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2016年春高一年级学科能力竞赛试题《语文》(含答案详解及答题卡)说明:1、考试时间:90分钟;卷面总分:100分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残羹冷炙.(zhì) 寻觅. (mì) 迸.(bèng)发B.毛骨悚.然(sǒng)蹒.(mǎn)跚堕.(zhuì)落C.小心翼翼..(yì) 自诩.(xǔ)心扉.(fēi)D.骇.(hài)人听闻孕.(yùn)育凛冽.(liè)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溃败诀窍残无人道B. 磋商势利万赖俱寂C. 对峙官邸渡过难关D. 松弛范筹英雄倍出3.依次填入下面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虽然他尽了最大的努力,还是没能____住对方凌厉的攻势,痛失奖杯。
②能源短缺,加上恶劣的自然条件,极大地___着这个小镇经济的发展。
③那些见利忘义的人,不仅为正人君子所___,还可能滑向犯罪的深渊。
A.抵挡限制不耻B.遏止束缚不容C.阻止约束厌恶D.遏制制约不齿4.下列各句中,加线的关联词使用恰当的一项()A.建敬老院,不但是我个人的意见,它反映了全镇居民的意愿。
B.MTC生产流程在国內当属一流,假使在发达国家也不多见。
C.实施考核取证上岗制度,从而改变了选拔干部的传统观念。
D.他个子很高,因此看上去身体很结实。
5.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银行对于申请贷款购车客户的还贷能力的核查,是决定是否发放贷款的一项重要内容。
B.我们坚信:任何恶雨邪风都吹不垮正义的力量。
C.春节过后,家电产品的价格甚至下降了1-2倍。
D.三年前,计算机上网对人们可能是陌生的,但对今天的学生都是熟悉的。
6.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至于青菜、白菜、扁豆、毛角豆、黄瓜、菠菜......等等,大多数是直接由城外担来送到家门口的。
B.大约五、六点钟的时候,一场意想不到的灾难突然发生了。
C.“班里发生的这件事原因是什么呢?同学们。
”班主任严肃地说。
D.怎么能不喜欢出发呢?没有见过大山的巍峨真是遗憾;见了大山的巍峨没见过大海的浩瀚,仍然是遗憾。
7.下列各句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是()(1)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2)什么来点缀小屋呢?那是树!(3)这棵树使小屋给予人另一种印象,使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
(4)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
A.明喻反问拟人明喻B.暗喻反问拟人明喻C.明喻设问拟人暗喻D.暗喻设问拟人暗喻8.对下面的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B.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C. 《我的空中楼阁》——毕淑敏——中国D. 《项链》——莫泊桑——法国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蛳店,予买田其间。
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
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
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疚愈,与之同游清泉寺。
寺在蕲水城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
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是日剧饮而归。
(选自《苏轼集》,有删改)9.下列句子中,与“而颖悟绝人”的“绝”词义相近的一项是()A.而绝秦赵之欢B.而绝江河C.率邑人来此绝境D.空前绝后10.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卒廷.见相如B.君看流水尚能西.C.间.至赵矣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11.与“余以手为口”中的“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A.以.吾一日长乎尔B.无以.成江海C.愿以.十五城请易璧D.臣窃以.为其人勇士12.下列句子中,与“予买田其间”句式相同的是()A.君何以知燕王B.青,取之于蓝C.而君幸于赵王D.求人可使报秦者第Ⅱ卷(非选择题)二、综合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34分)1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因往相田得疾(2)是日剧饮而归14.不改变原意,按要求变换下面的句子。
(4分)这件事是有成功的希望的。
(改写成双重否定句)15.仿写下面的句子,要求有一定的寓意。
(4分)如果你种下的是葵花,秋天你将收获一片金色。
16.将下列主动句改成被动句。
(4分)美国防部宣称特种部队击毙了塔利班头子本拉登。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7.(1)体会诗歌中“落”的表达效果。
(3分)(2)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整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3分)现代文阅读。
