投)标,预计7月中下旬开工,另一个项目2010年地方政府债券中低产田地改造项目已完成80%的建设任务;由国土局负责实施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正在做可研;由农开办负责实施的项目预计10月份开工建设。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一是群众投劳筹资参与度不高,达不到上级部门要求。
二是中低产田地改造项目资金整合难度大。
主要是涉农项目资金分散在各相关部门,项目批准、资金下达时间不一,资金投向、标准不一,导致项目实施过程中对项目资金的整合难度较大。
后续管理意识淡薄,影响项目功能效益的发挥。
中低产田地改造建设项目交付使用后,管理机制还不完善、不健全,很多已实施的项目得不到有效管理,加之部分群众认识不到位,管护意识不强等,导致改造后的工程功能效益不能很好的发挥。
三、下步工作计划一是按照上级部门安排、要求,扎实抓好2011年新农村重点村建设,着力打造我县新农村建设示范带。
二是统筹中低产田地改造实施部门,积极主动同省、州相关部门加强沟通联系,组织实施好2011年度中低产田地改造项目。
- 8 -三是积极探索中低产田地改造已建工程后续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使中低产田地改造工程充分发挥好助农增收的良好效益。
元谋县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11年7月12日-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