(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价值三万元的土巴碗行吟水手教授是艺术学院的教授。
教授平时喜欢收藏瓷器、木雕、字画、金石、玉饰等,但大多值不了几个钱,主要是找点乐子而已。
那天,教授从外地参加一个学术研讨会回来,看见家门口的一棵梧桐树下蹲着一个三十多岁的乞丐,面前放着一个装满零钱的碗,身边靠着一个八九岁左右的小男孩。
和其他乞丐不同的是,这个乞丐的手里捧着一本书,正在教孩子认字。
孩子的一只手依赖地搁在他的肩上,他回过头耳语般地对孩子说了一句什么,孩子咯咯咯笑了起来。
那一刻,教授的眼眶湿润了。
他想起几十年前在一个山村的农家小院里,做小学老师的父亲手把手教自己写字的情景。
教授情不自禁地走到乞丐跟前,蹲下身子,摸着小男孩的头,对乞丐说:“你们是从哪儿来的?”乞丐说:“山南。
”教授说:“那是个穷地方啊。
”乞丐说:“就因为穷,孩他娘才跟着一个外乡人跑了。
我年前害了场大病,没法再种地养家,就只好带着小孩出来乞讨——”教授被深深地打动了。
一个沦落的乞丐,在生活都难以保障时,竟然还教儿子读书识字。
看得出,他们对美好的生活依然充满了希望。
感动之余,教授掏出一张一百元面额的人民币送给了乞丐。
临走前,教授盯上了乞丐面前放着的那个装满零钱的碗。
那是一只土巴碗,土得掉渣,做工粗糙。
教授眯着眼睛,专注地端详着那只土巴碗,久久不忍离去。
乞丐被教授的举动给搞蒙了,一只白送都没人要的土巴碗,怎么就让眼前的这位城里人发起了呆?这时,教授拿起了那只碗,又仔细看了看,然后对乞丐说:“这只碗,卖给我好吗?”乞丐一听连连摇着头说:“不,不不不——”“哦?”教授吃惊地看了乞丐一眼,“看来你知道这只碗的价值了?那你开个价吧,打算多少钱卖给我?”乞丐一愣,脸红了,连忙说:“不不不,一只土巴碗,白送都没人要,哪能卖你钱?你真想要,拿去得了。
”教授的眼睛一亮。
教授说:“这只碗明明是古董,这样吧,我给你三万元,你将这只碗卖给我,去找个事干干,也好让孩子有学上,怎么样?”三年后一个秋日的黄昏,一个西装革履的中年男人走进了教授家的门厅。
当时教授正在伏案填写一张准备寄往贫困山区,用来资助山区教育事业的汇款单。
教授一眼就认出了中年男人,他就是三年前的那个带着小孩乞讨的乞丐。
与三年前不同的是,乞丐的身上多了件名牌西服,手里提着一盒高级礼品。
乞丐坐在教授家的客厅里,一副踌躇满志的样子。
乞丐说:“我这次来是向你表示感谢之意的,是你的三万元钱让我站了起来。
”教授说:“那么,这几年你都干了些什么事呢?”乞丐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发,小声说:“三年前,我用卖碗所得的三万元和别人合伙在老家那边弄了个窑场,做起了烧瓷。
一些烧瓷拿出去卖时竟被人误认作了古董,我们也就将错就错地当古董卖,几年下来,好歹也弄了几个钱。
”教授的眉头紧紧地皱在了一起。
教授说:“那个小男孩,他现在上几年级了?”乞丐说:“我叫他退学回家帮我打理生意了。
”教授愣住了,他做梦也没想到会是这样的一种结局。
良久,教授起身走进了卧室,从卧室里拿出来一只碗,正是乞丐在三年前卖给教授的那只土巴碗。
教授说:“这只碗,只不过是一只再也普通不过的土巴碗而已。
”乞丐说:“既然你一开始就知道这只碗不值钱,那干吗还要花三万元冤枉钱买它?”教授说:“我当时买的不是一只一文不值的土巴碗,而是一种生活态度。
”乞丐有些弄不懂了。
教授轻轻地挥了挥手,慢慢地闭上了眼睛。
教授对乞丐说:“你走吧,你怎么还坐在那里?”乞丐说:“我没坐啊,我站着呢!”教授说:“我怎么老觉得你还是没有站起来!”乞丐在走出教授家门厅时,听见了瓷器碎裂的声音。
(选自2010年第8期《微型小说选刊》)18.小说三次写到“站”,第一次写“站”说明改变了“乞丐”“蹲”的生活方式,拥有了金钱,拥有了面子;后两个“站”字分别的含义是什么?请概括说明。
(4分)答:19.主人公“教授”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4分)答:20.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A.“教授”收藏的瓷器、木雕、字画、金石、玉饰等大多值不了几个钱,表明他并非指望这些藏品升值,因为他生活中不缺钱,缺的是乐子。
B.如果不是“教授”用三万元买那只土得掉渣的土巴碗,小说中的“乞丐”一定不会成为一个发不义之财的人。
C.小说中“一个八九岁左右的小男孩”虽不是主要人物,但设置这个人物对推动情节的发展和深化小说的主旨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是小说中必不可少的人物。
D.本文将“小男孩”和“乞丐”、“乞丐”和教授进行了对比,通过对比手法传达出了作者褒贬分明的思想感情。
三、作文(30分)21.请以“暖流”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文章要思路清晰,中心突出,语言流畅,富有真情实感。
以记叙为主,适当地插入一些抒情和议论。
字数不少于500字。
高一学科能力竞赛语文参考答案详解1、B2、C (A残-惨B 赖-籁D 筹-畴倍-辈)3、D (“遏制”“遏止”都是动词,都有用强力阻挡的意思。
但“遏止”重在“让停止”,常用于重大事物;“遏制”重在“控制”,常用于某种情绪,有时也用于敌人或某种力量。
“限制”的含义是“规定范围,不许超过”,带有主观色彩;“制约”带有客观因素的成分。
“不耻”的意思是“不感到耻辱”;“不齿”的意思是“不愿意提到,表示鄙视”。
)4、C5、A(B项主语中的“恶雨”与谓语“吹不垮”搭配不当。
C下降不能用倍数表示,可用分数或百分数表示。
D主客颠倒。
)6、D(A省略号和等等不能连用B顿号去掉C问号改逗号,“同学们”后的句号改问号)7、C8、C9、D 绝:超出,胜过。
10、B(B名词活用为动词,其他为名词作状语。
)11、C12、B13、得分点:“相”“疾”“是”“剧”,语义正确半分;见附录参考译文。
参考译文:黄州东南三十里有个乡镇沙湖,又称螺蛳店。
我在那里买了几亩田,于是去那里观察田地,得了病。